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蝶變,共創未來。在新常态的新經濟格局下,基礎科學研究、新型人才培養、産業創新發展等新課題不斷湧現,更多新科技、新商業和新人才等待探索和預見。2020年12月16日,由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舉辦的無限∞+論壇在北京舉辦,邀請經濟學家、科學家、知名企業家、互聯網獨角獸和高管教育從業者彙聚一堂,共同探索新科技和新商業的前沿邊界,共論創新的無限未來。
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院長白重恩教授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讓居民從經濟增長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提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目前,中國居民消費占GDP比重不到40%,随着投資回報率下降,消費将成為更重要的增長極。他認為,要在土地政策、住房政策、教育方面進一步改革,讓居民有更多收入以進一步改善民生、促進消費。其次,通過效率改善,尤其是全要素生産率的增長,來實現經濟增長。此外,要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

白重恩發表主題演講
對于經濟雙循環的發展格局,白重恩指出,國内大循環的核心在于更高的消費率和更高質量的消費。關于國内國際雙循環,他指出要平衡全球産業鍊帶來的效率和韌性,在開放的同時重視安全,要努力形成最大的朋友圈,找準和其他國家的利益交彙點,擴大利益交彙面。
從人口結構上看,中國适齡勞動人口峰值已過,當前人口撫養負擔不斷上升,人口紅利消退帶來勞動力增長率下降。同時,随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勞動生産率增長速度也将逐步下降。二者疊加之下,“十四五”期間中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将維持在5.7%左右。考慮到外部形勢的不确定性以及國内經濟轉型的陣痛,潛在增長速度或許将會下調。他同時強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同樣應當根據企業内部、外部的形勢來綜合制定企業的增長目标,明确好每一步的發展策略,不應該讓過高的增長目标為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微納電子系長聘教授、系主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北京未來芯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吳華強教授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與前沿。集成電路是現代社會的基礎發展設施,也是信息社會的基石,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集成電路市場,但高端芯片依賴進口,“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當前,雖然中國集成電路産業距離全球集成電路強國仍有很大差距,但随着各個層面持續加大對集成電路資金投入、加大重點科研項目攻關和人才培養力度,集成電路産業有望取得突破。在技術層面,單位面積功耗是制約芯片的瓶頸,随着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産業發展,對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未來前沿技術包括存算一體、量子計算、光計算、類腦計算等能夠大幅度提高芯片算力并保持低功耗。

吳華強發表主題演講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系主任汪玉教授在“科學·人才·邊界——前沿研究和創業發展雙輪驅動的人才培養”主題演講中表示,大學要培養能夠主導先進研究方向的“領導者”。他以清華電子工程系在科學、生物領域陸續主導的相關研究及經驗為例指出,隻有基礎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才有機會在成功的土壤裡培育對應人才。大學育人的核心過程主要包括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其中知識傳授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未來需要多元化人才,研究方向可能實時在改變,隻有具備寬厚的知識基礎,才能在研究中選擇更多方向。同時,加強産教融合,注重讓學生在一線實戰鍛煉,培養出更多符合現代創新企業标準的人才。

汪玉發表主題演講
随後,“數智新局”圓桌讨論開啟。邁科金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表示,企業首先要認清宏觀經濟趨勢,準确判斷,順勢而為,用互聯網思維做傳統行業,趕上“數字化新外貿”浪潮,用新外貿人的思維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董事長潘保春表示,榮事達作為傳統家電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奮起直追,成功轉型為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先進制造企業,并在企業内部加快創新創業和文化協同,在深層次中提升企業核心競争力。林清軒董事長孫來春指出,通過數字化,尤其是移動數字化給予新品牌後來居上的機會。當前,中國市場的需求側發展是基于高質量的民生發展,消費互聯網強化了消費者的科技思維,更加關注新的産品、新特點、新科技,但同時也造成産品周期越來越短的問題,對企業産品的原發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略科技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明輝表示,疫情對很多傳統企業産生催化作用,包括明略科技在内的許多互聯網企業都開始轉型線上,所以疫情之後帶來的大量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機會,讓數字化轉型更加完善。

圓桌論壇嘉賓發言(左起:邁科金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董事長潘保春、林清軒董事長孫來春、明略科技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明輝)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教授主持論壇并作階段總結。他指出,當前中國數字經濟和經濟數字化轉型正從需求側逐漸向供給側、從市場營銷向物流、制造、研發等産業鍊的上遊滲透。對企業來說,要通過數字技術鍊接線上和線下、供給側和需求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側改革需要企業生産出更高品質的産品吸引消費者,同時消費者也要有購買力,所以将要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更多中小企業成長。企業始終要加強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才能在全球競争中脫穎而出。陳煜波表示,數字人才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第一資源和核心驅動力。為了更好地挖數字人才紅利,彌補數字人才短闆,下一階段需要以數字技能為抓手推動勞動力市場和教育供給側改革,大力加強産教融合,建立政府、教育機構、企業和勞動者四方共同參與的數字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加大力度培養既有行業技能又有數字化素養和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加速推動産業數字化進程和産業鍊創新。要高度重視數字技術與其他科學與工程領域的融合,培養更多具有颠覆性數字技能的前沿型數字人才,加速中國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陳煜波主持圓桌論壇
最後的極速演講環節,嘉賓們圍繞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硬核科技發表觀點,預判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在科技創新領域要實施領跑工程和替代工程,通過領跑工程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方面占據先機,引領技術潮流。在無法取得領先的領域,采取替代工程,繼續解決“卡脖子”問題,用市場去換取技術。創新市場要把重心放在B端,通過B端的數字化轉型推動全行業、全領域的轉型進步。零壹空間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舒暢介紹了“未來十年火箭領域的探索價值”,分享了當下火箭領域相關争論的解答,如民營航空航天企業當下主要聚焦商業衛星以及軍工領域;深空探測更适合舉國科研體系,民營企業應該将重心放在軌道經濟上;民營航空航天企業應配合國家的軍工戰略來進行,發展固體火箭技術。藍晶微生物董事長李騰介紹道,合成生物學是對一個智能系統賦予人造的設計,發展至今已衍生許多創新。未來,合成生物學同樣也能給人們帶來無限想象,無論是能源、材料還是塑料,隻要培養出生産對應材料的微生物,都可以将之生産出來,更好地被人們所利用。

極速演講環節嘉賓發言(左起: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零壹空間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舒暢、藍晶微生物董事長李騰)
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李紀珍教授主持論壇并作總結。他指出,面對未來的不确定性,企業家們需要不斷學習,通過前瞻性的,有深度的研讨和交流,才能讓自己更好地研判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且去思考和看到未來。

李紀珍主持論壇
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長期關注新商業、新技術、新經濟的發展,無限∞+論壇緻力于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新技術創新為驅動、新專業人才為基礎,鍊接各方主體,助力形成新的商業閉環,為企業家和高層管理人員提供終身學習、知行合一的平台。
論壇播放了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宣傳視頻,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主任李靜主持頒獎活動。清華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部分校友、合作企業嘉賓、項目學員200餘人參加了論壇。
供稿:高管教育中心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