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晚,本學期“清華MBA名師論道”系列講座在清華經管學院偉倫報告廳再次開講,主講嘉賓為結構生物學家、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施一公教授的到來吸引了衆多的清華MBA學生、預錄取考生和校友,為“名師論道”系列講座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講座由經管學院副院長郦金梁教授主持并緻辭,他簡要介紹了施一公教授。
郦金梁教授緻辭
施一公教授的主題是“宇宙與我們的生存環境”。他首先在大尺度空間上為同學們展示宇宙浩瀚宏大、令人敬畏之美。讓同學們感知,在漫長的宇宙長河中,太陽系、地球、人類的出現在時間序列上存在着巨大的直觀反差,以及人類文明誕生的不可思議。施一公教授随後放開立論,從中國留學生“第一人”容闳,談到洋務運動、西學東漸、科技教育,同時深入闡釋:近代工業革命帶來了科技飛速進步,也造成資源迅速枯竭,以及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盡享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也面臨着史無前例的挑戰。他相信,人類有足夠智慧應對這些挑戰,但在面對未知的未來,如地球下一個“地磁倒轉”危機時,仍需人類運用智慧去創造奇迹。他介紹說,宇宙可視部分僅占4%,其餘的暗物質無處不在,我們所認知的物質存在形式很大程度上源于四種作用力中的電磁力——未知宇宙令人敬畏;太陽再經曆10億年會逐漸衰老、膨脹,現在的物質形式将改變,未來令人敬畏;人類向宇宙加快探索步伐的同時,宇宙之美也愈發令人敬畏。心懷敬畏,會加深對生命科學的探索與理解。
施一公教授
接下來,施一公教授向同學們展示了來自細胞、蛋白質等微觀世界之美,以及分子、電子等超微觀世界的美。同學們震撼感受到了結構生物學所揭示的微觀奇幻世界。包括用綠色熒光蛋白标記細胞、神經原、細菌(如大腸杆菌等),可以展現姿态各異的圖像。各種蛋白生長晶體對X射線具有衍射,所衍射出的光斑通過計算揭示出極具美感的空間三維結構,具有驚人的藝術效果。施一公教授說,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研究可以精确解釋生命和生命過程。人本質上是由十幾種元素構成的一堆原子,原子構成小分子,小分子形成大分子(核酸、磷脂等),大分子最終形成細胞,細胞形成組織、器官等。他還為同學們展示了漏鬥形狀的細胞凋亡小體的空間結構并講述其在癌細胞凋亡過程中的作用。
施一公教授進一步揭示生命科學及其重要性。他說,生命科學是與人類自身身體相關的包含萬象的科學,生命科學建立在細胞、生化、遺傳和發育四大學科基礎之上,劃分為一百多個重要的微觀科學分支。同時,生命科學更是引領現代大學發展的核心支柱學科,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支柱學科。生命科學的發展前沿是現代生物學,現代生物學又是臨床醫學的基礎。他列舉了大量生動真實的事例說明,當代生命科學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包括艾滋病治療、幹細胞研究等領域。

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生命科學最新前沿的研究進展,重點是結構生物學。他說,作為生命科學的一個小分支,結構生物學卻極為重要。它通過原子水平的空間三維結構,探究生命過程,并通過分子制藥改進生命、改善生活質量。他着重談到了結構生物學與制藥的關系,認為作為基礎科學家從事基礎研究會從根本上對制藥産生重大影響。他列舉自己在美國實驗室的研究例子:用四個氨基酸的小肽結構,轉換肽鍵,成為不能被蛋白酶切割的小分子,注射入人體,以破壞抑制癌細胞凋亡的蛋白的功能。後來,這個由純基礎研究所得到的有促進癌細胞凋亡功能的類肽分子,正式被投入到藥物開發研究中,并已完成二期臨床測試,目前的數據顯示該小分子針對多種不同癌症均療效不錯。事例為MBA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意義。

活動現場
在論壇的問答環節,施一公教授還逐一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充足的事例、精彩的說理更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藥領域。論壇氣氛熱烈,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大飽耳福。清華M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張磊老師以及中心的相關老師也參加了講座。(供稿:MBA教育中心通訊員:秦文責編:雲濤)
施一公教授:
施一公教授是結構生物學家。現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中科院院士,也是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他于1967年出生于河南鄭州,1985年保送進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1989年提前一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随後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1998—2008年曆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終身講席教授。2008年,他全職回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工作.施教授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施一公教授主要運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細胞調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細胞内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曾獲舍爾學者基金會頒發的舍爾學者獎及雷拓愛倫基金會頒發的雷拓愛倫學者獎,獲得2003年“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2010年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2010年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2010年談家祯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2014年度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2013年5月入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