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清華改革開放沙龍主辦新一期活動,主題為“地方政府債務的由來、成因與對策”。本次活動參與讨論的嘉賓有人民日報内參部主編、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2010年美國傑斐遜學者辛本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公共經濟學系主任黃恒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授,企業成長與經濟安全中心主任雷家骕。活動由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楊思群主持。

與會嘉賓合影
辛本建教授首先作有關地方政府債務的現狀、成因以及當下經濟大環境的主題報告。報告中,辛教授分析了審計署公布的政府債務規模與組成情況,并對個别地方出現的一些危機局面進行了闡述。他認為,沒有一個“硬”的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是造成債務問題的根源。在政績的壓力下,各級政府為了實現承諾的工程與項目不得不通過債務的渠道進行融資,從而帶來了各個地方政府集體舉債度日的局面;一些政府本來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地方的債務問題相對而言更加嚴峻,出現了一些縣級政府背景的信托項目違約的現象。不過,他随後指出,從整體上看中國政府是有實力支撐現在的債務規模的。他列舉了政府所有掌控的資源與财富,得出了政府有充足的能力償還債務的結論。最後,他通過對現在房地産規模過剩、經濟整體杠杆率高以及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等現實經濟現象的分析歸納出雖然現在債務情況是穩健的,但是将來我們還将面臨一些很不确定的挑戰。
随後,在楊思群教授的主持下,三位嘉賓分别就地方政府債務的現實情況與産生機制、約束狀況與利益取舍以及解決方案進行了觀點的交鋒與智慧的碰撞。
辛本建教授補充了有關中國融資機制不足,導緻債務均為間接性融資的觀察。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債務不是由資本市場的投資人直接購買,而是通過銀行系統貸款或者購買,這樣導緻了地方政府債務的擴大引起整個銀行系統乃至金融系統的系統風險增加。其次,由于中國的貨币發行有着與貿易、經濟增速等等目标相關聯的考慮,通過短期通貨膨脹實現債務削減的手段不太容易。而且量化寬松的退出,人民币的貶值,境内資本的外流也讓償債的環境進一步惡化。他認為實現“硬預算”與解決融資體制問題是解決當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核心。
雷家骕教授談了有關政府開發區設立機制的基本事實,以及開發區融資的兩個主要模式與責任關聯方的主要構成。雷教授認為,“太窮”而且有着迫切發展的願望是政府舉債的重要原因;如果将融資投入能夠切實改善生産的“GDP大賽”中,未嘗不是件造福地方的舉動。但個别地方政府通過舉債尋租,使得債務成為負擔,無法償還。另外,他也列舉了政府部門中決策方與執行方,責任承擔方的權責不對等的現象。他認為來自中央層面,對銀行系統的監管尤其重要。
在上述兩位教授的基礎上,黃恒學教授指出,超越能力做事情以及官僚主義的擴張是地方政府債務的本質。他認為,利益關聯方的利益在事實上沒有得到統一,而立法與執法的過程又漏洞百出導緻了地方政府債務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能夠理性地制定政策,并且運用系統設計、動态設計與全面設計的方法可以實現這一目标;并且他認為通過責任制度替代權力制度能夠更好地限制政府的權力并且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的監督作用。
最後,本次活動在現場觀衆的熱烈提問與交流環節中落下帷幕。活動給大家帶來了對現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基礎知識,以及多角度的思考。此次活動也是本學期清華改革開放沙龍的收官之作。(供稿: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國際經濟研究中心 通訊員:趙闖 責編:楊晨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