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美國前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博士做客清華經管學院談“新型納米材料在生物、生物制藥及空氣淨化行業的應用”

2016-01-15
閱讀:

2016年1月11日下午,由清華MBA校友會和清華MBA教育中心主辦的“啟迪學堂”2016年首場學術講座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舉行。本場講座邀請到美國前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博士作主旨演講。特邀嘉賓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清華MBA校友會副秘書長、能源環保協會副會長龍林(MBA2007級)主持活動。

講座開始前,清華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焦捷教授緻辭。焦捷教授介紹了朱棣文博士的背景和成就,特别提到他敬業專注的科學家精神,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經曆,以及對人類文明、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焦捷教授還介紹了朱棣文博士任美國能源部部長期間,對于制定公共政策、促進中美兩國合作的經曆。

朱棣文博士以“新型納米材料在生物、生物制藥及空氣淨化行業的應用(Nanomaterial approaches to biological and medical probes, and batteries and air filtration)”為題作了精彩演講。演講内容聚焦于生物醫藥、生物學、電池及空氣淨化等方面新型納米材料的技術應用。

 

美國前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博士在清華經管學院作主旨演講

朱棣文博士首先介紹了新型納米材料應用在生物制藥領域的新探測技術等方面的情況,并分享了利用納米技術觀察研究人體細胞抵抗病原體的運作機理,蛋白質分子分解促成細胞分裂并導緻細胞突變的發生過程,以及生物機制在癌變過程中的演化方式,包括癌細胞突變後的繁殖情況,以及造成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種類等。

朱棣文博士說,通過新型納米技術的探測應用,觀察分解機制的高分辨率圖像,采集詳細數據,能發現蛋白質分子形成特定結構,産生相關信号,緻使細胞進一步擴散。這也就找到了阻止擴散的方法,即在變異過程的臨界點上避免細胞進一步分解。他還分享了納米熒光探針在檢測方面的具體應用,包括熒光染色過程、應用不同探針合成生物機制機能、呈現相關表征等。特别是納米離子穿過細胞膜的實驗,即把大量納米離子放在癌症細胞中,使得相關物質浮現出來,完成癌細胞的探測。

之後,朱棣文博士深度解析了基于新型納米技術的适應性光學在生物學上的應用,比如神經元中蛋白質分子的成像亮度随鈣質變化而變化、顯示生物學上分解的差異化等,進而了解腦細胞變化,觀察癌變情況。朱棣文博士表示,新型納米材料在其他領域也有廣泛應用。比如,通過等離子體傳送、連接金剛石納米顆粒人工合成鑽石的方法,提高電池能量的強度及性能,治理大氣污染等。任何新納米技術的出現都與材料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都是新型納米材料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

最後,朱棣文博士現場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内容涉及元素合成、光成像、能量,電荷和信息轉換、儲存等。(供稿:MBA教育中心通訊員:萬軍責編:于紅蕾)

 

朱棣文(Steven Chu)博士

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美國第12任能源部部長、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970年畢業于羅切斯特大學,獲數學學士和物理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1978年,擔任美國物理學會理事。1993年,獲頒費塞爾國王國際科學獎;1994年,獲亞瑟蕭洛獎及威廉梅格斯獎;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激光冷卻和陷俘原子技術)。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4-2008年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同時兼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2008年12月15日,獲得美國第56屆當選總統奧巴馬提名出任美國第12任能源部長。

 

啟迪學堂

“啟迪學堂”是清華經管學院MBA校友會創辦的系列活動之一,面向MBA學生和校友,同時開放給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其他院系的師生校友,以及企業嘉賓,為大家學習新知、交流信息、探讨前沿科技趨勢、尋求創新創業合作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啟迪智慧人生,激發創業靈感,引領學科融合。“啟迪學堂”的創辦得到了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