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畢業典禮演講
石廣生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
2019年7月7日
中國,北京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石廣生
尊敬的白重恩院長,各位老師、畢業生同學們:
今天,我很高興應邀參加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畢業典禮。面對如此盛大的場面,我不禁想起了半個多世紀前自己的大學畢業典禮。當時的畢業典禮,不過就是學校開個會,給每個畢業生發一張紙的畢業證書,不僅沒有如此宏大的會場、明亮的燈光、莊重的學位服,更沒有家長的陪同和見證。我很羨慕你們!
同學們可能要問,為什麼半個世紀的時間會有這麼大的差别?其實原因就一個——那時的祖國窮困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全面封鎖和禁運,沒有一個西方國家與我們建交、往來、做生意,他們的船隻不進入新中國的港口,甚至到香港也要受到嚴格檢查。西方國家就這樣将我們的國門從外面反鎖上了。再看國内,舊中國給新中國留下的更是一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困難重重的國度。
慶幸的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系,雖然在今天看是低層次的體系,但在當時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也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基礎。今天祖國富強了,我們必須知道,國家的富強是怎樣來的,那就是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确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内實行改革,對外實行開放,是鄧小平同志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就這樣,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在祖國的大地上開始了,從農業到工業,從外貿到内貿,從科技到教育,從經濟到政治,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試驗,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需要的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我作為一名職業外經貿工作者,在這場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有幸見證和親曆了中國外貿行業的大變革。今天我僅就這場外貿大變革做個簡要回顧,與大家分享。
同學們可能從書本上了解到,改革前的外貿體制是高度計劃、高度壟斷、高度吃“大鍋飯”的體制。全國的外貿進出口全部由建國初期成立的中糧、中化、五礦等十大進出口公司統一壟斷經營,統一對外成交。出口創彙全部上交國家,盈利上交财政,虧損由國家全額補給,進出口按照國家下達的計劃嚴格執行。
為了改變這個狀況,國家對外貿體制的改革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
第一階段從1979年到2001年加入WTO前,改革的任務是:逐步取消壟斷經營,實行分散經營;逐步打破大鍋飯,實行企業自負盈虧;取消計劃,實行企業自主經營。
為了打破壟斷,國家下放和放開經營權。從1979年開始,第一步是授予廣東、福建兩省外貿分公司對外經營權;第二步,國家允許工業部門成立本行業的進出口總公司;第三步,各總公司下放經營權給各省市分公司;第四步,外貿總公司與各省市分公司脫鈎;第五步,賦予有條件的生産企業進出口經營權;第六步,外資企業擁有外貿權;第七步,政府與企業脫鈎,不再具有隸屬關系;第八步,授予民營企業進出口權;第九步,在加入WTO後全面實行成立進出口企業自動登記制度。
這個過程大約用了20多年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了外貿壟斷的局面,實現了多家多元經營,從改革前的十大進出口公司改變到現在擁有160萬家企業經營着全國進出口貿易,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的力量發展我國的外貿事業。
為了解決外貿企業的自負盈虧,打破大鍋飯,國家進行了攻堅克難。
首先,在外貿總公司進行盈虧試點,即在統收統支不變的體制下,對總公司的出口收彙、上繳外彙、出口盈虧三項指标進行總承包。總公司再分解到各省市分公司,對完成好的予以獎勵;
第二步,在輕工、工藝和服裝三個行業實行自負盈虧的試點,公司收得外彙由原來的全部上繳改為大部分留存公司,盈虧自負;
第三步,全面改革外彙留成辦法,不同商品有不同留成比例,為企業自我發展和自負盈虧創造平等條件;
第四步是在1985年實行國際通行的退稅制度,原則上征多少退多少;
第五步,外貿企業為生産企業實行代理制。生産企業盈虧自負;
第六步,85年實施統一彙率,保證了企業穩定核算基礎。
第七步,91年完全取消出口補貼,外彙留給企業,盈利歸企業,虧損不補,完全實現了外貿企業自負盈虧。也就是說,到了90年代,外貿企業基本上實現了自負盈虧。
關于外貿計劃,随着經營權的下放和分散經營,以及企業逐步實現自負盈虧,外貿計劃也在逐步削弱和取消,先是把出口計劃商品由3000種減為112種,把進出口計劃分為指令性和指導性計劃。85年國家不再下達任何進出口計劃,至此計劃經濟在外貿領域成為曆史。
上述各項改革交織進行。現在作為曆史回顧可能很簡單,但在當時做起來卻十分複雜。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堅強意志下,外貿體制改革的難關終于攻克了。
第二個階段的改革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後。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開啟了中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新時期。在這一階段,改革開放的主要任務是為企業營造公平競争的國際、國内市場環境,建立和健全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同時認真履行中國入世承諾,遵守WTO各項規則,同樣經曆了一個艱難的過程。
為此,我們首先要營造公平競争的市場法律環境。按照WTO規則,中央政府清理和修訂了法律法規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和修訂了19萬件,基本上為企業創造了一個市場經濟的法律環境。
二是降低關稅。關稅總水平從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這一水平在發展中國家成員中是比較低的,為中外企業競争創造了公平的條件。
三是取消非關稅措施。取消汽車、機電産品等400多個稅号産品的配額、許可證和特定招标管理,國内市場進一步開放。
四是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制度,增強了我國外貿企業的出口競争力。
五是建立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币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這一改革對外貿企業非常重要,保證了企業對彙率的預知度。
六是加大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産權的保護力度,保障了中外企業的合法權益。
七是利用WTO規則合理合法保護我國産業和企業正當權益。我們主要用了WTO所規定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保護我國企業合法權益。截至目前,我們對外反傾銷277次,實施保障措施2次,反補貼12次,這些措施與貿易保護主義不是一回事,是按照WTO規則進行的合理合法保護。
八是積極進行建立多邊自由貿易區和雙邊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有的已經建立,運轉良好,有的還在談判中,為我國外貿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環境。
九是積極參與WTO多邊活動,提升中國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話語權。中國目前是WTO核心成員之一,為新一輪談判提出了“中國方案”。中國人擔任了WTO副總幹事,也擔任了上訴機構7名大法官中一員,我駐WTO大使在理事會中也積極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國家還對海關、檢驗檢疫體制進行了相應改革。
現在我們可以說,中國外貿體制的大改革大開放,迎來的是外貿事業的大發展,甚至是跨越式發展。進出口貿易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到2001年加入WTO時5096億美元,再到17年後2018年跨越式地發展到4.62萬億美元,在世界的排名由78年的第32位到2001年的第6位,再到2018年的第1位;外彙儲備從1978年的1.67億美元,到2001年的2121.65億美元,到2014年達到近4萬億美元的峰值,現在依然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從1989年個别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到2018年中國内地與香港進入500強企業達到111家,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外貿的改革開放,促進了國家的整體改革開放,并成為國家整體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整體改革開放指引并推動了外貿的改革開放;外貿的大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又為外貿發展提供了重要經濟基礎,總之,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改革正在深化,開放正在擴大,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更加富強!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現在國際經貿領域上有幾個熱點問題,正在引起國内外社會的普遍關注。一是中美貿易戰,二是中國履行加入WTO承諾問題,三是關于WTO改革問題。對此,談談我的看法和分析。
關于中美貿易戰。本來國際貿易中産生一些貿易摩擦是正常的,中美之間過去也曾發生過大小不等的貿易戰,但這次與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過去中美貿易摩擦是雙方先談判,談不成才打貿易戰,這次是不談先打,做法霸道,極不正常;二是以解決貿易逆差為由,實行無理要價、極限施壓并反複無常;三是公然違反WTO規則,用國内法代替國際法,對他國實行關稅制裁,這是WTO規則所不允許的;四是對中國經濟上打貿易戰,政治上打台灣牌,軍事上在南海進行挑釁,三箭齊發,這是過去所沒有的。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場中美貿易戰,已經不是貿易問題了。而是以“美國優先”為思維,在民粹主義及反華勢力的鼓噪下,用商人的行事作風,對中國進行一場全面圍堵,甚至對中國的特定企業也不放過,妄圖全面阻撓中國的發展和科技進步。
關于這場貿易戰對中國所産生的影響,我認為既不能“輕描淡寫”,也不要嚴重高估。貿易戰當然對中國經濟發展會産生一定影響,其影響主要在中美貿易和中國吸收外資上,以及由此波及到的經濟方面。但是這些影響是有限度的,是局部的,也是可控的。因為中美貿易不到中國整個對外貿易的1/7,在中國總體經濟中占比不到5%,而且中美貿易也不可能全部受到影響。即便如此,我們一定要認真應對,最主要的是做好國内各項工作,繼續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把影響降到最低。經濟規律告訴我們,世界資本總會要尋找市場,世界産品總會要尋找消費。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有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這是我國應對各種挑戰的最大優勢和法寶。
同時我們也應充分看到,中美貿易戰同樣對美國也會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從2015年開始,中國連續四年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美雙向直接投資累計近1600億美元,并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美國中斷來自中國的供應,很難找到替代。關稅增加是美國消費者買單,農産品對華出口減少會使美國農民利益受損等,這必然影響美國利益,甚至産生政治影響。因此,中美貿易戰絕不像美方所說的那樣,增加關稅能讓美國取得很多好處。更不像美方所說“貿易戰是好東西,最容易赢”、“美國逆差造就了一個中國”等。所謂逆差“吃虧論”既違背事實,更是對國際貿易基本理論的無知。國際貿易本身,就是在不同經濟體之間根據各自的要素禀賦進行交換,取得各自相對價值的過程,根本不存在“吃虧”和“占便宜”。
另外,還應該看到,美方發動的貿易戰主要針對的是中國,但貿易戰也對準了世界主要經濟體,如果美方的行為不受到世界以及美國國内的有力抵制和反制,貿易戰必然對世界經濟産生重大破壞性影響,使國際經貿秩序将遭到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鍊和供應鍊将受到嚴重切割,再次掀起世界性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其結果必将會導緻全球性的産能過剩和産業結構的不合理,為世界性經濟危機埋下隐患。近日巴菲特就曾說,美國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已經不可避免。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十分危險。
對于貿易戰,中國政府已明确表示,中國不願打,要打則奉陪到底,合作是有原則的,談判是有底線的,中方在重大原則和根本利益以及主權和尊嚴上絕不會讓步和妥協,隻有進行平等互利和有誠信的談判,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中國人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關于中國履行入世承諾問題。近來,有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加入WTO履行承諾頗有微詞。對此,我國2018年6月發表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清楚表明中國已經完全履行了加入議定書的全部承諾。而且随着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擴大以及中國對外承受能力的增強,有些方面我們已經作出了更大的自主開放,如外資可以進入中國A股市場,人壽保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汽車合資股比也有了新變化等等。這些都是當年未承諾的内容,今後随着我們經濟發展,還會有許多領域有新的自主開放。
在此,我作為中國加入WTO的談判親曆者,願意就有關情況做些說明。
第一,在議定書中寫明的中國承諾,我們已經完全兌現。包括具有過渡性的紡織品保障措施、特保條款、反傾銷條款,最後于2016年也已全部執行完畢。議定書以外的内容,都不是我們的承諾。
第二,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當然也是我們承諾,但是世貿組織成員對遵守規則卻表現不一。中國在遵守規則方面的表現有目共睹,受到普遍好評。不像有的國家直接破壞世貿規則,肆意用國内法替代國際法。
第三,有些西方國家把當年與中國入世雙邊談判中未拿到的東西,現在故意貼上“中國未履行承諾”的标簽,妄想重新獲得,這是我們完全不能接受的。
第四,對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還需不斷深化改革和不斷完善的問題,如市場化、國企改革等内容,中國加入時從未做過什麼具體承諾。這是中國自身深化改革問題,不屬于是否履行承諾的問題。
對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履行入世承諾以及遵守世貿規則的表現,當年與我們談判的美國代表巴舍夫斯基和歐盟談判代表後來成為WTO總幹事的拉米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最清楚中國當年承諾了什麼,最知道我們入世以來的表現,他們的評價具有權威性。看看他們怎麼說:
巴舍夫斯基說,中國自加入以來在開放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中國是加入WTO以後做得最好的學生。拉米說,中國在貫徹入世承諾方面做的是非常好(really well),對中國履行承諾的表現多次打了“A+”的高分。
這就是世界公正的評價。
再說說世界普遍關注的世貿組織改革問題。從1948年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生效到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至今,已經有70年的曆史了,很多情況有了新的變化,特别是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受阻,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經受嚴重挑戰的時刻,WTO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但至于改什麼、怎麼改、往什麼方向改,雖然有包括中國在内的一些國家提出了主張和建議,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能讓大多數成員可以認同和接受的方案,應該說改革WTO的談判還沒正式開始。我認為,WTO改革的主要内容應該是:
一是決策機制的改革。按照目前的機制,世貿組織的重要決策包括吸收新成員等,需要160多個成員一緻通過,而與貿易有關的議題往往内容複雜,牽涉面較廣,與各方利益攸關,協商一緻是應該的,但任何議題都要取得全票通過難度很大,甚至是不可能。這一機制嚴重影響了WTO的正常運行,從2001年開始啟動的新一輪談判至今未果,決策機制是重要原因之一。争端解決機制是世貿組織的核心支柱,但現在由于某些國家刻意阻撓大法官延任和遴選,上訴機構從原來的7名成員到今年年底将僅剩1名成員,而審議并裁決案件的最低成員數量應為3名,到時不解決,争端機制将面臨停擺,也是決策機制所産生的問題。
二是差别待遇問題。在WTO中,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在執行規則、允許補貼等方面是有差别的。現在與七十年前的情況已有了很大變化,如何認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如何進行差别待遇都是需要認真研究,但分歧會很大。
三是有關補貼問題。所謂補貼就是指在工業、農業等方面WTO允許成員政府補貼的規定。農業的黃箱補貼就規定允許發達成員在當年農業總産值5%的幅度内進行補貼,發展中國家在10%的幅度内補貼。發達國家可使用的整體農業補貼金額大大高于發展中國家。現在對哪些部門進行補貼,解決補貼金額的不平等都需要重新讨論。
四是各成員已經建立和正在談判建立的自貿區和雙邊自貿協定,如何與WTO規則相銜接,以防止碎片化,也需考慮和研究。
五是如何面對和制止某些成員以國内法代替國際法,以安全為由對其成員進行長臂管轄問題,也亟待解決,從而捍衛WTO多邊貿易組織的權威性。
另外,WTO規則涉及的新内容越來越多,如電子商務、網絡經濟、虛拟經濟、數字經濟等都需要談判來制訂規則。
可能有些人會問,以美國目前的表現,是否對WTO也“退群”,從而使WTO解體?我認為這不可能,因為那樣美國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它承受不起。
總的來說,WTO确實需要改革,但改革談判十分困難,情況也十分複雜。中國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支持WTO改革,積極參與WTO改革的談判,并為WTO改革提出中國方案、做出自己的貢獻!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正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十分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環境。但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和險阻,“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一定會如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一定會到來!
同學們,你們今天畢業了,有的還要繼續深造,有的即将走上工作崗位,你們的未來充滿希望。作為一個80歲的老人,我向你們祝福,并贈言幾句,以表厚望:
一、學無止境,永攀高峰;
二、踏實做人,為民服務;
三、困難難免,卻是勝利的開始!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