2021年6月28日,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9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勳章”頒授儀式前,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并同大家合影留念。中聖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清華經管EMBA江蘇校友會2011級校友郭宏新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榮獲“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郭宏新
從深居實驗室的大學教授,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國家重點人才工程B類高層次人才,再到率領一家年銷售額超50億元、員工達3000名的海外上市企業……江蘇中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宏新校友一路走來,他時刻牢記共産黨員身份,始終抱着為社會解決問題的初衷推動科技創新。
毅然自主創業,喚醒“沉睡”專利
1983年8月,郭宏新大學畢業後,到南京化工學院實驗室工作,在那裡工作的15年期間,他發明了4項實用新型專利。1995年,年僅32歲的他就擔任了國家熱管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副主任。
當時,南京化工學院的熱管技術在國際上處于先進水平,但國内熱管産品幾乎被價格昂貴的進口産品壟斷。郭宏新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深刻認識到企業擁有自己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抱着要盡快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為國家作貢獻的目标追求,他毅然放棄穩定的高校崗位,投身創新創業道路。公司初創期僅7個人,第一個客戶是揚子石化,該公司正準備購買能減少原料傳輸損耗的進口隔冷管托。郭宏新和同事們共同攻關,半年之後,揚子石化如願購買到滿意的産品,且隻用了購買進口産品三分之一的資金。
科技創新引領,鑄就企業靈魂
這些年,中聖的科研攻關方向一直緊扣國計民生。郭宏新說:“創新就是要幫助社會解決問題,企業成長壯大,核心技術是底氣,‘釘子精神’是助推力。”
在确立了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的創新理念後,郭宏新帶領公司聚焦石油、化工重大裝備國産化的研發和制造,一路打破國外在同類技術上的長期壟斷,将産品出口到美國、中東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巴斯夫、英國石油、美孚等諸多世界500強企業,創造了中國高端裝備出口新紀錄。“低溫熱棒”技術解決了世界性凍土難題。

郭宏新
2002年1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郭宏新在收看央視《對話》欄目時,了解到青藏鐵路建設中的凍土問題,這正是他十多年研究的課題,當晚,他一遍遍查閱相關科研資料,對可行性較高的方案反複推敲、論證,并連夜給時任鐵道部副部長的孫永福寫信,講述了自己的研究和對熱棒技術治理凍土的設想,這封信轉到了青藏鐵路建設指揮部,得到了鐵道部領導的高度重視,讓他帶着有關資料去北京進行答辯,郭宏新的研究成果給參與答辯的專家們帶來震撼。鐵道部、中國科學院專家指導成立了中科院南京凍土工程研究中心。經過三個寒季的研究、試制和在青藏高原野外凍土區的現場測試,郭宏新團隊終于研制開發出了專利技術産品帶中心測溫管的低溫熱棒。随後,熱棒開始在凍土區推廣應用。新建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550多公裡長的凍土層,全部使用了中聖生産的“低溫熱棒”,解決了青藏鐵路凍土層鋪設的世界性難題。
化工企業的火炬,曾經被當成現代工業的标志,一旦火炬排放的有毒廢氣燃燒不充分,将會對空氣和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類問題也困擾着郭宏新。他表示:“我們在和巴斯夫等世界級企業交流時發現,火炬燃燒相當于每年浪費1000萬噸以上标準煤,增加了近2000萬噸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企業每年還要承受高額排污費。另外,這些有毒廢氣不可能完全燃燒,是呼吸系統和水土污染的源頭。”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郭宏新帶領技術專家再次和技術“死磕”,研發出石油化工裝備火炬氣回收系統。由他主導研制的“火炬氣”回收技術,被列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該系統成功“滅掉”了揚子石化7個火炬中的6個,僅回收燃料氣一項,年效益就達2.64億元以上,節約火炬運行費約1700萬元。
不忘最初本心積極回饋社會
“知識分子創業,追求的不是個人财富,而是社會、國家的财富。能将一件件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轉化為對企業、對國家建設發展的有用之物,這才是最大的财富。”作為一名黨員創業者,郭宏新想得最多的是要将自已的事業與黨的事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與和諧緊密結合起來,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為黨和政府分憂,為社會作貢獻,為群衆謀利益。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他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将企業的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衆。
在中聖集團,一直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殘疾人,他們是郭宏新2004年接收的一家福利企業的工人,當時,他們所在的鹵燈廠瀕臨倒閉,27名殘疾人面臨着失業的危險和生活的窘境,郭宏新知道後,立即把他們接收過來,不僅為他們提供工作,還照顧他們的生活。
2008年金融危機蔓延時,郭宏新代表董事會鄭重承諾:中聖不裁員、不減薪。2009年玉樹地震時,他立即捐助了300萬元的熱棒,用于震後凍土路段的重建。他還通過自己建立的博客網站,主動與員工溝通交流,在得知工程部一名員工身患白血病後,他帶頭捐款。在公司幫助下,該員工戰勝了病魔,恢複了健康。公司還在高校設立專項獎學金,為優秀貧困生提供幫助;2020年,面對疫情,除捐贈物資外,郭宏新率隊快速建立應急供汽保障機制,開辟供熱“直通車”,幫助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産企業複工複産……
談到在清華經管EMBA的學習,郭宏新表示,作為高新技術産業,中聖集團發展理念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在國産化的過程中,中聖的核心就是融入中國的獨特技術,這離不開創新思維。在清華經管EMBA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們的教導、同學們的思維碰撞,都促使他不斷更新現有的知識體系,了解到最前沿的創新理念,這種創新思維支持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次榮獲“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号,郭宏新深感自己的責任更重了,他表示:“我們要有家國情懷,将社會責任扛在肩上!我将繼續當好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做好産業創新的推動者,争當創新精神的弘揚者,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将企業做大做強,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助力南京創新名城建設。”
供稿:EMBA教育中心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