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經管學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會召開

2020-09-22
閱讀:

2020年9月22日,清華經管學院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會召開,來自7個系的17位教授以及6位博士生代表參與了此次研讨會。院長白重恩教授、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教授、副院長李紀珍教授、黨委副書記趙冬青教授、學位分委員會副主席朱玉傑教授、會計系系主任肖星教授、金融系系主任楊之曙教授、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系主任王雪莉教授、金融系博士項目協調人龐家任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項目協調人肖勇波教授、市場營銷系博士項目協調人陳榮教授、會計系博士項目協調人羅婷教授、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博士項目協調人王蕾教授、創新創業與戰略系博士項目協調人李習保教授、經濟系博士項目協調人潘文卿教授、曹靜教授、研工組組長瞿衛菁老師以及博士生代表出席研讨會并發言。研讨會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鐘笑寒教授主持。

與會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就博士項目招生、培養、就業、項目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及建議。白重恩表示,博士項目是學院研究生項目中唯一的學術型培養項目,近幾年,學院不斷加強博士項目的學術培養,博士畢業生學術就業數量與質量不斷攀升,但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白重恩鼓勵每個系設立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在本科培養方案增加特色方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的學術興趣,本博貫通培養。加強對博士生培養成果展示的重視程度,加強招生宣傳,吸引更多更好生源。同時,提高留學生招生質量,建設制度化招生安排及篩選機制。白重恩認真聽取與會教師發言後提出,博士生在培養階段應當凝練重點領域課程,完善課程建設,統一安排直博生與普博生的培養方案,給予創新型研究更多支持,堅持學術高标準,努力培養博士生做出更出色的研究。

1.jpg

白重恩發言

随後,鐘笑寒重點分析了MIT經濟系博士項目以及學院博士項目的培養方案,提出了學院目前在博士培養方面的現狀及問題。鐘笑寒表示,要看到學院的博士項目在課程設置、培養環節等方面與國際頂尖大學的差距,專業領域類課程及專業課程訓練還需要加強。此外,學生缺乏對于經濟學前沿領域的足夠了解,選擇研究方向和導師具有一定盲目性,交叉研究的能力、研究潛力也有待提升。鐘笑寒提出,博士生專題研究與二年級論文、學術活動與學術報告、中期檢查以及開題報告、預答辯等必修環節要求需要更加嚴格或清晰,更加明确“隔開”課程學習和自主研究兩個階段,努力夯實博士生學術基礎。

2.jpg

鐘笑寒發言

各系博士項目協調人以及與會博士生代表也結合各自實際情況,針對招生、課程設置、考核指标、項目改革、朋輩交流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議。龐家任認為目前的培養方案有一些滞後于高等教育改革,由于入學的學生中專業學位碩士和非本專業碩士增加,普博生與直博生培養方案的不一緻并不利于普博生的培養,因此培養方案應當一視同仁。肖勇波表示,管科系博士畢業生去往高校就業的比例非常高,培養水平整體很高。他同時建議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标體系,除了發文,也要重視學術創新能力。陳榮表示,開題報告和預答辯的兩極分化較為嚴重,建議給予學生适當壓力,督促其更好地投入研究。此外,還需要對專業課進行審視,篩選出對博士生培養真正有幫助的課程。肖星表示,會計系對博士生的培養要求嚴格,博士畢業生的質量相對較高。肖星提到,會計系羅婷老師從招生和培養各個環節都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課程,充分發揮博士生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制度管理和落實。但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課程缺口、培養學生長期學術目标等方面的問題。

3_meitu_1.jpg

教師發言(左起:龐家任、肖勇波、陳榮、肖星)

王蕾首先分享了博士生高質量的培養成果。她建議借鑒國外商學院的做法,設立開題和論文獎學金,給學生以鼓勵和肯定。同時,王蕾建議進一步打造學術形象,加強文化建設活動,鼓勵學生多渠道交流及跨校選課。王雪莉補充稱,需要繼續加強博士生學術就業指導和服務,持續分析及跟蹤研究型大學、研究機構等用人單位的用人政策,了解用人單位的學科方向或特色需求,更好地匹配博士畢業生就業方向。李習保表示,今年畢業的博士畢業生有近70%去往高校就業,學生的整體培養質量較高。但仍存在學生學術研究動力不足,過早退出學術發展路徑以及學生與導師匹配度的問題。培養階段應繼續加強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對不符合要求的學生也需要有相應的淘汰機制。曹靜認為在加強招生宣傳的同時,可以在本科階段引導學生的學術興趣,提高生源質量。不僅要關心學術培養,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國際生的招收與培養也是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4_meitu_2.jpg

教師發言(左起:王蕾、王雪莉、李習保、曹靜)

李紀珍指出,學院博士畢業生後發優勢明顯,在高校的工作和教學狀況都很好,但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直博生對管理實踐了解較少,提出的學術假設沒有實踐基礎,需要加強直博生實踐經驗和能力的培養。還有部分博士生沒有想清楚為什麼選擇讀博,讀博動力不足。趙冬青和瞿衛菁對博士生獎學金評定做出了進一步解釋和探讨。趙冬青表示,各系的博士項目協調人可以在評獎時發揮更大的作用,學院可以通過獎學金的方式引導博士生更好發展,更好體現獎學金導向性。此外,學校也有針對博士生就業的訓練項目,希望有需要的博士生可以自主選擇,博士的培養不僅靠外力,更需要博士生自發的熱情。

5_meitu_3.jpg

副院長李紀珍教授、黨委副書記趙冬青教授、研工組組長瞿衛菁老師發言

參與研讨會的還有六位博士生代表,他們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進行了分享。經濟系博士生皇甫震分享了自己海外交換的經曆,表示海外博士生的考核和退出機制嚴格,數據資源的共享更加普遍,師生之間有很多交流機會。會計系博士生呂子亮重點分享了對朋輩學習和學術活動的認識,他希望博士生之間可以加強學術交流,分享科研經驗。可以通過開發線上的學術活動小程序,進行學術活動的發布和動态考核。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博士生胡倩倩認為,跨專業選課對研究大有裨益,而取消論文發表這一衡量标準後,學生可以不需要急于求成,從而選擇自己更感興趣、更有價值的領域及方向進行研究。同時,可以鼓勵本科生參與助研工作,實際參與到學術中,引導學術志趣。

6_meitu_4.jpg

博士生代表皇甫震、呂子亮、胡倩倩發言

最後,陳煜波對研讨會進行總結。他表示,博士項目代表着學院的人才培養的高度,對博士生的培養标準要放眼世界,立足長遠。經管學院的博士項目始終堅持為國家培養一流學術人才,努力把一流生源培養成一流人才。針對目前博士生培養中的一些問題,陳煜波表示要大力加強培養博士生的學術志趣,強調學術文化和學術共同體的建設,打造有含金量的核心博士生課程體系,嚴格培養過程,加強淘汰機制。陳煜波表示,博士生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學院要擔當起為國家培養一流學術創新人才的責任。

7.jpg

陳煜波發言

此次研讨會在客觀總結博士生項目成果及經驗基礎上,也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問題挑戰以及改革發展思路,為學院今後的博士項目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

8_meitu_5.jpg

研讨會現場

供稿:教學辦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