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多個界别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采訪。其中,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院長白重恩就新經濟領域發展新趨勢以及新趨勢下的人才培養問題回答記者提問。2019年3月13日《新聞聯播》對本場委員通道進行了報道。以下是白重恩院長答記者問全文。

白重恩院長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答記者問
《财新周刊》記者:财新一直關注新經濟領域的公司和行業的報道,在您的教學和調研工作當中,對新經濟領域的企業有哪些觀察?面對這些新趨勢,在培養人才管理方面需要如何應對呢?謝謝。
白重恩:謝謝您的提問。剛才這位記者問我們新經濟有什麼新的趨勢,我們的人才培養和新的趨勢有什麼關系。
我們如果現在看一下我們很多引人注目的互聯網企業,我們就會發現,他們提供的服務主要消費者導向的。比如說我們用的很多的應用,我們的社交軟件,我們的支付軟件,我們購物的應用,都是針對消費者的。但是我認為我們會面臨着一個變化,就是我們數字經濟逐漸由主要消費者導向向生産者導向來轉移。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轉移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要進行産業升級,而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用數字經濟來給企業賦能,所以有這樣的需求。同時我們有一些新的技術的發展也為數字經濟服務企業,為企業賦能提供了更強的能力。比如說今年可能是5G元年,那麼5G的技術就使得我們收集數據傳輸數據的速度更快,我們的超級計算機的發展,使得我們處理數據的能力更強,我們的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我們分析數據的能力更強。這些變化都使得我們數據技術更好的為企業賦能。
那麼,這樣一個轉變對人才的需求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認為,這樣一個從主要消費者導向向更多的生産者導向的轉變對人才其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需要更多的數字經濟的人才。我們這些消費者的這些應用,其實很多是通用的,我們一個應用可以服務幾億甚至是十幾億的消費者。但是生産者的應用,往往是專用的,它針對每一個場景要設計一個應用。這就使得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做這樣的事兒,因為每個專用的應用都要一些人來做,這是量上的變化。質上面的變化呢,我們針對一個生産的場景來設計數字經濟的應用,這樣的人他既需要了解經濟,需要了解技術,也需要對企業的管理非常了解。
所以,我們需要既懂技術,又懂得企業管理這樣的人才,而且這樣的人才是有大量的需求。通過跟企業的接觸,我們發現,這樣的人才還是相對短缺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來自一個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我們在這一方面就有很大的責任,我們應該做更大的努力來培養出更多既懂技術,又懂得企業管理的人才,甚至包括對我們現有的企業家,增強他們進行數字戰略管理的能力,為我們的産業升級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視頻】[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閉幕會]“委員通道”财新周刊财新中國改革記者向白重恩提問(央視網,2019年3月13日)
【視頻】2019年3月13日《新聞聯播》直播視頻 (央視網,2019年3月13日)
(供稿:溝通辦編輯:張曉雪責編:趙一燕視頻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