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作為清華經管學院MBA校友會“啟迪學堂”系列活動之一,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博士受邀到訪清華經管學院,為師生和校友作“英國生命科學研究商業化經驗(The UK experience in translating basic life sciences research to biotech)”主題演講。報告會由清華MBA教育中心和清華MBA校友會聯合主辦,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産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提供學術指導。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産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院長、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郦金梁教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秘書長金勤獻教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醫學院副院長祁海教授出席并緻辭。活動由清華MBA校友會副秘書長龍林(IMBA2007)主持。
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在演講中着重介紹了英國在科學成果轉化方面的四個優勢,分别為:英國在全球科研指數排名前列,有将近1000家生命科學公司和将近36000名從業人員;英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産業集群國家;倫敦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能夠為生命科學産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援助;最後是來自政府方面的支持,這主要包括商業優惠政策、資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商業氛圍等。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博士到訪清華經管學院作主題演講
之後,拉馬克裡希南博士以三醫科學園為例詳細介紹了産業集群的優勢,他指出在學術研究和商業開發及創新的結合中,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學術和商業的緊密結合。
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從1978年開始從事核糖體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集中于核糖體中mRNA蛋白質的高保真性及其與蛋白質合成速度之間的平衡性,密碼子/反密碼子堿基配對,搖擺假設等方面。他在解析了小亞基及其與mRNA的複合物三維結構,特别是核糖體與mRNA以及不同的tRNA複合物結構後,提出了小亞基雙重檢查的分子尺機制。從而讓核糖體研究得以精确測量一些數值。正是借此理論,他在2009年與阿達·約納特和托馬斯·施泰茨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博士到訪清華經管學院作主題演講
在演講前,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會見了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并舉行了學術研讨會。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參觀了清華冷凍電鏡平台設施及實驗室,高度評價清華在生命科學教學及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供稿:MBA教育中心責編:于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