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直擊職能保障(五)——慎終如始,靜待團圓

2020-03-31
閱讀:

在這場世所罕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清華經管學院發展規劃辦公室、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科研辦公室、國際事務辦公室、品牌與傳播辦公室、《清華管理評論》、合作發展辦公室、财務辦公室的同事們肩上有責、腦中有弦、手中有招、眼中有光,從科研到宣傳,從國内到海外,從捐贈到财務,沖鋒在戰“疫”場上的各個陣地。他們的堅定不移、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印證了“自強不息”;他們的愛崗敬業、甘之如饴、行穩緻遠彰顯了“厚德載物”,他們所傳遞出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鼓舞着全球清華經管人團結一心、守望相助。

發展規劃辦公室

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

深圳院區籌建、AACSB認證齊推進,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服務不停歇……疫情期間,發展規劃辦、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的同事們,勇面挑戰,克服疫情帶來的協調溝通困難,統籌兼顧,推動學院重點工作的落地。他們周密細緻協調組織,高效率地推動學院重點工作不斷前行。

3月5日上午,學院與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第一次聯合工作會議以雲端形式召開,兩院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共同商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和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管理學科籌建等相關工作。法人注冊、雙聘師資的人才引進及人事管理、學位教育及創新管理學科建設、研究院入駐運營……一項項議題事關重大,一個個結論擲地有聲。今年秋季學期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落地深圳,是目标,是信心,是希望所在。

即将迎來國際商學院聯合會(簡稱AACSB)每五年一次的再認證是發展規劃辦的同事們非常學期重壓之下迎來的另一重要考驗。成立核心工作組、明确周例會制度、領導帶頭“啃”下再認證指南的“硬骨頭”、反複解析認證機構的關注點和拟提交報告的框架、評估現有素材、溝通院内單位落實材料收集,從學院戰略到師資科研發展,從教學培養到社會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發展規劃辦的同事們勇挑重擔,幹在實處。

争取東方财富和萬得的150個臨時賬号、協助8名讀者獲得校外訪問萬得的權限、幫助3名讀者獲得CV source和财新數據庫的校外訪問權限、提供給大學财務處2016-2019年進口圖書的關稅以及增值稅的數據,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克服種種溝通及技術難題,強力推動日常工作雲端落地,為師生疫情期間科研工作不放松,教學工作不停歇提供了有力支撐,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

疫情期間,發展規劃辦和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的同事們不忽視每一個工作細節,默默創新,他們的辛勤體現在雲端溝通的及時有效,體現在新業務的探索前行,體現在全院上下更加堅定的認同、歸屬、自豪。

科研辦公室

每日定時打卡彙報制度、全員摸排不漏一人、返京返校的嚴格審核和追蹤、及時的宣導和幫困,非常時期,科研辦充分認識到校園防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始終把學校下達的疫情防控任務放在首位,對學院42個研究機構120餘名職員的防控要求做到細緻落實,為學院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大年初二開始,為發揮學院各科研機構的智庫作用,科研辦配合學校智庫中心快速響應,主動作為,積極動員各科研機構在經濟、民生、企業戰略、國際關系等方面,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有價值的政策建議。截至3月25日,累計向大學智庫中心報送疫情相關稿件30餘篇,學校采納并上報的稿件數量占全校總數的20%,科研辦同事連同全院科研人員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投身“科研戰疫”的意願和決心。

“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标填報工作多次線上溝通、線下協作、多方收集、協助填寫,曆時一個月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完成;“經管學院科研機構工作研讨會”彙集42個研究機構負責人及骨幹職員60餘人雲端參會,便利、靈活,大家對學科發展、智庫作用等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線上高效處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部委課題及各類招标項目的申報;線下集中辦理必須加蓋校章紙質的合同文件;按原計劃順利啟動“經管學院影響力基金”項目,科研辦的同事合理規劃、多措并舉,化繁為簡,井井有條。

随着海外疫情的日趨嚴峻,各類學術會議籌備難度升級,科研辦的同事們不等不靠,及時了解教育部及大學的最新政策,研判風險,妥善辦理了上半年10場國際學術會議的取消或延期變更手續,并配合大學國際處啟用新的線上系統開展下半年拟舉辦國際會議的預報工作。

提高站位、迅速行動、上下齊心、協同推進,科研辦的同事們繼續發揚創新精神,秉承科研工作的優良傳統,聽從召喚、解決問題,彰顯了嚴謹求實的清華作風。

國際事務辦公室

全球确診病例數持續攀升,越來越多國家和城市被迫按下暫停鍵,國際辦同事們的工作難度、壓力和不确定性也與日俱增,加之與各國有不同時差,疫情形勢愈發膠着,為保障信息傳遞的及時有效,她們的工作強度幾乎已接近極限。沒有怨言,不慌不亂,從緊急響應到聯絡全球,從項目跟進到師生追蹤,國際辦的同事們工作有方法,有節奏,成效顯著。

開始當天即取消,16位參與斯坦福項目的學生一時無法接受。國際辦同事即刻協調,前方請帶隊老師馬上安撫,即時溝通,後方請白重恩院長親自緻電喬納森·萊文(Jonathan Levin)院長緊急商議,妥善安置。很快,所有師生順利平安返回,無一人感染,這得益于國際辦同事們的果斷決策,精準施策。

為降低疫情對海外交換工作的影響,國際辦同事們針對2020春季和秋季不同情況的交換生采取“一人一策”的專屬溝通策略。對于春季50名原計劃錄取的學期交換生她們單獨發送郵件逐一安撫,定期回訪雨課堂上課情況;對已派出的交換生她們逐一聯系,密切追蹤;對于2020秋派出的學期交換,為了給學生們争取最大的交換可能,國際辦逐一與112名海外院校聯系人就大陸托福、雅思考試取消、學生無法取得語言成績這一情況進行溝通,商讨替代方案,最終有78名海外院校聯系人表示該校同意免去學生提供語言成績,解決了多數學生的一大擔憂;積極向學校争取給海外頂尖合作商學院交換生的政策;她們精心策劃“雲宣講”,詳解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美國斯坦福商學院等項目的特點和交換要求、排名标準,學分轉換等學生關心的問題,全心全意為每位交換生的健康和學業做最全設計、最大努力。

大危機需要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即是大團結。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内爆發以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英國倫敦商學院、俄羅斯莫斯科斯科沃管理學院、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法國國立路橋大學等40餘所海外院校紛紛緻函學院,對疫情下的中國和學院表示了深切同情。國際疫情爆發後,國際辦高效落實學院指示,将白重恩院長代表學院的誠摯慰問第一時間送達至意大利、韓國、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50餘所海外合作院校,表達了我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意願和信心。

截至3月30日,國際辦統計數據顯示,學院277名國際生中在境外173人,在京47人,在境内其他城市57人;106名港澳台學生中在境外6人,在京12人,在境内其他城市88人;學院15位外籍和1位香港教職工中在境外6人,在京10人。此外,國際辦持續為需要辦理延期回國的師生解答疫情期間相關手續辦理流程。每一組數字背後,都飽含着國際辦同事統計時一絲不苟的認真和對每位師生的牽挂。

病毒是全世界共同的敵人,國際辦的同事們堅守職責,守護師生,分享防控經驗,傳遞誠摯慰問。她們懷着最真摯的期待,希望全球陰霾早日散盡,共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疫情阻擊戰也是新聞戰,危難面前品牌辦的同事們按照大學和學院的要求,牢牢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凝聚全院上下共克時艱的共識,記錄師生為防疫抗疫和“如期開課”背後的努力,聯動大學宣傳部、學院兩微一網、院内各單位、主流媒體等資源,推出了“高品質内容+強展現形式+多維度平台”的宣傳“組合拳”,有作品、有亮點、有情懷、有影響,持續不斷的向社會傳遞出清華經管最強音。

近5萬字的原創紀實直擊系列“雲端課堂”、“科研戰‘疫’”和“職能保障”記錄了學院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異地、互動、分散的在線教學中的“硬核”表現,極具意義;“清華經管說·特輯”彙集學院教授一手科研數據與分析,獨到的觀點和建議,廣受關注;“雲上學習和生活”系列關注組織生活、雲班會、雲答辯、雲就業,展示了經管學子的家國情懷和不畏艱難的精神,生動活潑;“偉倫FM”每周預告雲端精彩活動,在線辦、校友辦、高管教育、EMBA主辦的公開課大咖雲集、校内各類雲活動雲展覽文藝清新,精彩紛呈。

截至3月28日,品牌辦已發布院網新聞42條、info信息13條、微信103條、微博59條、微博增粉超1萬,微信增粉超5000。協助院内單位媒體報道備案3個,安排新華社、央視、人民網、證券時報、網易财經媒體專訪教授13位,在新華社和央視發表内參5篇,中國日報和新華社海宣報道8篇,國内各類新聞發布及引用超5000篇含深圳院區新聞63篇,5位教授在新華網财經公開課的觀看量超400萬,白重恩院長的公開課經國内11家權威媒體聯合播出,實時在線及回放觀看人數已近1000萬。

提高站位重發聲,把握時效早發聲,講究方法巧發聲,嚴格把關慎發聲,提升品質會發聲,創新之餘品牌辦的同事們也紮實推進院冊、年報、年鑒、合同、财務等日常工作,她們以“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自律,“疫”路向前,逆風而立,靜待花開。

《清華管理評論》

《清華管理評論》依托大學優勢資源,彙聚全球智慧、服務中國企業。“知識”是《清華管理評論》的核心基礎,融合東西方智慧;“傳播”是《清華管理評論》的核心服務,傳播管理思想與管理工具;“服務”是《清華管理評論》的核心價值,助力企業改善經營、塑造品牌。

疫情突發至今,無疑對中國社會和經濟乃至全球産生了嚴重的影響。企業家、管理者、普通職員對如何應對不确定環境變得迫切。《清華管理評論》秉承使命,積極籌措,第一時間發布相關文章,積極向廣大讀者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

《清華管理評論》累計發布疫情相關文章42篇,其中原創文章17篇。其中,《同心抗疫,如何施展你的危機領導力?》、《防控疫情期,勞資雙方應風雨同舟共度難關》、《管理“意料之外”:建立應對動蕩環境的牢靠組織》等文章佳評如潮、廣為轉載。

《清華管理評論》的同事們以清華經管速度主動作為、沖鋒在前,通過強化高端管理雜志的責任擔當,堅持“思想引導變革”,扛起疫情面前責無旁貸的曆史重任。

合作發展辦公室

合作發展辦是學院與社會各界互惠合作、共同發展的紐帶與橋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部門發揮專業能力和應急應變響應能力,工作重點着重于“疫情防控”及“有序工作”兩方面開展。

疫情發生以來,部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院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上來,積極部署、保障物資,為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實協調行動。另一方面,确保部門各項事務有序開展,做好本職工作。密切聯系大學教育基金會,保障項目的審核和簽署平穩運行,确保各項手續依法依規、高效有序;合理評估疫情對企業的沖擊,主動與捐贈方增強聯系,互通有無,了解企業實際訴求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統籌院内疫情期間各籌款項目的痛點、難點,紮實推進學院制定的各項應對舉措,全方位滿足各項工作的平穩進行。

學院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信任、鼎力支持。特殊時期,合作發展辦的同事們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工作格局夯實合作,保障發展,與社會各界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行動力共克時艱。

财務辦公室

“普通”的财務辦在這場戰“疫”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疫情警報響起的一刻起,财務辦的同事們就第一時間對外公布了所有工作人員的手機号碼,為全院教職工提供全天候的服務。

2019年的年終決算、2020年的工作預算工作有序進行;3月初TIEMBA、FMBA、MOF、航E、航碩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育部年審,财務與項目的同事們積極配合,不分白天夜晚,利用網絡工具在線溝通,反複核對各項數據,修改報告,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内通過了審核;疫情期間,财務辦設立了公共投遞信箱,簡化了經費審批流程,優化了報銷程序,方便師生辦理業務,确保學院組織機構正常運轉;生活保障方面,按時、足額發放了師生員工的工資、獎金、生活補貼;做好院辦、工會後勤物資保障工作堅強後盾。

疫情之下,财務辦采取“在線辦公+現場業務預約”新模式開展工作,面對各種困難,不回避,相互配合,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她們在攻堅克難中保障了師生資金的安全,為防疫抗疫默默無聞的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沒有一段凜寒不曾消散,沒有一抹陽光拒絕盎然,發展規劃辦、學校圖書館經管分館、科研辦、國際辦、品牌辦、《清華管理評論》、合作發展辦、财務辦的同事們以風雨無阻的心态和風雨兼程的狀态,“疫”不容辭,“疫”無反顧,“疫”往無前。他們抓業務要點,抓項目保障,抓溝通機制,抓務實作風,在攻堅克難中提升了管理水平,保障了業務開展,踐行了人生價值。學院戰略的有序實施、科研成果的不斷湧現、國際對話的持續深化、品牌美譽和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每時每刻都蘊含着他們毫無保留的付出。凜冬散盡,星河長明,慎終如始,靜待團圓。

供稿: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