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由中國新聞周刊雜志社主辦的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在北京舉行。盛典梳理了一年來對中國社會各領域做出貢獻和發揮過影響力的人,推出了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院長白重恩獲頒“2019年度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為白重恩頒發榮譽。
中國新聞周刊對此次白重恩獲選給予如下評價:作為一名資深經濟學者,他憑借紮實的經濟學功底以及學者的社會擔當,多年來一直為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鼓與呼;他多次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出謀劃策,為高層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他紮根中國最高學府,不僅為中國經濟建言,也在國際上不斷發出中國的聲音。
彭森(左)為白重恩(右)頒發榮譽
“從2009年開始,中國新聞周刊決定用一份推崇理性價值的榜單,來緻敬那些有影響力的人。”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在代表主辦方緻辭時表示,“這份名單來自各行各業,也許會挂一漏萬,但是他們彙聚在一起,就是能夠引領時代浪潮的中堅力量。”今年是中國新聞周刊創刊20周年,夏春平表示,一本時政大刊的影響力,不僅源于官方認證,更源自大衆的認可。20年,928期雜志,中國新聞周刊堅持以國際視野、中國立場、原創訴求、專業精神的理念辦刊,與進步的中國同在。
本年度榜單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技、公益、演藝等領域。最終,除白重恩外,王利明、王澍、董明珠、廣州市、深圳市南山區、李子柒、彭迦信、張常甯、盧敏放、張黎剛、傅誠剛、王仕銳、魏建軍、王曉東、盧邁、楊洋等也榮登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該活動已連續舉辦11年,11年間,馬雲、單霁翔、劉國梁、雷軍、王俊凱等都曾登上“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
本次活動中,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中央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十二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韓濟生;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王曉晖等出席活動并為年度人物頒發榮譽。
以下為白重恩在典禮現場的發言實錄:
彭森:對中國經濟的明年的走勢,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方面,您有什麼新的展望和期待?
白重恩:非常榮幸能獲得這個獎,尤其彭主任給我頒獎,我也覺得非常榮幸。剛才彭主任問我對2020年的經濟有什麼展望,尤其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這兩個方面。我覺得,2020年,我們的經濟發展仍然會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但是我們也有很大的潛力,應該保持樂觀,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去不斷地改革,同時把已經做了決定的改革措施紮實地落實下去,選取比較好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您剛才說的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們一定可以使得經濟發展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我們能保持比較充分的就業;同時,也能夠保持中高速的增長。
剛才您談到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仍然還是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但也要有一些新的改變。我們過去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很多建設項目,這些建設項目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我們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随着我們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就,進一步做這些大項目的投資,就要更加謹慎。我們仍然要努力地去找到社會效益大的基礎設施投資,來繼續做這樣的投資,但是也要防範大家一哄而上來做那些低效的基礎設施投資。這對我們财政政策提出了比較大的挑戰,一方面我們需要積極支持好的、有社會效益的建設項目;同時,又要很謹慎地保持定力,不要一哄而上,讓我們的财政政策真正能給我們的經濟增長帶來高質量的貢獻。這是我覺得我們财政政策方面需要注意的兩個特别重要的方面。
貨币政策方面,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币政策,有幾個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保持流動性比較充沛,讓企業融資成本能保持在比較合理的水平,但這不是貨币政策本身就能夠完全解決的,我們需要做很大的努力,來使得我們的貨币政策傳導的渠道更加暢通,真正讓我們增加的貨币供給能流到高效的投資項目中,而不是低效的投資項目中,這方面我們還是面臨着很大的挑戰。
彭森:謝謝白院長分享的一些期待和展望,我覺得講的非常的好。剛才主持人也講到,在過去的一年,中國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媒體喜歡把過去的一年總結為一個字,就是“變”。但是關于當前的中國經濟,因為我們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三大戰役的收官之年,最近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很多媒體朋友總結了一個詞,就是“穩”,“穩增長,穩就業”,同時保持我們的經濟運行在一個合理的區間。怎麼穩?一方面宏觀政策給出了答案,另外我們還要通過市場化的改革,進一步地轉換我們的經營機制,進一步地轉換我們增長的動力源。
供稿: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雜志社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