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第38屆“挑戰杯”落幕 經管學院再獲佳績

2020-09-20
閱讀:

9月13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第38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落下帷幕。繼上一屆取得佳績後,在學院老師的精心指導、科協的全力支持下,經管分賽場的6支參賽隊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獲得1個特等獎(全校僅5名)、1個一等獎和4個三等獎的佳績。此外,有3支以經管同學為第一作者的隊伍參加交叉/團體賽場,分别在決賽獲得了1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9月22日,“挑戰杯”校級終審工作結束,綜合本屆“挑戰杯”獲獎情況與“挑戰杯”系列賽事加分,共評出“挑戰杯”團體1個、“優勝杯”團體6個、“優秀組織獎”5個,經管學院作為人文社科類唯一上榜院系,獲得“優勝杯”團體獎表彰。

經管獲獎隊伍名單如下:

特等獎

作品名稱: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的關系分析——海尼曼·洛克斯萊效應的一個中國解釋

作品簡介:海尼曼·洛克斯萊效應指出,在發展中國家,學校因素能比家庭因素更好地預測學生教育成就。但導緻這一效應的原因暫無定論。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分類,文章提出了“主導性——輔助性”教育資源模型。本文使用中國教育追蹤調查2014年和2015年數據建構結構方程模型,從而證明了家庭資本購買的學校外教育資源對教育成就無明顯幫助。文章指出,單一的評價體系使得校外教育資源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獲取校外教育資源成為家庭尋求教育補償的一種方法。這一機制有助于抑制教育不平等現象,但可能導緻教育競争的低齡化。

作者:趙淳(第一作者)、石宇洋、田海廷、刁帥子

指導老師:高峰

1_meitu_1.jpg

特等獎獲獎隊伍與指導老師合影

一等獎

作品名稱:自由貿易、技術進步、大國博弈——中美貿易摩擦本質的經濟學分析

作品簡介:本文以中美貿易戰為背景,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探究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原因,并提出了“美國發起貿易摩擦的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技術進步”這一觀點。通過構建一般均衡模型,說明“自由貿易會帶來落後國家的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到一定階段便會使發達國家的福利受損,從而制造貿易摩擦”。本文梳理了兩個曆史案例,說明了發達國家通過貿易摩擦的方式,來阻礙落後國家在高科技領域的進步并非的偶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并提出了政策建議。

作者:李新成(第一作者)、白昊昕、李震琦、馬洪彪

指導老師:郭美新

2_meitu_2.jpg

一等獎獲獎隊伍合影

三等獎

作品名稱:The High-dimensional Block Signal Recovery

作品簡介:本文旨在對于實際高維數據分析中常見的“先聚類後分别回歸”的方法建立數學模型,提出算法并且證明其在該模型下的樣本複雜度,從而對于這種實際數據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提供部分理論依據。

作者:雲雯

指導老師:王純

3_meitu_3.jpg

The High-dimensional Block Signal Recovery作者雲雯

作品名稱:基于内蒙古通遼的小額信貸調查研究報告

作品簡介:本文旨在通過基于對内蒙古通遼市的實地調研與走訪,對小額信貸扶貧發展的可持續性、可推廣性進行分析,并基于效用函數模型将小額信貸與産業扶貧進行對比。最終,我們提出小額信貸發展的“兩線并行”市場化思路,并給出商業小額信貸公司未來發展的建議與其利率确定模型。

作者:陳慧茹(第一作者)、李昊、楊雪晨、楊普淇、何培雨、于爾濡

指導老師:楊思群

4_meitu_4.jpg

《基于内蒙古通遼的小額信貸調查研究報告》團隊合影

作品名稱:“聯動”視角下的教育扶貧模式探究——以南澗為例

作品簡介:本報告聚焦于“聯動”視角下的教育扶貧模式。結合實踐走訪期間與10名教師、20餘名同學的訪談,以及縣扶貧辦、西山村委會等地的座談,報告總結了“聯動”視角下的教育扶貧模式,包括教育扶貧在微觀層面的教師、學生、家長的影響路徑,宏觀層面的頂層設計、管理、資源的三大體系,以及微觀與宏觀相聯系的關于政策的反饋結構。

作者:馬瑞聰(第一作者)、範璟雯、王偉鑫、路伊麗娜、龔洋冉

指導老師:張佳音

5_meitu_5.jpg

“‘聯動’視角下的教育扶貧模式探究——以南澗為例”團隊合影

作品名稱:工業園區所在地地理與政策特征對園區内企業生産效率的影響研究——以貴州修文等地為例

作品簡介:通過大樣本定量檢驗和單案例定性描述,本研究的結論既可為政府提供園區規劃、政策頒布的依據,也可為企業提供入駐園區的判斷标準,為政府優化工業園區提供參考。

第一作者:韋忠吉

指導老師:李應博

學科交叉獲獎隊伍名單如下:

二等獎

作品名稱:基于簇信息的分布式魯棒優化的投資組合研究

作品簡介:本項目從最差分布的條件風險價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 CVaR)最小化出發,将Popescu (2007)提出的基于給定均值協方差的CVaR目标推廣到多個信息簇,進而保證原問題魯棒性的基礎上,希望提高投資組合的樣本外表現,進而在問題的魯棒性和風險性達到更好的平衡。

作者:王天宇

指導老師:王純

6_meitu_6.jpg

“基于簇信息的分布式魯棒優化的投資組合研究”作者王天宇

三等獎

作品名稱:居家便攜式智能健身指導器

作品簡介:

1.健身前,可以通過深度攝像頭以及與其他智能設備的聯動獲取使用者的體型體态,并推薦個性化的健身計劃;

2.健身時,可以實現人體姿态動作捕捉以及校準,同時還可以進行新的健身姿勢的學習和教學;

3.健身後,可以通過記錄的健身數據形成健身報告,并可以分享到各大社交圈。

作者:胡耀東(第一作者)、張嘉林、朱效梧、張政、李一諾、王安南

指導老師:陳震、林蔚然、李超、朱峰

7_meitu_7.jpg

“居家便攜式智能健身指導器”獲獎隊伍合影

作品名稱:志願組織過程對于志願者收獲的影響——以某高校參加國慶專項活動為例

作品簡介:本研究立足于大型志願活動價值育人功效的提升,在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的基礎上,以國慶70周年慶典志願服務這一重大志願活動為研究對象與契機,探究了志願活動的育人效果的作用機制與關鍵作用因素,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開創性地提出大型志願服務育人效果研究的“流程-因素-育人模型”與“中介調節效應模型”。對于進一步改進志願服務培訓流程、發揮志願服務育人效果,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大型活動中提升志願服務水平具有建設性意義。本研究通過文獻綜述、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三方面的學術研究給出了綜合性的研究結論。

作者:劉林永(第一作者)、孫浩甯、張婕、張征宇、胡思源

指導老師:何建宇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始于1983年,至今已舉辦了38屆,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曆史最長、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清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領域的年度盛會。競賽創辦以來,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勇于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推動清華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實踐、促進不同學科間交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于疫情影響,本屆“挑戰杯”競賽取消二審環節,院系一審于春季學期在線上有序開展。同時,組委會特别增設疫情防控專場,開放補報名通道,鼓勵學生“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用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彰顯了自強的清華人奮進的姿态。

供稿:學生工作組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