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畢業生代表李琳佳(經2012)
尊敬的來賓,老師,同學,親友們,大家好!
我是經25班的李琳佳,非常榮幸能作為經管學院本科畢業生代表進行這次演講。
我一直覺得我做過最正确的決定與其說是報考經管,不如說是在報考前夕偶遇錢穎一院長時問了他一個問題。那時我雖然非常喜歡經管的培養方案,卻覺得進入商學院與自己做記者的職業理想不太搭調。我鼓起勇氣問錢院長之前經管的畢業生中有沒有人做記者,院長回答我,“就算沒有,你為什麼不能成為第一個呢?”
這句話不但讓我下決心一定要考入經管,更在大學四年裡激勵着我不斷突破着“第一次”:第一次撰寫經濟學研究論文,第一次在大禮堂的舞台上自彈自唱,第一次教河北農村的留守兒童創意寫作,第一次邀請聯合國官員進校演講……畢業之際回顧大學所得,我發現這敢嘗第一次的勇氣,依然是經管給我最大的财富。
首先,勇敢并非“無知者無畏”,而是如羅曼羅蘭所言,“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認清生活,得益于經管名師雲集的通識課程。我在糾結奧德修斯的極度誘惑與極度克制時體味到希臘文明的英雄大美,在圍觀“胸口碎大石”實驗時驚奇于物理定律的無限奇妙,在聆聽“福流”的原理時明白了幸福可由自己創造。多元的知識背景讓我在接觸各個領域的人事物時都能得心應手。這種更為深刻的“已知”,給予了我更多面對“未知”的勇氣。
勇氣的第二個來源,是身邊一群優秀的人。這個學期,我終于實現了當年的“記者夢”,籌劃了一個叫“離開經管的二十種方式”的專題采訪。我采訪的畢業生們日後的去向異彩紛呈:讀研、工作、拍電影、去支教,還有一個最“奇葩”的要去養馬。然而每位同學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時,都毫無例外地提到了身邊同學的巨大影響。我們在同窗的榜樣下認識到努力的重要,在合作的過程中挖掘出自身的優勢劣勢,更在彼此的激勵下創造出自己的道路。往後的時光裡,若再遇困難糾結,想起這群可愛又可敬的同學,必能又一次熱血沸騰,化險為夷。
最後,勇氣歸根結底來源于更加笃定的内心。大二時,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課程布置了一份期中作業,題目是論述自己的正義觀。萬萬沒想到,這份作業我寫到現在才初具雛形。經濟學告訴我,人應在權衡利弊後進行理性選擇;通識課程告訴我,世界那麼大,處處有風景;身邊同學告訴我,“優秀”的方式真的不隻一種。四年前的我,讀書不多,話卻不少,看似淡定,卻總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現在的我,雖仍有迷茫,卻慢慢學着自己解決問題、做出選擇、承擔後果、評判反思。自由之思想促成了獨立之人格,而獨立之人格讓我們在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時永遠有尺可依。
一個月以後,我就要作為美國耶魯大學統計系第一個來自清華經管的學生,開啟全新的旅程。面對沿途的岔路口,經管四年的所學所獲,相遇相知,和這“敢嘗第一次”的勇氣,會是我永遠的精神力量,勉勵我一路前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