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下午,清華經管學院優秀黨員事迹交流和頒獎會在偉倫報告廳舉行。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高建教授主持本次會議。
高建教授在發言中表示,本次評選是學院黨委落實“兩學一做”系列活動的重要舉措,通過身邊的優秀黨員榜樣來調動所有同志認真踐行黨的宗旨、積極履行黨員義務。學院黨委副書記焦捷教授代表學院黨委宣讀了“關于表彰2016年度優秀共産黨員的決定”。經各支部民主推薦和黨委深入讨論,授予陳章武教授、王雪莉教授、孔茗(經博2013)、陳大鵬(經博2014)、秦文、張鶴(經2013)六位同志“優秀共産黨員”稱号。
随後,六位同志分别做了分享和交流。
陳章武教授曾任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現任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理事長。優秀共産黨員、清華經管學院已故教授趙家和同志捐出畢生積蓄1500餘萬元,成立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在身患癌症、不久于世的情況下,這份他此前已默默進行6年的愛心事業,傳遞到了他的學生兼同事陳章武等接棒者手裡。陳教授介紹說,基金會成立5年來,在甘肅、青海,四川與14所貧困地區的中學簽訂了高中階段捐資助學協議書,累計資助2920人,累計實際使用善款10,734,983元,當年趙家和教授捐贈的本金不僅得以保持,還有所增長。在愛心人士的支持下,從2017年夏天開始,基金會對學生的幫扶從高中延伸到大學階段,直至完成大學本科階段的學業。陳教授退休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基金會的運作上,每年至少兩次親自深入甘肅、青海等偏遠貧困地區考察受助學校和學生,并固定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來支持孩子們的成長。
王雪莉教授是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系副教授。王教授從“淡”和“定”兩個字開始講起,突出教師工作要“面對名利能看淡、面臨誘惑有定力”。王教授說,教師是一份“陽光”的工作,默默奉獻學生,助力學生成長,但從來不奢望自己能在學生的成就上“留名”,這種精神在當下難能可貴。王教授談到自己19年前初入經管學院時,李子奈教授強調要“厚積薄發”,陳章武教授要求黨員應該做到“先公後私”,學院的老教授們手把手地教年輕老師們如何授課、如何研究,給王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我就是一位平凡的教師,學生利益無小事,每位學生都值得我們用心對待”,王教授就是以這種精神教書育人的。
孔茗同學曾任經博13黨支部書記。她從軍十年,選擇複員;數次考試,圓夢清華。孔茗同學介紹說,剛剛來到清華園時,她興奮又忐忑。一開始學習成績不理想,她咬着牙奮起直追,沒有節假日,平均每天學習超過12小時,完成了4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現在,她已經完成了23篇論文,成為一枚“學霸”。孔茗同學通過分享自己的心路曆程,激勵身邊的同學們。她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博士生講師團金牌講師,3年來,累計演講44場,聽衆超過6000人,用“正能量”影響了一批同學。
陳大鵬同學現任經管團委書記。他本科畢業後申請成為一名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學業、社工“雙肩挑”。他分享了跟其他輔導員和同學們一起組織“支教·築夢”研究生支教團故事會等黨建活動的經驗,介紹了“一二·九”合唱比賽、特色主題團日和“經彩”學生社工骨幹計劃的組織情況,突出黨團活動要從同學們的實際需求出發,力求有意義又有趣。陳大鵬說,“輔導員要跟同學們真正交心、做朋友”,設身處地站在同學的角度考慮問題,傾聽他們的想法、提供有益的建議。
秦文是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秦文說,她在學院工作28年了,自身的成長與學院和MBA項目的發展緊密相連。她分享道,“MBA教育中心的工作讓我感受到‘教學管理工作無小事’,要多一份細心、少一些粗心;多一份認真,少一些馬虎”。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經常主動承擔需要加班的工作,盡量讓家比較遠的老師能早點回家。同事們看到她這麼“拼命”,也願意主動加班支持教學。談到這些,秦文隻是說“我在平凡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情,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是和同事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張鶴同學是經三第2黨支部書記。他首先從對黨忠誠、志存高遠、敢于擔當、實事求是、銳意創新等五個方面分享了對學生黨員應具備的素質的認識和體會。接下來,張鶴分享了自己從事黨班團工作的經驗,例如組織經濟發展動态讨論會和職業發展講座等,突出了班團骨幹要“有想法、能吃苦、肯實幹”,切實服務同學。
六位同志的發言樸實又動情,獲得了在座在職和離退休教職工、研究生、本科生黨員同志和積極分子的次次掌聲。
最後,高建教授作總結發言。高建教授指出,經管學院很多黨員同志在各自崗位上默默耕耘、奉獻他人。這六位同志隻是其中的代表,希望學院全體黨員向先進同志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務祖國、服務人民,做合格黨員。

(左起)張鶴、陳大鵬、孔茗、黨委書記高建教授、陳章武教授、王雪莉教授、秦文、黨委副書記焦捷教授在優秀黨員事迹交流和頒獎會後合影
會後,六位同志與現場老師、同學交流互動,并在舜德樓大廳觀看經管學院“優秀黨員在身邊”榜樣事迹展覽。(供稿:黨委辦公室責編:瞿衛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