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晚,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22級“新生第一課”主題教育活動舉行。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黨支部書記,清華經管學院退休教授、原黨委書記陳章武講授“十年興華助學路,十年濃濃炭火情”主題黨課,介紹“炭火教授”趙家和老師的感人事迹和基金會十年發展。學院黨委書記陳煜波教授講授“開放包容、志存高遠、追求完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清華經管學生的使命”主題黨課。學院黨委書記助理王亞平講授消防安全及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知識。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組長劉慶教授、黨委研究生工作組副組長吳添教授、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主任郭朝晖,以及2022級全體本科、碩士、博士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加活動。活動由學院黨委學生工作組組長孔奕淳主持。
陳章武首先以兩名曾受到趙家和老師激勵的2022年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新生的故事,引入對趙家和老師生平及事迹的介紹。趙家和老師曾任學院金融系教授、系主任、常務副院長,是學院金融教育的奠基人。2012年2月,他捐出畢生積蓄1500餘萬元,成立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在身患癌症、不久于世的情況下,這份他此前已默默進行6年的愛心事業,傳遞到了他的學生兼同事陳章武手裡。十年來,在趙家和老師精神鼓舞下,在陳章武等基金會成員的努力下,基金會與甘肅、青海、四川、河南等四省九市17個貧困縣區的24所中學簽訂了興華捐資助學協議書,累計資助高中生7766人,大學生720人,共發放助學金4000多萬元,這對幫助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寒門學子完成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義,不僅提供了物質支持,更是心靈上的激勵。與此同時,基金會也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提供了一個奉獻愛心的渠道、洗滌心靈的機會,大量的志願者默默接力奉獻。趙家和老師及基金會用實際行動踐行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學生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言傳身教。不僅如此,基金會依靠道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呼應着促進和諧社會與共同富裕的時代主題。從成立至今十餘年中,基金會堅持雪中送炭的宗旨,把“做好”放在首位,把每一分錢都送到最值得的寒門學子手中,踐行“錢到、人到、心到”的行動準則,堅持做一個純潔的、透明的慈善組織。
陳章武指出,在座同學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得到更好教育條件的同時,更是寄托着國家和民族的期望,要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趙家和老師的奉獻精神,特别是默默、堅持奉獻,是我們的典範,值得所有同學學習。陳章武希望經管學院同學“愛國奉獻,追求卓越”,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陳章武講授主題黨課
受助者代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22級本科新生張彥妮同學在發言中表示,趙家和老師的事迹深深震撼、感動了自己,幫助她在遇到挫折時獲得力量,在迷茫時獲得方向。感謝基金會的資助,在心底對趙老師懷着深深的謝意與敬意。“炭火教授趙家和老師的事迹和精神,清華人的責任和擔當,将是我一生中牢牢镌刻在心中的信念。”張彥妮表示,要把趙家和精神镌刻于腦海,銘記于心中,身體力行,踐行偉大的奉獻精神,播撒溫暖,奉獻社會。

張彥妮發言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110周年校慶期間,由學院黨委組編的《“炭火教授”趙家和》新書發布。堅持弘揚趙家和精神,一直是學院黨委在新生入學導向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活動現場,陳章武、陳煜波、王亞平、劉慶等老師向新生代表贈書,鼓勵同學們砥砺奮進,立志成才,讓“育人興華、興華育人”的薪火傳承不辍。

贈書儀式
随後,陳煜波為全體新生講授主題黨課。他首先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解讀。我們正處于時代變革的拐點,疫情沖擊和大國博弈對世界帶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巨大機遇。在這個曆史時代背景下,陳煜波指出清華經管人的三項使命:第一,擁有“無問西東,兼收并蓄的開放包容格局”。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指出,兼收并蓄,吸取國際先進經驗。我們既要積極引進世界上值得借鑒的先進經驗,又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堅持改革創新,将世界上先進的理論與中國的實際結合。第二,擁有“志存高遠、心懷天下的曆史使命擔當”。為學先為人,樹立正确的三觀,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經管學子要學會感恩,勇于肩負時代賦予我們的曆史使命,心懷家國天下,志在四海蒼生,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第三,擁有“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的科學創新精神”。經管學子不僅需要勤奮的品質和追求完美的自我要求,更需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發揚創新精神,打破慣性思維,從習慣于解決問題轉變為獨立提出問題,勇于挑戰知識的未知領域,為祖國的未來和偉大的時代做出貢獻。

陳煜波講授主題黨課
最後,王亞平作關于消防安全和預防網絡電信詐騙警示教育的講座。希望同學們提升安全意識、有效預防火災等事故,祝願大家開啟安全、快樂的校園生活。

王亞平作專題講座
新生第一課主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要立志成為具有紮實專業素養與深厚家國情懷的經濟學管理學人才,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合影
供稿:清華經管研團
通訊員:溫寶軒 趙城龍
攝影:王語哲
編輯:張曉雪
審核:衛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