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畢業季|孫丹童:自信的人最閃亮

2020-06-27
閱讀:

孫丹童,經63班,清華經管學院第40屆學生會主席,曾任經63班班長、經管學院學生會文藝部部長,畢業後将于清華經管學院攻讀金融碩士。

微信圖片_20200702100811_meitu_1.jpg

孫丹童

四年堅持自我不懈怠的學習,嘗試不同社工崗位的鍛煉,充滿無限可能的商賽……孫丹童的大學生活繁忙而多彩。回顧之際,自信的他從未停止過全面發展的腳步,而未來的他,也将鑄就無限精彩。

——編者按

第一排的“常駐軍”

“其實我在大一出現數學大滑坡,但是我沒有給自己什麼壓力。所以孫丹童也給大一的同學建議,不要想着一上來就先沖到前列,慢慢來,按照自己的節奏,找到自己的特點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孫丹童說。

面對一些挑戰性較高的科目,孫丹童也并沒有被困難擊倒,而是選擇了直接面對。他堅持每節課都坐在第一排,以便保持自己專注的精神狀态。同時,這個位置還方便和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不要太緊張,因為有些課的信息量相對比較大,會導緻自己沒有時間思考這些問題,這些都是正常的,所以不要太怕它,不要回避它。”回憶起這些學習經曆的孫丹童,一如當初認真專注的樣子。

作為學長的他,也毫無保留地将自己的“秘籍”分享給學弟學妹們。“接觸一門全新的課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預習,先形成自己一些想法,然後通過上課和老師的授課先對比,獲得一些反思的機會。二是去看新聞、課外資料,跳脫出課本之外,去吸取一點别的東西,才能理解得更深。因此這一塊是要自己課外下功夫。”

馬上就要面臨畢業的孫丹童,回想起自己本科四年的學習生活仍是十分滿足的。他說:“GPA的确是體現一個人能力的部分指标,但不是全部。我是在大二上發現自己的成績還挺穩定的,因此也沒有喪失自信。”當我們把如今九字班同學的一些焦慮分享給他時,他彷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時刻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潛力。因為很多人上大學之後失去了很多機會,也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态,而自信的人勇于去拼,勇于去付出更多,承擔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鍛煉。”孫丹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最自信的樣子。

我很享受做社工

孫丹童在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辦活動,曾作為人大附中校會副主席,舉辦歌舞嘉年華、電影節等活動。進入經管學院後,他發現大學龐大的社工體系有非常多的崗位值得去探索。于是大一下加入文藝部,參與院歌賽等各種活動籌備,社工之路越走越寬,在大二産生了競選部長的想法。

“因為機會隻有這一次,過了就會很遺憾,而且我很喜歡社工”,孫丹童如是說。更不用說,社工還會讓拓展交際圈,結交到很多很好的朋友。而在成為文藝部部長之後,他的課餘時間便全奉獻給文藝部。“雖然很忙很累,但我也得到了很多驚喜,比如我們文藝部内部非常團結,幾個同學都是我以後很好的夥伴和死黨,大二下還認識了很多七字班的同學,給了我很大的精神上的動力。”文藝部長累并快樂的經曆,更加堅定了他繼續走社工道路的決心。

大三時考慮競選學生會主席。他坦言,如果不選,會很後悔,而且他十分希望畢業前能幫學院和學生做一點自己的貢獻。倘若錯過了這個經曆,他可能就成為了一個天天實習,比較沉默的大四學長。學生會主席的經曆讓他認識了很多外系優秀的同學,不時有驚喜和麻煩紛至沓來,雖然出乎意料,但正如學長所言,這便是做社工的意義所在。

2_meitu_4.jpg

《Jingle Bell·經鈴》學生節現場工作場景

當談及四年社工的整體感受時,孫丹童首先表示:“挺享受的。”因為當一些想法和大家相匹配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很有動力,也很給力。比如,雖然在開會的時候布置了一個比較虛的任務,總有部門主動提出來策劃方案,呈現出來的成品也讓人眼前一亮,令人感到很欣慰。同時,他也很鼓勵各部做一些他們想做的事情,“不能什麼事情都是我提出來的,我覺得我提供給他們一個實現自己想法的一個機會,而不是我去自己去實現一堆想法,然後讓他們幫我幹活,這個模式是不好的。激發各個部自己多去想一想,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

孫丹童也說社工“還是很考驗人的”因為很多事情是沒有想到的,尤其是會發生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了也不能慌張,而是要盡可能想辦法去解決。突如其來的問題可能是客觀因素、可能是人際關系,讓這個崗位變得很有挑戰性。

社工吸引他的另一點在于,能夠獲得和其他學院同學交流的平台和機會。由于學代會等各種活動,總會接觸到其他院系的人,給予孫丹童更寬廣的視野。通過和外系同學一起辦活動,會逐漸發現經管和外系同學的區别在哪裡,他們有什麼優點值得學習。因而也很鼓勵部員們和其他院系合辦活動,比如歌賽、交流會,開闊一下視野。“清華這麼多院系,你不能隻是自己和自己玩,得多交交朋友,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樣的,這是我比較深刻的體會。”

從班級到院級,四年社工之旅也讓學長收獲頗豐。一次次挑戰曆練,最終内化成經驗,孫丹童也從“社工萌新”變成了見解獨到、各項技能點滿的專家。

孫丹童首先談及的收獲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和共情能力。做社工不可避免的需要和别人打交道,因而就使人自然而然地從他人的立場出發,力争平衡好各方訴求,從而讓問題順利解決或者達成共識。

他還着重提到了随機應變能力。因為辦各種活動很容易出現bug,比如成員缺席、設備損壞、物品遺忘等各種小問題。剛開始可能會很慌張,感到懊悔和自責。但是後來就會雷厲風行地把問題解決好,給大家比較安心的感覺。這種淡定的氣場也會在團隊裡起到一個主心骨的作用。

當談及為做社工的同學留下一句贈言,孫丹童說道:“了解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之後,要堅持下去,不論有什麼困難,因為這個東西二十年以後可能是你的财富,而不是兩年以後會給你的一些反饋。把目光放長遠,去追求自己喜愛的東西,不要被一些眼前的利益或者功利性的東西所阻礙。”

商賽的無限可能

說起商賽,孫丹童的描述,充滿了他對商賽中團體合作的懷戀。這種描述,突然讓我們印象中專業嚴肅的賽事,變得有了感性的一面,也因此讓商賽增加了吸引力。“流程大緻我們要在三天時間裡,每天面對一個case,每個case有三個小時的準備時間。我們會有熱烈的讨論,甚至會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但是大家還是非常團結、非常默契。”

3_meitu_3.jpg

在日本參加商賽(左一為孫丹童)

筆者可以十分清楚地記得,當回憶起商賽經曆時神采奕奕的孫丹童。在筆者問到商賽鍛煉了他哪方面的能力時,他更是直呼“太多了”,極力建議大家自己親身經曆一下。“雖然真正的商業分析會複雜很多,但是商賽仍舊能帶來很多的鍛煉和收獲。首先,商賽很考驗邏輯能力,需要參賽隊員始終邏輯自洽。第二點收獲是團隊協作,因為非常多的情況,個人的想法會和别人不一緻,如果一緻的話或許隻能說大家的想法都太平庸了,而我們又都是非常活躍的人,往往需要去說服别人或者被别人說服、去調節和處理關系。第三點是演講能力,站在台上面對一堆陌生人,這些陌生人要給你打分。你剛剛登台,就需要非常自信地用英文給大家介紹你的團隊主張。演講沒有事先準備的講稿,這非常鍛煉臨場發揮能力。”

數次商賽的經曆讓學長對這類活動産生了更多的期待。“我特别希望的是,清華經管學生能和社會上的企業一起辦一些比賽。我們參加的很多比賽都是大學和企業合辦的,咱們的學校也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影響力。”不過,學長也坦言,商賽的組織和協調都比較繁瑣,舉辦一場商賽的規模不亞于辦一場冬情學生節,需要很有決心的帶頭人。他期待着在未來看到學校更多地舉辦此類活動。

四年短暫又漫長的時光,承載了數不清的動人回憶,和許多奔走在台前幕後的付出和收獲。我們相信,孫丹童的這些經曆和歲月,必将内化成前行路上堅實的信心和笃定的腳步。

供稿:清華經管學院團委

采訪/撰稿:清華經管學院團委記者團張若頤、黃若芸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