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中國學者研讨會(International Faculty Fellows Conference,以下簡稱IFF會議)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舉辦。此次IFF會議是二十多年來斯隆學院與中國四校首次舉辦的研讨會,由清華經管學院主辦,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協辦。會議旨在通過回顧項目發展曆程,展示項目多年合作成果,探讨管理教育的發展方向,最終促進中國四校與斯隆學院之間的交流合作。清華經管學院院長、弗裡曼講席教授白重恩出席并緻辭。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陳煜波教授主持開幕式。

陳煜波主持開幕式
白重恩在開場緻辭中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他追溯了清華經管學院與麻省理工斯隆學院二十多年的合作曆程和項目成果,并對未來兩所學院的合作交流寄予厚望。

白重恩緻辭
佳通集團副主席林美金在緻辭中回顧了創辦該資助項目的初衷,對項目合作至今取得的豐碩成果感到欣慰,并由衷希望未來這一項目能夠促進中國管理教育的發展。

林美金緻辭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大衛·卡普迪洛普(David Capodilupo)在“IFF曆史回顧及對未來管理教育的影響”主題演講中說,IFF項目開啟二十多年來,已經有包括來自中國、葡萄牙、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在内的超過400名國際教師到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進修,所以,回顧IFF項目在曆史上取得的成就并且讓各位學者交流經驗、分享新思想是非常必要的。他表示非常期待未來能夠将此合作事項常規化。

大衛·卡普迪洛普(David Capodilupo)緻辭
随後,院長論壇EMC講席教授、清華經管學院前常務副院長陳國青,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雅各布·科恩(Jacob Cohen),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陸軍以及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高核出席并進行讨論,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高級主任斯圖爾特·克拉索爾(Stuart Krusell)主持。各位嘉賓首先讨論了MBA教育如何受益于IFF項目,陸軍表示,IFF項目為嶺南學院建立MBA項目以及教師們學習MBA教學經驗帶來了深遠影響。當讨論到先進技術的發展如何影響商業管理學院的教育時,陳國青表示,MIT将大數據分析技能融入教學中的做法對學生應對新挑戰會産生積極影響。雅各布·科恩介紹了MIT如何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入MBA以及其他學位的課程當中。陸雄文認為商學院需要融合工程技術與創新創業的基礎教育,以開放的思想迎接跨學科融合的現狀。此外,學者們還探讨了商業倫理如何融入商學院教育。高核對此表示,商學院學生應該如何通過參與國際會議來提升國際化程度。

院長論壇【左起:高核、陳國青、陸軍、雅各布·科恩(Jacob Cohen)、陸雄文、斯圖爾特·克拉索爾(Stuart Krusell)】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羅伯特·默頓(Robert Merton)發表了題為“以金融科學應對全球挑戰——過去與未來”的主題演講,他指出,金融是一種科學,金融創新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也為金融理論與實踐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他通過對比分析全球資本市場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回報率提出,采取積極措施加快資本市場流動性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有助于中國利用全球資源降低金融系統風險并提高回報率。最後他舉例說明了SeLFIES(Standard-of-Living indexed, Forward-starting, Income-only Securities,指的是“生活水平指數化的、遠期啟動的、純收入性的證券。)這種新型債券可以解決通貨膨脹對于退休基金的巨大影響,由政府發行SeLFIES債券可以對沖通貨膨脹的影響。他表示,通過運用金融創新理念可為各國提供應對未來挑戰的金融工具。

羅伯特·默頓(Robert Merton)演講
當天上午,還舉辦了一場分論壇,在分論壇演講環節中,來自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的洪偉萍教授分享了她在IFF項目的學習經曆以及從中掌握了案例教學的方法。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邬金濤教授在“從實踐中學習——中國實驗”的演講中提到,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借鑒了麻省理工學院從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方式,發展了自己的MBA教育。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曾萍教授回顧了開設“管理溝通”課程的經曆,她通過學習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的教學風格,在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為MBA開設了“管理溝通”課程,并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清華經管學院孫靜教授講述了她将DMD(Data Models and Decision)課程分成線上部分和面授部分的經驗,這種混合式教學為1000多名在職MBA和全職MBA學生提供了課程。

分論壇演講環節(左起洪偉萍、邬金濤、曾萍、孫靜)
當天下午還舉辦了四場平行研讨會,學者們圍繞“全球化與一帶一路倡議”、“大數據、分析學、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商業與社會”等熱點話題展開探讨,分享面對這些重大問題的見解與方案。
“全球化與一帶一路”研讨會由清華經管學院高旭東教授主持,來自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魯曉東教授講述了海上絲綢之路交易成本的衡量,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李志國教授進行了人民币彙率與反周期因素研究,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胡曉琛講師講述研究如何通過國際合作為女性創業者賦能。

“全球化與一帶一路”研讨會(左起:高旭東、魯曉東、李志國、胡曉琛)
“大數據、分析學、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研讨會由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盧向華教授主持。清華經管學院衛強教授比較了智能分析與UGC大數據的區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王燕鳴教授講述了如何教授學生進行大數據分析,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陳曦教授探讨了當人類遇到機器人時人類智慧的邊界問題。

“大數據、分析學、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研讨會(左起:盧向華、衛強、王燕鳴、陳曦)
“創新創業”研讨會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鄭馨教授主持,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張建明教授分享了中國女性創業的相關研究成果,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孫金雲助理教授提到了學科邊界、理論與實踐的邊界、地域邊界等,主張“打破邊界才能帶來創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管學院朱恒源教授從産業演進的視角講述了“戰略節奏”的理論與實踐。

“創新創業”研讨會(左起:鄭馨、張建明、孫金雲、朱恒源)
“商業與社會”研讨會由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王克嶺教授主持,清華經管學院錢小軍教授分享了快時尚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案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陳宏輝教授講述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EMBA和EDP為樣本的中國企業家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和管理變革,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鄭琴琴教授則分享了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面向本科生和MBA學生開展商業倫理教學的探索和啟發。

“商業與社會”研讨會(左起:王克嶺、錢小軍、陳宏輝、鄭琴琴)

合影
IFF是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對合作院校中前往斯隆管理學院進修的高校教師的統稱。IFF項目創辦于1996年,當時由清華經管學院與複旦大學管理學院教師前往斯隆管理學院進修,随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與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加入該項目,建立了中國四校與斯隆管理學院之間的良好合作。IFF項目為中國的管理教育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國管理教育的發展。(供稿:國際辦孫惟編輯:張曉雪審核:時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