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學教材編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經管學院舉行。編委會主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校長楊斌,編委會副主任、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編委會副主任、社科學院教授蔡繼明,編委會委員、金融學院教授王正位、鞠建東,編委會委員、馬院教授劉震、朱安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出版社黨委書記李勇等出席會議。會議由編委會秘書長、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鐘笑寒主持。
會上,鐘笑寒首先介紹了編委會成立情況。經濟學教材編委會從2021年6月份開始籌劃,由經管學院聯合社科學院、五道口金融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等主要單位,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召集了有意願的老師們參加選題會,目前已經有13本教材計劃列入到選題計劃當中。

鐘笑寒主持
楊斌首先代表學校表示對這項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對參與各方的鼓勵,并代表編委會提出了對清華經濟學系列教材的要求與期望。他談到,進入新時代,中央高度重視教材建設工作,專門設立了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大中小學教育的教材體系建設工作,推動教材編寫和選用等各項工作的落實。教材工作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都極為重要,但在相當一段時間中,高校中出現的“重科研輕教學”傾向,也體現為重論文發表輕教材編寫,這給教材建設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亟待做出改變。楊斌對積極參與這項工作的所有同事同仁的擔當和投入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他希望大家擔負起政治責任、學術責任和教育責任,加強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材的水準,相信未來這套教材一定能夠形成重要的影響力。

楊斌發言
随後,白重恩談論了清華經濟學教材建設的重要意義。他從個人的體會出發,舉了自己當年博士學習的例子,指出理論學習一定要聯系實踐,而且聯系的實踐最好來自學生熟悉的背景,否則學生就沒辦法很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也沒法學好怎樣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和視角來更好地分析現實問題。當下我們所選用的多為西方現成教材,其中缺乏中國的實踐内容,不利于中國學生學好、學透。因此,白重恩認為編寫這套教材的第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在其中融入中國素材、中國實踐,讓中國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政策法規、經濟運行與産業發展,并在知識學習和日後研究中能作為案例。第二個重要意義是有利于我國經濟學理論的創新發展。通過把中國的創新性實踐寫進教材、引進課堂,學生可以發現新的問題、得到新的啟發,有助于未來的學術研究;同時,我們的教材應該更加開放包容,體現出當今西方教材中所缺少的曆史上的各種學說,培養出更有包容性、曆史性眼光的中國學者。第三個重要意義在于價值觀的影響與傳遞,人的價值觀受環境的影響,西方學者編寫的教材無可避免地會帶有相應的價值取向,所以我們應該有中國學者自己編寫的教材,給中國學生上課的時候,價值觀就會在裡面體現。最後一個重要意義,白重恩提到了清華在大格局下的思考,他認為編寫一套好的教材,并不是追求在學科評估上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每年數十萬的經濟學專業學生用上質量更高的教材,造福之後的好幾代人,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白重恩發言
蔡繼明分析了教材建設工作所遇到的兩點挑戰。其一,是如何處理統編教材與清華特色教材之間的關系。籌備會上,委員們一緻認同清華要有一套自己的教材,而在當前教材管理體系下,要編出有清華特色的教材難度很大,既要與統編教材有所不同,體現清華特色,又要面臨政治責任與學術責任的交叉。蔡繼明指出,尤其是在一些政治相關度較高的學科上,這樣的責任交叉給編委會帶來挑戰,希望能得到學校的支持以及共同的擔當。其二是清華的特色應該在哪裡。蔡繼明指出,在經濟學中把“兩論兩史”結合起來,讓學生對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兩套體系、兩種方法、兩套範式、兩套概念能夠有比較整體的理解,并争取在此基礎上能發展形成國内的經濟思想史,讓學生們學習到更貼近時代的理論知識,形成清華教材的一個特色。
蔡繼明發言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出版社經管事業部主任劉志彬談了出版社新形态、課程思政特色教材建設方案。劉志彬首先介紹了出版社的情況及特色,包括科技優勢、市場化的推廣、教材自我服務和營銷、報獎評優等方面。随後論述了高等教育政策的變化以及通過這些變化來看教材建設的道路。劉志彬指出,出版社教材建設的思路主要是依托教材的課程資源開發思維,真正建成以後相當于一個教學超市,以知識點體系為核心,實現跨課程、跨層次甚至跨學科的底層共享。随後,他分享了教材編寫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及建議。最後,他指出,編寫教材既是教師的奉獻同時也是責任,編寫教材的過程是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也是教學名師養成的必由之路,能夠提升所在高校專業的影響力。

劉志彬發言
交流讨論環節,金融學院教授鞠建東分享了自己2019年開設的“中美貿易争端與全球化重構”課程相關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方面的問題。金融學院副院長王正位發表了自己的三點想法,包括編寫教材所需要的細緻與責任心、中國素材的融合以及通過集體智慧編寫出更具清華特色的教材。經管學院教授陳秉正談及清華編寫自己教材的必要性,以及編寫出真正高質量的教材所面臨的難度與挑戰,希望能夠得到出版社的支持與幫助,并闡述了所編寫教材面對的對象與學科分布的規劃等問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震在線上參會,他認為這套教材能夠成為清華的叢書之一,而作為叢書,就應該有整體的安排規劃。經管學院副教授馬弘從工作經曆談到了自己參加教材編寫的初衷,即為了能讓中國學生接受更好的、更貼近中國情況的教育,讓中國學生能夠看到中國制度的演變。他還提出兩個問題,一是這套教材與全國統編教材之間的關系,二是在全英文的國際融合課堂上如何融入中文的教材。出版社書記李勇回應說,首先,任何一門課不可能隻有唯一教材,應該有多種教材供教育者選擇,隻有在這樣的競争之下,才能打造出更多精品。其次,清華擁有優質的資源,更容易打造清華特色。經管學院也可以出版中英雙語的教材,讓清華的教材走向世界,争取成為世界上的經典教材,真正地提高中國的學術話語權。

合影
供稿:教學辦
學生記者:楊承昊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