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由清華經管學院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辦的《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發布會在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舉辦。這是是中國創業研究中心發布的第十三份該研究的中國報告,此次主題為“二十國集團(G20)背景下的中國創業”。
首先,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教授,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源教授發布了報告。《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從創業活動的總體特征、創業環境和政策、創業質量和創業融資等不同視角分析了二十國集團背景下的中國創業。
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教授發布《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

清華經管學院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源教授發布《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
随後,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啟迪創新研究院專職副院長陳鴻波先生代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啟迪創新研究院發布了《2016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郝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羅晖參加會議并發言。之後是主題為“創新創業促發展,世界共享中國經驗”的圓桌論壇,嘉賓們就中國創業的生态環境、創業經驗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現場觀衆踴躍提問,氣氛熱烈。(供稿:中國創業研究中心責編:趙琦)
附: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主要内容:
1.中國創業活動在二十國集團中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态。中國早期創業活動指數為12.84%,比大多數創新驅動國家,如美國(11.88%),英國(6.93%),德國(4.70%)和日本(3.83%)更活躍。中國創業活動的主體是青年,占創業者總體比例的41.67%,創業動機以機會型創業為主,64.29%的創業者為機會型創業者,與十年前(53.2%,2005)和五年前(57.47%,2010)相比,機會型創業者的比重不斷提高。
2.中國創業活動主要集中在客戶服務業,高附加值産業創業比例較低。中國客戶服務産業(如批發、零售等)創業比例占所有行業的69.79%,而高附加值的商業服務業(如信息通訊、金融、專業服務等)創業比例為8.2%。發達國家的商業服務業創業比例更高,如英國(35.49%),美國(32.79%),法國(31.42%),德國(26.89%)。
3.二十國集團中創新驅動經濟體的創業企業更容易成長為成熟企業。中國早期創業(不超過42個月的企業)比率為12.84%,而已有企業(運營超過42個月的企業)比率為3.12%。創新驅動國家這兩個數值更為接近,日本(早期創業率3.83%,已有企業率7.18%)和德國(早期創業率4.70%,已有企業率4.82%)的已有企業比率高于早期創業比率。
4.中國創業生态環境總體表現良好。創業生态環境在市場開放程度和政府政策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但商務環境和教育培訓等方面亟需改善。與去年相比,政府政策方面得分顯著提高,金融支持和政府項目方面有所提升,這些改進與國家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政策實施有直接關系。具體而言,中國在銀行貸款、政府扶持創業項目數量、中小學創業教育、中小企業新技術獲取、專業的商業金融服務和市場進入壁壘等方面表現較差,需要大力改善。
5.中國創業活動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導向有待提高,創業帶動就業能力較好。本研究将顧客認為創業企業提供的産品或服務是新穎的且企業在市場上沒有或隻有較少競争對手的企業定義為創新性企業。與二十國集團相比,中國的創新型企業比例為(25.80%),在效率驅動型經濟體中排在前列,與創新驅動型經濟體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落後于加拿大(36.10%)、美國(36%)、英國(36%)和德國(34.20%)。我國創業企業的産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仍需提高競争力。中國創業企業擁有25%以上海外客戶的比例也相對較低,為5.46%,落後加拿大(27.93%)、德國(25.13%)和美國(11.67%)等發達國家。在高成長企業方面,中國創業企業表現較好,5年内能創造20個及以上就業崗位的公司占調查人口的3.51%,在二十國集團中是領先的,創業帶動就業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6.二十國集團創業調查數據顯示,創業數量和質量負相關,創業活動活躍的國家,其産品和市場創新能力相對較差。中國創業既要重視數量,更要重視質量。我國創業企業中應用新技術的比例近年來有所提高,在效率驅動型經濟體中處于前列,但技術創業的比例仍然較低,明顯低于創新驅動型經濟體。
7.中國創業者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比例為91.3%),主要渠道是家庭、銀行和朋友,銀行貸款、風險投資、政府項目和衆籌也是創業資金的來源,但比例仍然低于大多數創新驅動型經濟體。中國創業者創辦企業平均所需資金為16263美元(約合人民币11.3萬元),美國為17500美元(約合人民币12.2萬元)。機會型創業者所需資金高于生存型創業者。高成長、有創新性和具有國際導向的創業企業需要的資金也相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