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8日,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生态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和北京華軟科技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在京成立,論壇成立大會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舉行。該論壇的成立,旨在深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論壇首批成員來自生态環保界、經濟金融界、實業科技界領軍人物,會上共同發表了《“推動中國全面綠色轉型”北京宣言》。成立大會獲得生态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和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指導和支持。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成立大會舉行
目前全球已有将近120多個國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覆蓋了全球6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經濟規模的70%以上,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講話中提到,中國将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在緻辭中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的成立具有重大意義。實現“雙碳”目标,需要科技、政策、産業、金融有效結合,也需要有全球的視角。清華經管學院和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在相關領域有研究基礎,也有研究計劃,未來将充分發揮作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貢獻力量。

白重恩緻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杜祥琬指出,國家發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的具體行動方案,合理确定主要領域、重點行業的達峰目标,組織實施若幹行動。在碳達峰行動方案的框架下,編制出台煤炭、電力、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建築、交通、民工、農業、農村新型基礎設施等一系列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實現,會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的進步,會催生新的科技、新的能源、新的工業、新的交通、新的建築和新的投資。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理事長王廣宇指出,我國出口貿易多為碳密集型外向型企業,碳關稅會為此類企業帶來新挑戰,迫切需要企業實施綠色低碳轉型,降低産品碳排放。他建議,解決碳的問題核心要有技術突破,不管是在能源技術、工業制造技術,還是發電、交通所面對的碳排放,隻有核心技術突破、關鍵技術創新,才能使碳總量真正降下去。
能源專家、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表示,“碳中和”在中國是個難題,但真正難的不是在技術領域或經濟領域的難,而是在對于“碳中和”的認識。我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态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王金南表示,實現“碳中和”目标,需要确定清晰的碳達峰、碳中和技術路徑。本次成立的“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就是為了在這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凝聚共識,充分挖掘社會各界的優勢資源,推進制度建設,形成政策合力,促進産業行動。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财政部原财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發言中強調,要在迎接挑戰中創造和把握機遇,降低成本,收窄所謂“綠色溢價”形成的生産、生活中的壓力,在我國内循環為主體、内外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中打造高質量新格局,走好碳達峰、碳中和之路。“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正式成立,将是我們為“雙碳”目标實現而奮鬥過程中新的積極因素。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揭牌儀式
成立大會當天,“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發出《“推動中國全面綠色轉型”北京宣言》,倡議積極響應和配合中國政府環境保護的低碳承諾;倡議設立企業減排目标與企業氣候變化戰略,長期指導企業發展方向;倡議努力提高人們在生産和消費過程中的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宣言呼籲:全球各界力量一起,在實現全球碳中和及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道路上,合作共赢,督促各國加快制定有效的全球氣候政策框架,建立起政府、企業界及社會各界參與的全球環境治理協調機制。
會上,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潘家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裁兼理事會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長章新勝,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國家能源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氫能科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小奇,朗詩控股集團董事長田明分别做了精彩演講,共同表達了願意集學、研、産、融全方位優勢,科學實踐,将“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建設成一個推動落實“雙碳”目标的優質實踐平台。

“中國碳中和50人論壇”與會成員合影
成立大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新華網客戶端、鳳凰網公益頻道、新浪财經、新浪微博等媒體報道或同步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超過200萬人。
供稿:科研辦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