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畢業生代表朱小蘭(MBA20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2012級MBAP2班的朱小蘭。
今天,有幸站在清華這個宇宙中心,想和大家分享過去三年清華帶給我的“兩個改變”。
第一個改變,我兒子會說話了。三年前入學時,他還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如今他可以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用三種語言(中文、韓語和英語)講出“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四個字了。其實,對于一個在職媽媽,選擇讀清華MBA并不是件浪漫的事。過去三年我的周末是這麼度過的。
清晨6點,寶寶第一響哭聲是我睜眼的鬧鐘和動力。我以最快的速度給孩子更衣洗漱喂早餐,對着孩子依依不舍的眼神,堅定的告訴他:“媽媽要去清華上課”;7點,一路補着沒能聽現場的講座錄音橫穿帝都,啃着煎餅打印熬夜寫好的作業趕赴六教;12點,學習小組邊吃飯邊讨論案例間隙打電話問候寶寶。下午2點,捧杯咖啡,繼續上課,直到晚上10點半,到家,給已經睡着的寶寶一個吻,然後繼續苦逼的複習會計和DMD。
掐指一算,加上今天,我已經有148個周六沒能陪孩子。但讓我欣慰的是,當我問:“寶貝,你長大了要做什麼?”,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去清華上課!”。
第二個改變,我又生了一個孩子。我并沒超生,其實是清華帶給我的新的事業追求和創業夢想。2年前,我與清華校友導師合作,開始緻力于為小微企業做管理咨詢培訓。今年,我作為創始人又啟動了P2P職業指導公益平台,叫“門特”(mentor),緻力于幫助大學生找到職業導師。曾經的我,警車開道陪着國内外領導人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吃着法國蝸牛給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做翻譯;如今的我,自己忍受着帝都的擁堵去找VC拼人品,吃着盒飯為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做公益。
有人問,你明明已經是世界名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海歸碩士,為何還要折騰去清華讀MBA;你生了個娃,出了本書,明明可以選擇一種安逸的生活,卻偏偏自虐選擇改變?如果是三年前,我會回答:“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今天,我會說,“因為責任”。如朱镕基老院長所說:“每個清華人都負有責任建設這個國家。為學,要紮紮實實,不可沽名釣譽;做事,要公正廉潔,不要落身後罵名。”
這是一個女性最好的時代,我們MBA同學裡不乏把商業倫理當胎教課,在生産前一天還來考運營管理的超級媽媽;這是一個萬衆創業的時代,我們不僅為那些領跑在互聯網金融、3D打印等前沿的兄弟們自豪,更為放棄百萬年薪勵志投身有機農業的情懷點贊。清華教會我們,隻要我們敢于向前一步,就可以以我們的方式影響這個世界,隻要有智慧向前一步,就一定不會辜負屬于我們每一個個人的時代。
淡淡水木清華堂,悠悠青蔥歲月長,可惜時光多短暫,唯忘相聚啟鴻章。此刻,我想把今天最大的感恩獻給過去三年同樣沒有周末的親愛的老師們,還要感謝那些成就清華MBA女神的模範的先生們,MBA男神背後的賢惠的妻子們,以及所有家屬們。最後祝願清華MBA項目越辦越好,祝福所有畢業同學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