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直擊職能保障(二)——“同學别擔心,你有我們!”

2020-03-17
閱讀:

忠于職守關愛學生,帶頭實幹籌備雲端,落實部署有令必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EMBA、高管教育、企業家學者、清華x-lab和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百餘位同事殚精竭慮隻為師生安全,組織得力隻為募捐送達,保駕護航隻為“如期開課”,隻因一句“學生需要我”,他們一刻都不延誤,一刻都不怠慢,穩住心神,潛心備戰,扛起擔子,各盡所能,既是授課老師有求必應的“貼心人”,也是每位同學校友和創業團隊的“主心骨”。面對前所未有的各項困難,他們敢于擔當、敢于作為,一次次迎難而上、一次次轉危為安,以抱團聚力的智慧和擲地有聲的行動在這個“非常時期”交出了一份具有清華經管水準的答卷。

EMBA教育中心

1月29日,清華經管EMBA教育中心向全國校友會發出抗疫援助倡議書,31日,抗疫捐助工作小組成立并特設湖北工作落實組,在統籌全局的同時力保落地的“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1500萬元捐款、130多台呼吸機、約15萬枚口罩及大量的醫療生活物資已“急當地之所急”,而大批同學和校友更是不計代價甘當志願者,成為黑夜裡最亮的指引。EMBA中心的抗疫捐助工作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持續報道,同學和校友踐行企業家社會責任紮實提升了清華經管EMBA的品牌美譽。

産業領袖關乎企業未來,針對他們的培養從來都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而非常時期的非常安排則更為關鍵。新學期的課程内容、授課方式、互動方式、考評方式和論文答辯工作同事們都進行了全新的設計與開發。他們詳細了解800多位在校學生的行程安排和身體情況并及時傳達各級教學安排;“雙課堂模式”獨具特色,面向校友和在校生的講座式“雲課堂”與面向畢業班級的“荷塘雨課堂”相結合,輔以當下熱點及同學訴求,甄選優質課程内容,基于雲會議平台,通過網絡直播、在線互動、屏幕共享等多樣化技術,實力構建了同學和校友們學習與共享的實用線上平台;畢業答辯工作更是雙管齊下,啟動組織培訓和流程梳理“雙模式”,嚴謹順暢,特别對TIEMBA項目50位在讀學生一對一專人跟進,做足預案。

“雲班會”、“雲分享”的及時啟動則更是在特殊時期聚齊了在校班級、畢業校友、學院老師們的愛心和信心。在讀班的“雲班會”,“守望相助”,一次次被同學的善舉淚目;“同舟共濟”,一遍遍獲得親同學親老師對複工複産的幹貨指點。校友會的“雲分享”,《抗疫複工,我們在“浙”裡》、“中國企業的新挑戰:組織生态與發展能力”……千餘位校友踐行着“E聲同學一生情”的諾言,共上一堂課,共議一道題,交流從不間斷,學習始終在線。

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一攬子的有序計劃充分融合了EMBA中心各個項目的在線課程和教學管理,把招生、教學、畢業、校友、市場進行創新式的強力整合,增加了招生的支撐力,在校班級的凝聚力,教學的核心力,校友的向心力,市場的影響力。EMBA教育中心的同事們托舉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群中堅力量,不斷地打開他們的眼界和胸襟。職責之所以有力量,在于我們的用心堅守。

高管教育中心

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讓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組織和“百戰歸來再讀書”的管理者對教學多元、立體、可持續的訴求變得更加急迫,高管教育中心的同事敏銳地感受到市場和在校班級的焦灼和渴求,早在1月便開始了相關工作的部署,2月1日就組織了卓越經理人第16期學員正式試用在線課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加強定制課程平台建設工作,為定制課程未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随着“在線直播課程行動組”的應聲成立,高管教育中心明确了在線課程内容準備、在線教學基礎平台和混合式教學準備的工作重點。随着行動組工作穩步推進,已與SEME系列課程老師完成首輪課程内容的溝通,篩選專業課程拍攝團隊,把握時機鍛煉培養同事的拍攝能力,嘗試多種直播工具。而“校友終身學習在線直播行動小組”的成立,則為與校友發展中心聯合的“校友在線終身學習計劃”提供了保障。

不論是同微軟深入洽談合作細節、西門子合作的落實會,還是阿裡新商業學堂、清華—青騰未來科技學堂等項目的雲端課堂、公益直播、“雲班會”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高管教育中心強大的内部專業化管理,使用釘釘保障遠程工作保質保量分秒不差,首堂“戰疫”專題直播課堂開始有序組織20多位同事旁聽,提升内功的同時優化業務中可能的問題。

商海搏擊的企業家們最能真切感知商業世界的現實,而高管教育中心的同事将“潤物細無聲”的細緻工作化作滋潤人心的甘霖,用理性的知識和穩健的行動,給全體學員上了最好的“經驗以升華、智慧以沉澱”的必修課。

企業家學者項目

頭部企業創始人彙集的企業家學者項目在教學中時刻圍繞如何切實幫助企業決策者的觀察、反思與洞見,一個企業或組織能否持續發展與此息息相關,甚至是緻勝關鍵。疫情爆發初期,武漢急缺醫療物資,需要各方支援。項目密切關注、統計企業家學者學生的捐贈信息,每天都在各個班級發布,傳播正能量,倡導企業家更好地踐行社會責任。

教學管理方面,第一時間果斷調整原定的線下和海外課程安排!針對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企業家學者項目經過周密設計和組織,13位同學的在線學習研讨引發了激烈的探讨并總結出深刻的結論。由此,“雲班會”的機制應運而生。先後舉辦的五場“雲班會”,共有近200位中國知名頭部企業的創始人參加,激烈、深入的研讨使每場雲班會都會從傍晚延續到午夜。這些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們”就疫情對自身行業和企業的影響,企業短期應對及中長期思考,給相關決策機構的建議的碰撞是積極的、熱烈的、務實的,探讨出許多有見地、可操作的積極成果,更體現出同學們“家國情懷,境界無限,學無止境,永遠在路上”的使命擔當。每場“雲班會”更邀請到白重恩院長全程參與,師生共議,收獲良多。

李飛教授的《透過疫情,洞見未來——食品行業的導航圖》、彭凱平教授的《疫情當前作為企業的掌舵人如何科學看待和調試當下疫情中的應激心理狀态》、《如何應對和預防疫後的心理創傷》,近期,企業家學者項目打造的“學者在線學堂”系列課程也廣受學生們的好評和期待。

面對疫情,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将為活躍在中國經濟前沿的企業家和企業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企業家學者項目同事們精心呵護着每位企業家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他們在特殊時期所表現出來的責任心、主動性和創造性,正是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最好注解。

清華x-lab

清華x-lab倡導學科交叉、探索未知、體驗式學習與團隊協作的教育理念,緻力于圍繞創意、創新、創業,探索新型的人才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學習創意創新創業的知識、技能和理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造就新一代的創新型人才。作為一個公益性的開放平台,清華x-lab持續接收來自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學生、校友和老師的創意創新創業不同階段的項目,并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活動機會、培育指導、資源和服務。

疫情期間,清華x-lab各在培團隊在疫情期間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結合所在領域充分發揮優勢,實力诠釋了大愛無疆的無私和氣度。其中優秀的團隊代表易淨星在疫情初期就緊急聯系全國各地醫院和發熱門診,免費捐贈眼鏡抑菌防霧布,助力他們更高效地投入抗疫工作中。截止到3月8日,易淨星已經向全國200多家醫院,累計捐贈了35000多件産品,每張抑菌防霧布可用80-120次,正常溫濕度環境擦一次可以防霧5天,使一線醫療工作者免受“眼前之憂”,保護了他們心靈的窗口,帶來清澈世界。“行穩緻遠、進而有為”,陰霾未散的日子裡,清華x-lab同事們是創業團隊築夢前行的支持者,奮鬥不息的守護人!

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

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是一個傳承清華精神、以服務創業者為核心的價值賦能生态。秉持“為創業者服務”的理念,以“聚天下創業英才,育青年企業領袖”為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教育+空間+投資”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

疫情期間,加速器創業團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提供抗擊疫情所急需的物資、服務和智慧。據不完全統計,核桃編程、衆清科技、中荷先鋒、衆趣科技、雲圖科技等18家加速器創業企業,都紛紛為戰“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加速器也通過系列報道《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創業團隊在行動|衆志成城,共同戰“疫”》鼓勵創業團隊積極行動。

為緩解創業團隊在疫情中承受的壓力,加速器同事們策劃推出《小甯老師政策解讀專欄—疫情時期政策特輯》系列文章,協助創業團隊進行政策的咨詢及申報,并為入駐團隊提供了相應的房租減免政策,幫助其度過難關;加速器積極加入到“五色石計劃:軟件+孵化器助力中小企業複工複産行動”隊伍中,與京東雲與AI、中國技術創業協會、中國産業互聯網發展聯盟等機構一同助力中小微企業複工複産。與此同時,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聯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醫院管理研究院、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共同推出預計六場在線直播分享【戰“疫”大講堂】,圍繞話題“疫情之下醫院大健康的挑戰與突圍”進行分享和探讨,從政策的高度、科研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聊聊當下面臨的現狀與挑戰,共同探索健康産業新前景。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的同事們以提升創業者或者創業團隊的思維和能力為己任,向醫護人員緻敬的同時持續為戰“疫”貢獻智慧的力量。

“雲教學”傳遞雲知識,“雲班會”提升雲思想,“雲倡議”凝聚雲愛心,“雲溝通”搭建雲合作。思路決定出路!EMBA、高管教育、企業家學者、x-lab和加速器的同事們抓管理細節、破技術瓶頸、促師生交流、攻教務難題,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部署,在有限的時間裡收獲學生無限的信任。他們有品格、有擔當、有智慧,品格是“學風清朗、帶班有方”的責任感,擔當是“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的使命感,智慧是“不進則退、力争上遊”的上進心。他們面對的學生大多早已飽嘗人情冷暖、看透世間繁華,如果不是走進彼此、形成默契,結下血濃于水的師生情誼,又怎麼能夠凝聚的起這群人并為他們打下“清華人”的深刻烙印?疫情終将過去,多少年後回望,也隻是我們人生中短暫的一瞬,但教學部門的同事們在這段非凡的時光用樸實書寫了奮鬥,镌刻了永不褪色的芳華歲月。

供稿: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