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晚,由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碩士項目創辦的《中國金融實務課堂2—中國金融賣方機構與金融前沿》課程開講。清華經管學院校友、水木投資集團創始人、原摩根大通亞洲區副總裁方方(經1984)擔任首課授課嘉賓。
開課前,課程負責老師、金融系沈濤教授介紹說,本學期的九次課程将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信托、保險與再保險、私人銀行、資産管理公司、交易所等各類金融機構,由九位行業資深人士進行授課及互動交流,為同學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中國金融實務課堂2》課程負責人、金融系沈濤教授介紹課程大綱
在授課環節,方方對各類金融機構進行了概論性介紹,從宏觀角度講述了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談到不同金融機構的特質和市場定位,并為同學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建議。他引用“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液”這句名言,強調了各類金融機構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因為金融機構是對血液進行生産、歸集、存儲,在時間和空間之間進行流動,進而轉化為營養,防止“血栓”和“癌變”。另外,方方介紹了摩拜單車、螞蟻金融、小米公司等金融機構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國際社會上黃金交換、金融機構之間的往來等例子講述了“金融機構的核心價值在于對風險的認知、定價和承擔”這一命題,并針對金融機構核心競争力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了讨論。

清華經管學院校友、水木投資集團創始人、原摩根大通亞洲區副總裁方方授課中
同學提問
在師生互動環節中,同學們就“大數法則”、“黑天鵝事件”、金融就業等問題與方方展開了深入交流。有同學提問“在保險行業,‘大數法則’會不會被‘大數據法則’取代?”針對這個問題,方方說:“大數原則是根據抽樣的手段來計算概率,而大數據原則是把所有的數據都拿來做分析,因此是對大數原則極大的補充。大數原則隻能根據統計出來的概率給所有人一樣的保費,但在大數據就可能為每個人都制定個性化保費,大數據在整個金融領域大數據都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針對金融行業的就業問題,方方強調說,金融行業招聘非常看重一個人溝通、親和力、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能力,職業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不斷的去嘗試。

2017年春季學期《中國金融實務課堂2》首課現場
清華經管學院金融碩士項目《中國金融實務課堂2》九位授課嘉賓為水木投資集團創始人、原摩根大通亞洲區副總裁方方,中國民生金融首席财務官兼投資銀行總裁汪韌,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多家海内外華人民營企業獨立董事高皓,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人民銀行黨委組織部部長、人事司司長金荦,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共九位金融資深人士,九位授課老師均是清華經管學院的校友。(供稿:碩士辦通訊員:萬甯甯、亓立責編:任晖、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