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項目畢業生潘龍
各位尊敬的嘉賓、老師,親愛的同學和親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清華MBA17級在職項目的潘龍,很榮幸今天能夠代表P班同學發表畢業感言。
在許多人看來,清華MBA,是一份多數人向往少數人擁有的榮耀。但今天,我的分享無關夢想成真的喜悅,而是一個平凡人在清華MBA的所學、所想和所悟。
十年前,我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回到了家鄉湖北,成為了一名地鐵的技術員。我的第一份工作帶給了我許多有趣的體驗,比如,我常常和幾個同事一起,僅靠雙手把上百噸的列車推送到指定的位置。再比如,為了完成某項調試任務,我們常常在夜晚走進隧道,當我們走出隧道時,時間已經到了下一個夜晚。長期在地下空間活動,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接地氣吧,我在接地氣的崗位上堅守了8年。
另一種堅守,是對清華的向往。清華的公平與包容,不僅體現在接納那些接地氣的經曆,還體現在無論你在公司的職位多重要、無論身處地球的哪個時區,為了完成作業和案例,都必須時常化身為鍵盤俠,放棄在飛機和高鐵上短暫打盹的機會,不斷敲擊鍵盤與deadline拼命賽跑。
“鍵盤俠”還沒當夠,轉眼就來到了畢業季。今天的這場相聚格外特殊,也格外珍貴。82年前,那個莺飛草長的人間四月,中國正經曆着另一場劫難。那時的清華人選擇用腳步丈量國土、用知識對抗炮火。他們堅守的,是對家人的責任,對夥伴的承諾、對民族的擔當和對國家的忠誠。
為海外客戶采購急需的消殺用品,幫助焦急的家鄉果農把産品拿到網上銷售。我所做的事情,比起那些直面病毒校友們,隻能說是微不足道。但我并不因此而氣餒,因為清華精神告訴我,個體能量的差異并不能阻止我們做出正确的選擇。手掌雖然柔弱,但同樣可以推動火車。聚集微小的力量,激發更大的潛能,這不正是未來領袖的目标和責任?
京張鐵路上的西直門站到五道口,短短5公裡的區間,我用了整整10年時間來跨越。因為曾經的堅守,因為清華MBA,這或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難忘的十年。如果說即将從清華再次出發的我與剛到這裡時有何不同,那就是當我面對世界的不确定,心中少了幾分焦慮,多了幾分從容。正是清華對建設世界一流的堅守,才讓我們在獲得知識和能力确定性提升的同時,還收獲了關于未來更多的選擇。我們可以翻越一座山,也可以跨越一條河,可以努力點亮整個天空,也可以堅守一片雲朵。堅守之中,自有無限可能。
感謝最親愛的老師,祝福最親愛的同學!因為清華經管,因為彼此的存在,無論未來去往何處,我們的心将永遠被那一抹紫色的光照耀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