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發表“大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主題演講

2017-06-05
閱讀:

2017年5月25日,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之邀,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做客敬文講堂,發表題為“大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的演講。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2014級本科生黨支部籌備組織,吸引了數百名師生到場參加。

IMGP3530_meitu_1.jpg

錢穎一院長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發表“大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主題演講

首先,錢穎一院長從中國教育中的“均值”與“方差”問題談起,分享了對中國教育問題從“人”與“才”兩個維度的思考。他指出,我國教育在“才”的培養上,呈現出“均值”高、“方差”小的特點,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平均水平較高,但對傑出人才的培養較為缺乏;而在“人”的素養培養上,又呈現“均值”低、“方差”大的情況。這些特點為當下大學乃至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挑戰。

随後,錢穎一院長圍繞廣受關注的自己的三篇在清華經管學院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無用”知識的有用性》、《“學好”與“好學”》和《“人”重于“才”》,提出大學生應警惕在學習上的短期功利主義。錢穎一院長指出,大學人才培養中應重視通識教育,大學人才培養的第一目标不是拔尖創新人才,而是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具有良好素養的現代文明人。進入大學校園的學子要實現從“學好”到“好學”的轉變。錢穎一院長講解了“好學”的五個要素即“好奇”、“好問”、“好讀”、“好思”和“好言”,又以諸多事例勉勵在場學生養成“好學”的習慣,在大學的學習中獲得成長。錢穎一院長結合清華經管學院的教育改革實踐,講述了大學改革探索的經曆。

IMGP3564_meitu_2.jpg

演講現場

最後,錢穎一院長還分享了他對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教育的見解。他認為,大學生思維發展會應經曆由盲目的确定,到有知的混亂,再到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變化過程,大學生應該通過學習和感悟不斷提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錢穎一院長強調,創造性思維不僅僅取決于知識,并提出“創造力=知識X好奇心/想象力”。由此他提出,大學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應該創造寬松的環境氛圍,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在問答環節,錢穎一院長就同學們的問題給予了一一回答,給同學們帶來了更多的啟發與思考。(供稿:溝通辦通訊員:王新宇、栾夢雪責編:劉惠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