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疫”,清華經管學院始終以“最高要求”和“最強措施”保障師生安全。學院黨委辦公室、研究生工作組、本科學生工作組和學生事務辦公室、教師人事辦公室、職員人事辦公室、職業發展中心、工會作為日常和師生密切溝通的部門,在戰“疫”初期就做好了嚴密的防控舉措和充足的應對預案,他們甯可“備而不用”,也絕不“用而無備”,處理各種應急事務、傳達防控信息、追蹤學生動态、服務畢業生就業選擇、為師生排憂解難、釋放關懷溫暖……他們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充分體現了組織實施之能、統籌帷幄之謀、責任擔當之勇,為師生構築起安全屏障,真正做到了謹慎應對與周密部署一樣都不落,一個都不少。
黨委辦公室
學院黨委辦公室作為學院戰“疫”防控工作的信息中樞部門,在這個特殊時期發揮着特殊的作用。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黨辦協調各黨支部在“急動員”中扛起政治責任,在“急所急”中貼近師生需求。
在實際工作中,黨辦的同事對“防控就是責任”的理解更為深刻,疫情期間,上級部門每個相關通知都事關大局、事關師生的學習生活,快速的全覆蓋傳達到位就是第一責任。衆所周知學院師生的體量龐大,從接到的第一個全院“摸排”通知起,黨辦就開始了已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每天“問候打卡”,每天在學校多個專項群中彙報數據,每天處理不同的特殊情況,疫情期間相關政策和要求也會随着疫情數據經常發生變化和調整,得益于學院強有力的黨支部和執行力超強的各教學和職能部門,在全院的協同下,确保了各項統計數據、各種特殊情況、各個緊急任務,按時完成、順利解決。
保底線的同時,黨組織更要發揮起凝心聚力的作用,如期開課後,黨辦協調各師生黨支部開展線上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學兩周内,學院30餘個黨支部陸續齊聚“雲端組織生活會”,黨辦的同事旁聽了其中大部分的會議,第一時間了解了師生疫情期的困難需求、思想狀況和線上教學等情況,使大家在這個特殊時期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與力量。
惟其艱難,才經得考驗;惟其笃行,才彌足珍貴。黨委辦公室的同事們以平凡紮實的行動踐行着自己黨員的承諾!
研究生工作組
自1月22日第一份統計數據開始,“每日”、“按時”、“保質”、“保量”成為研工組同事統計和上報學生情況工作的關鍵字。“硬核”行動的背後,是堅定信念的支撐:“守護好每一位學生”。他們及時發布學校學院相關通知要求,有效跟進和處理各項事務;全面梳理學生類型,想盡一切辦法找尋長期失聯學生;采取分層次、分類型與分班級的矩陣式管理模式,分别建立在湖北同學台賬、在校生台賬、港澳台生台賬、國際生台賬。把學生安全看得高于一切,把學生需求挂在心裡,把信息責任扛在肩上,形成了全面保障的強大力量。
“同心共戰疫,學習不斷線”。延期開學,如期黨建。身處武漢的湖北籍同學一場“清華人的使命與擔當”的分享,讓經博17黨支部和經博18黨支部的同學們更加理解了新時代年輕人應有的作為;公管學院特約分享人“從社會治理談如何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的宣講,開拓同學們跨學科跨領域的思考與眼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疫情防控的思考”的主題學習,讓經博19黨支部的同學全方位提升理論基礎,更加明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内涵。“抗疫有情,同心戰疫”。研工組的同事抽派研團骨幹力量積極投身學校抗“疫”支援服務隊;協調經博17黨支部和經碩191所捐的3萬餘元定向支援武漢醫院;第一時間采購必需物資寄送到急需的湖北籍同學家中;解決學生雲端課堂技術困難、畢業就業困難;給予身處國外學生急需的幫助和指導。
做學生最可依賴的人,研工組同事們的用心良苦在一場場活動的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裡,在一次次聯絡的噓寒問暖、有求必應裡,他們拿出了科學防控的“真本事”,下足了關懷備至的“真功夫”,彰顯了迎難而上的“真智慧”。
本科學生工作組
學生事務辦公室
1069名本科學生健康狀況每日上報和登記、學習狀況和心理篩查、政策文件的準确傳達,3類台賬内地、港澳台、國際全面覆蓋,27名在湖北及有湖北接觸史同學的幫扶與慰問,11名留校本科生的集中管理,11位上網、生活困難同學的救助,30位突出困難學生的一人一策重點幫助,“緻2020年畢業的同學們”的一封信的發布,國内外在京返京同學的流動申請受理和協助……本科學生工作組和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的同事們下足“硬功夫”,有了攻堅克難的戰鬥力。
如期開課前,收集同學們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及時向上反饋;通知、督促、落實雨課堂的綁定,解決困難,做足預案。如期開課後,收集同學們上課的感想和感受,及時交流溝通;開展大學在線教學研究的問卷調查,促進“雲端課堂”的優化和改進。協助學院畢業就業工作的開展,摸底排查每一位畢業學生情況,對有困難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幫扶對策。本科學生工作組和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的同事們撐起“硬肩膀”,有了銳意進取的貢獻力。
設計特殊學期的黨建方案,指導10多個班級、團支部組織“雲活動”;在“TMSem”、“SEM視野”、“清華經管家園”公衆号宣傳多名學生深入基層獻愛心、做志願的感人事迹;為同學們學習、生活提供指導性資源;為雙一流建設學科監測搜集并提供有效數據;為大學教育基金會撰寫多篇重要報告。本科學生工作組和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的同事們扛下“硬任務”,有了凝心聚氣的号召力。
既要準确統計,又要關愛學生健康;既要嚴防嚴控,又要保障學生的課業、思政、畢業、就業,“兩手抓,兩不誤”,成為本科學生工作組和學生工作事務辦公室同事們的“戰”時工作寫照。
教師人事辦公室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教師的保障工作責任大、頭緒多,信息實、顆粒細,牽一發而動全身,疫情期間,教師人事辦公室同事們冷靜應對、積極探索、悉心籌備、突破創新,把保密要求極高的工作在“雲端”自如開展,不打折扣還提升效果,得益于過硬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本領。
“雲端”學期步履不停,大塊頭的建章建制工作始終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配合學院修訂學術評價标準、破除“五唯”,全面修訂和完善教師聘任管理辦法,他們不懼艱難,大膽心細;本着“萬物為我所用”的精神,溝通比重占90%的全院排課工作如期啟動,一道道溝通的“線條”,織成一張密實而全面的“網絡”,連接起各個系、各位教師、各個教學項目,承托起各方滿意的協調成果;崗位調整、職稱評審、聘期考核啟動期的各種材料全部“雲端”展示,一次次領導小組會議,一次次系裡評議投票,全部在線完成,“雲上”技能滿分;人才引進工作中的“校園之旅”,搖身一變轉換成了“網絡奇緣”;網絡面試、網絡試講,成就了“準老師們”與學院的雲上親密接觸……
博士後管理工作他們也技能加分,在這個特殊時期,他們不但承擔了五年一度的博士後流動站綜合評估工作,化整為零、舉重若輕,一一騰挪落實,在每一天,更是對博士後老師們“一對一”線上問詢,陪伴到底;輔助學院落實對每一位老師的溝通和問詢、因公派出的境外教師日常健康狀況的問候,全程追蹤;幫助返京外籍教師與居委會聯系登記,溝通境外教師的回京時間和批件變更等相關外事工作,特殊的時期更顯頻繁溫暖。各系的行政秘書更是“線上追蹤”的高手,他們是教師們的耳和口,關注一舉一動,傳達一絲不苟;他們是教師們的腿和手,落實時時刻刻,辦事利落妥帖。
全天候地接收、解答來自天南海北的詢問;跨越地域和時區,實時在線,保持着順暢的溝通;落實每一個環節,護航教師人事每一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與老師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風月同天”,教師人事辦公室的同事們堅守為教師提供貼心服務的初心,一如既往。
職員人事辦公室
傳達、收集、統計、上報、溝通……職員人事辦公室的同事們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始終把全體職員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幫扶指導的關鍵作用,服務全局、協調各處,做好廣大職員的堅強後盾,對如期開課後學院各項職能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人員基礎。
自1月29日起,學院26個部門職員的防控信息一攬子重擔就落在了職員人事辦公室同事們的肩頭:她們及時掌握寒假後職員返京和雙職工的情況,為開學後的工作安排提供了信息支持;統計協調各部門排班安排,落實院内和社會的聯系方式;發布了防控期間靈活的辦公指南、嚴謹的溝通流程規範;統計并解析防控期間各部門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梳理出合同續簽、招聘信息發布、離職辦理等10項急需線上開展的業務辦理方式和流程,保障了HR業務的正常運轉。截至3月中旬,職員人事辦公室的同事們共辦理合同續聘手續28人,收集篩選簡曆1921份,向部門推送簡曆762份,薪酬和社保如期發放。
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積極應對、主動作為,職員人事辦公室的同事們把“保障疫情期間職員隊伍的完整、高效、協同”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為職員同事們提供了便利和幫助,用自己的辛苦換得同事們的安心。
職業發展中心
特殊的學期,特殊的就業季,帶來了特殊的挑戰。職業發展中心的同事們深知她們一肩挑起的,一邊是同學們對前程的擔憂與不安,一邊是企業對經濟不确定的謹慎與顧慮。“讓同學們有選擇有收獲!”手頭事務絕不當簡單工作,她們的初心是始終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深謀遠慮。
“應查盡查,不漏一人”、“每月一排查,每周一監測”,放棄寒假休息,CDC的同事們自2月8日起即開展對所有預2020年畢業的702位畢業生就業的排查。學生的意向、心态、健康記錄在一個個電話、微信細緻而關切的詢問裡,印刻在一份份專業、精确的求職進展日志中,為“一人一策”方針的有效制定和實施打牢了溝通基礎和數據基礎,為實現“拓展推薦機會,确保就業平穩”赢得了開局。
每周,密切溝通50餘家企業,準時發布200餘個職位;每天,确保推送3~4條重點企業的“硬核”推文,積極推廣CDC精心策劃的“雲端”豐富活動。“一對一咨詢”、“雲端宣講”、“企業HR Career Coaches計劃”創新舉措層出不窮;資深校友熱心開展“高效面試”、“提升職場領導力”等系列講座力保學生擇業機會穩中有升。當一場場講座擠爆“雲端”、同學收獲滿滿;當一個個學生拿到夢想offer、落實工作,每個瞬間都是CDC同事們最幸福的時刻。
為學生職業發展盡心竭力、保駕護航,有專業,有溫度,CDC每位同事忙碌卻快樂而充實。疫情帶來的危難是她們義不容辭的“動員令”,積極應對不斷創新是她們戰無不勝的“真功夫”,學生職業規劃夢想成真是她們努力書寫的“責任書”。
工會
疫情殘酷,工會有情。抗“疫”之初,學院工會的同事們便迅速行動,緊密聯系每位工會成員,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服務保障作用和“娘家人”的貼心作用,把工作幹在實處,獻出工會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暖心”力量。
及時分享和告知防護知識和要求、引導和幫助教職工切實做好自我防護。在防護口罩極度短缺又極度需要的當下,工會同事緊急聯系校友企業為全院教職員工購買口罩,分4批為393名教職員工發放近4000隻。他們考慮周全,安排細緻,對于身處疫區的同事他們高度關注确保第一時間送達,對于不方便到校領取的同事他們集中安排快遞發出,對于家住校内的同事他們親自上門發放。把工會溫暖送到現場、把工會關心送到重點防控人員,凝聚了人心、激勵了士氣。
創新不斷,積極抗“疫”,學院工會響應校工會安排,開動腦筋送福利。集體現場觀影不可行就迅速轉為線上,愛奇藝會員月卡和年卡優惠券為441名女教職員工送去精神文化關愛,“職業女性家庭事業雙優平衡”的雲講座貼心入微雪中送炭,75名女教職員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險的“雲端”辦理更是把健康和溫暖送至工會成員心中。
學院工會在這一特殊時期始終堅持戰鬥在一線、保障在一線、關心在一線,同事們發揮網絡優勢、業務優勢,多渠道、多方法把物資和關懷快速送達,隔離“不隔心”,隔離“不隔愛”。
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清華經管人始終在場。在這場艱巨的鬥争中,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和大學的号召,堅守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學院黨委、研工組、學生組、教師人事、職員人事、職業發展中心、工會的同事們不退縮、不服輸、不懈怠,把竭誠為師生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們“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以行勝于言的實幹作風,默默描繪出清華經管人的執着與情懷。
供稿: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