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國際化人才之路論壇助力學生職場發展

2014-11-26
閱讀:

2014年11月20日,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職業發展中心(簡稱CDC)組織的國際化人才之路職業發展論壇在舜德樓202舉行。中冶海外工程董事會秘書李中禹、華為集團财經人力資源部部長楊凱軍、GE全球審計部亞洲區人力資源總監Alice Gao以及兩位國際MBA項目校友梁維德與李浩然作為論壇嘉賓進行主題讨論。包括花旗銀行、Google、中糧屯河、北方工業集團等多家企業的代表和MBA國際項目的學生共近百多人參加。

針對國際化人才的職業發展,企業嘉賓們分别從國企、民企和外企的角度出發,對企業國際化背景下國際化人才必備的素質、MBA國際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優勢以及MBA學生如何在職業發展上取得突破等多方面展開深入讨論,并在問答和自由交流環節給現場同學答疑解惑。新加坡籍的梁維德和美國籍的李浩然校友也分享了自己在中國的學習和工作經曆,并對在讀學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國際化人才之路職業發展論壇現場

談及國際化人才必備的素質,嘉賓們結合自己在職場中多年的豐富經曆,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楊凱軍表示,自己在十幾個國家工作過,“無論走到哪裡,都把自己和當地人一樣看待”,“融入當地,全球視野”是華為對國際化人才的基本要求。李中禹強調“語言能力已經不再成為優勢”,“對人才的要求,中冶更看重溝通能力、專業能力以及領導者的眼界”。其中“溝通意願決定了溝通能力的成長和成功”。Alice Gao則指出,“批判性思維、跨文化的領導力和溝通能力”是GE在培養人才時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對于MBA國際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優勢,嘉賓們一緻肯定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嚴謹的教育氛圍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的綜合素質。清華學生“踏實肯幹”,在遇到問題時更多想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讨價還價”。特别是國際學生,他們對本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理解,不遠萬裡到中國求學的意願,再加上既有的商務能力,是中資企業在海外招聘管理人員時的首選。Alice Gao進一步明确,MBA教育對學生系統性的訓練,使MBA學生更善于“戰略性思考”和“整體性思維”,“形象佳表現得體”,更容易得到領導的賞識。

提及MBA學生在職場上的突破,楊凱軍認為,由于雇主對清華MBA期望很高,畢業生面臨着與團隊“融入”的問題。他建議同學首先心态要好,其次要勇于“吃苦”,“到艱苦的地方去”做出成績,加快晉升。李中禹也以公司裡一位MBA學生在馬來西亞從零到創造50億業績的成功案例激勵大家。MBA是“通才”、“複合型人才”,“不要把自己當成小兵幹活”,“腳踏實地,志存高遠”才能成就事業。Alice Gao指出GE有規範的晉升制度,可選擇Marketing等MBA學生表現優異的領域從業。校友們也建議MBA同學不要太在意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中國與國外的薪資差距,一定要有長遠目标,“厚積薄發”。

 

國際化人才之路職業發展論壇現場

在讨論過程中,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頻頻點頭。論壇結束後,同學們仍然意猶未盡,圍着嘉賓們提出更多問題。會後同學們都紛紛表示職業發展中心組織的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希望以後多舉辦類似的活動。來自于德國GMBA14級的宗杕雯同學表示,此次活動對她幫助很大。由于來自國外,“之前對中國的國企和民企了解很少,通過這次論壇發現在中國國企和民企都有着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中國同學呂林評論說,職業發展中心組織的這個活動,讓有志于在實業發展的同學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明确的認識和更強的信心。“感謝職業發展中心,為同學和知名企業提供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同學們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國際化人才之路職業發展論壇現場

企業代表也表示受益匪淺。嘉賓們讨論充分,發言既有高度又風趣,為企業的國際化人才戰略提了有益的參考。同學在活動現場表現出來的素質與風采也給企業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化人才的發展和培養是企業人才戰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為企業與學生的橋梁,職業發展中心緻力于促進兩者之間的溝通,讓企業招到滿意的國際化人才,讓學生找到适合自己發展的廣闊舞台。這次活動在加深雙方了解方面取得了積極效果。(供稿:職業發展中心通訊員:金薇責編:王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