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5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新領袖”專欄整版刊登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錢穎一的采訪文章。在清華經管學院建院30周年之際,錢穎一院長接受記者采訪,暢談清華經管學院發展30年折射出的中國經濟、管理教育與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發展的關系,和對未來30年的戰略規劃和創新思考。
對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錢穎一:要相信思想引領的力量
《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5月19日
本報記者張勇北京報道
“三中全會‘決定’中最深刻的話還不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而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中,經濟治理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到底怎麼現代化,牽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等各個領域,需要多少學科的支持,思想的支持,學理的支持。所以除了經濟學、管理學外,其他學科要想如何做貢獻,更要敢于争取學術讨論空間,加大學界、業界和政界的交流互動。”
——錢穎一
自2006年10月接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後,錢穎一教授的角色,日漸由經濟學家過渡至教育家。雖然他依舊出席各種經濟學術研讨會和論壇,發出獨到的觀點,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花費了更多精力在提升中國經濟、管理學科教育水平上,為推動清華經管學院向國際一流邁進,奔波不已。
清華經管學院誕生于1984年,而這一年也可被視為中國經濟改革的轉折之年,改革由農村向城市全面推進,如聯想、海爾等一批明星企業也誕生于斯時。清華經管學院首任院長是朱镕基,這又是一個在中國改革與發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領導這所以“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為使命的學院步入“三十而立”,錢穎一自是重任在肩。
但他的确也不辱使命。比如,清華經管學院在國内率先通過AACSB和EQUIS兩項全球商學院頂級認證,學院的國際EMBA項目在2013年英國《金融時報》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二,中國内地第一。清華經管學院培養的一批才俊,活躍在學術界、企業界、金融界、政界,成為各領域的骨幹、精英和高層次人才。
錢穎一目前更想談的,是清華經管學院發展30年折射出的中國經濟、管理教育與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發展的關系,還有對未來30年的戰略規劃和創新思考。于是,本次對話便圍繞此展開。
他的回答,邏輯缜密清晰,顯現出一名學者的深厚學術訓練。同時,又不時冒出思想的火花和全新的創見,透露出他保持與一線實踐者的交流和對創新趨勢的引領。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令聞者感同身受的人文關懷和文化反思,這才是本次對話的精彩底色。
“我現在更願意去做教育。”在結束本次專訪時,錢穎一教授笑着對我說:“經濟學研究更多成就了我個人,而推動中國教育的革新,可以改變更多人。”
起點1984
一批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在1984年或稍後成立,映射出的中國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研究對經濟政策的影響,以及在大衆傳播中對市場經濟的理解,是關聯在一起的,中國經濟發展,為經濟學者創造了大的平台和舞台,也增加了對經濟學教育項目的需求。
《21世紀》: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以“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為使命,結合這一宗旨,請你談一下經濟管理教育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
錢穎一:今年是清華經管學院建院30周年,我就從這個時間點談起。1984年是非常值得緻敬和紀念的一個年份。從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經濟改革啟動,前期改革基本上是在農村。在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闡明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也是在1984年,一批公司成立,比如聯想、海爾、萬科及四通等。那時,經濟改革信心特别高,得到了全國人民擁護。在1984年國慶遊行中出現的“小平您好”,便反映了人們的這種心态。
在這種大背景下,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為代表的一批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在1984年或稍後成立,不是一種偶然。這反映了經濟管理學科教育是和中國經濟改革同步發展的。
1984年,經管學院在清華内是非常弱小的一個院系,可能是最弱小的。發展到今天,經管學院成為清華最大的一個學院(從學生人數來講是最多的),從錄取學生的高考分數來講是最高的,從專業設置來講也是最熱門的。這跟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不能脫離的。
再比如,近年來EMBA在中國發展迅速,基本原因是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造就了一批企業家和管理者。在1990年代,他們沒有機會上學、深造。随着企業發展迅速,出現希望繼續學習的願望。這種情況在國外是沒有的,因為在國外30歲的時候不少人都已經念了MBA。社會上對經管學院的本科、MBA、EMBA甚至博士的需求都很高,一個基本原因是經濟學、管理學與經濟改革直接相關。
由于在中國經濟改革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所以無論從思想的寬容程度,到争論程度,到對政策影響程度,經濟學、管理學相較其他社會科學領域都更強更大,這是中國的特殊情況。
這導緻了幾個結果。一是經濟管理學科國際化程度非常高。不光是清華經管學院,整個中國的MBA和EMBA,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本科和博士教育,以及金融和會計等專業碩士教育與國際接軌的程度非常之高,國際合作夥伴非常之多,教材内容也很前沿。二是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推動作用非常大。既有通過建議渠道對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内容中可以看到非常符合經濟學的邏輯,把經濟學家幾十年的積累沉澱的理念都融彙其中。再有是通過媒體傳播對大衆起到很大的影響。可以看到在整個社會的話語體系中,民衆接受、理解了市場經濟的一套基本概念——産權、激勵、公司治理、壟斷、寡頭、競争。現在提出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市場和政府的關系,乃至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政府的權力清單等,這一套經濟學詞彙都是深入人心的。出租車司機以前侃“入關”、“入世”的影響,現在可以侃"M2",這個現象,全世界隻有中國有。
清華經管學院成立30年背後,映射出的中國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研究對經濟政策的影響,以及在大衆傳播中對市場經濟的理解,這些是關聯在一起的。經濟學家也好,經濟學者也好,政府官員也好,經濟學教師也好,這些群體與中國經濟發展是相互關聯的。中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大的環境,為經濟學者創造了大的平台和舞台,也增加了對經濟學教育項目的需求。另一方面,這些經濟學者對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我是相信思想引領的作用,在摸着石頭過河的探索中,思想的引領起了巨大作用,不隻是實踐中探索就走出來了。
經濟、管理學科的進步非常大,除了因為跟着經濟改革是同步,并互相促進,我覺得還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善于抓住機會,并積極推動進步。在這當中,經濟學者做了很多努力,像“市場”、“股份”剛開始都是貶義詞,是在經濟學者的天天呼籲下,現在變成了褒義。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作為教育機構,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作為實體,它們的發展确實是同步的。
對經濟、管理教育和經濟學家的作用,現在的評估是不夠的,前一段批評還很多。在三中全會提出“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以後,很多争論都不争了,大家基本認可了。
《21世紀》:站在建院30周年的新起點,你對未來發展有哪些創新舉措和戰略思考?
錢穎一:建院30周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學院一定會做戰略上的思考和設計。借這個機會,一方面要反思過去30年,另一方面規劃未來新的10年,20年,甚至30年。這些年來,清華經管學院在制度建設上,在教學項目改革上,在教師引進上,都取得不小進展。在此基礎上再怎麼做,需要深層次思考。目前能夠想到的,比如本科教育會更強調通識教育,更強調思考而不是專業知識。正如我經常愛引用的愛因斯坦的一句話——“大學教育不是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至少在清華經管學院,在本科階段學什麼專業并不那麼重要,學會思考更重要。再比如MBA項目,未來新焦點會更多強調創新創業教育,更多強調與大學中其他學科的融合,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管理知識。
補課“思想性”
中青年這一層在學界的越來越技術化,越來越學術化,思想性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他們的基礎訓練比較好,但是在對中國經濟改革中一些大問題的把握上,思想性的東西就很欠缺。這些年我做的很多工作就是在教育中超越經濟學和管理學狹義的範圍。
《21世紀》:經濟學家在推動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又當如何評價?
錢穎一:中國現在話語權很大的經濟學家,老一代人還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像吳敬琏、厲以甯。再往下中年一代,比如當年的“京城四少”中的魏傑、樊綱、劉偉,仍然影響力很大,他們都是經濟學出身,更多是自學成才,他們雖然數學工具上不一定知道很多,但是現代經濟學的思想、概念、框架、邏輯是很堅固的。
現在的情況有兩種趨勢很有意思。1990年代的時候在北京開國際研讨會,國外來的經濟學家很多,中方基本上都是聽外國人講。20年後的今天,在國際研讨會上,有西方經濟學家參加,但中方參與的人數多很多,來自學界、政界和業界的各個領域。除了學界外,政府官員中很多都是經濟學博士,有海外也有國内的,業界的投資銀行家、經濟分析師水平也都很高。20年前,這種論壇基本上是聽外國人說,而現在外國人說出一個觀點中國人完全沒聽說過,或者提出一個政策建議完全超出中國人所知,已經不是很容易了。當然我們對問題理解的程度還應該更深。
另一方面,中青年這一層在學界的越來越技術化,越來越學術化,思想性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他們的基礎訓練比較好,但是在對中國經濟改革中一些大問題的把握上,思想性的東西就很欠缺。像我們這一代是下過鄉,插過隊的,本來對社會問題就是有天然的敏感度和興趣。現在的大學生是90後,研究生都是80後,接觸社會很少。再加上中青年學者現在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壓力、評職稱的壓力等等。所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學術訓練基礎更規範,方法論上更嚴謹,了解知識更多的一面,但是也可能有思想性缺乏、曆史感缺乏,以及在研究中,對中國經濟問題、金融問題更深刻的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的理解就不那麼深了,這就有問題。
《21世紀》:他們怎麼來補上這一課?
錢穎一:我們現在在努力,這些年我做的很多工作就是在教育中超越經濟學和管理學狹義的範圍。
本科生加大通識教育課程,一、二年級必修“中國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中國與世界”等課程。同樣,MBA、EMBA課程中增加了不少非經濟類、管理類的課程。
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這種程度,這種需求是應該越來越大的。三中全會“決定”中最深刻的話還不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而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中經濟治理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到底怎麼現代化,牽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等各個領域,需要多少學科的支持,思想的支持,學理的支持啊。所以除了經濟學、管理學外,其他學科要想如何做貢獻,更要敢于争取學術讨論空間,加大學界、業界和政界的交流互動。
互聯網教育怎麼做
将來在線教育發展是兩條路并行,一條路是公開免費的在線課程,另一條路是非公開的、小型的在線課程。商學院可能更多的是要采取後一條路的方式,并且是線上線下結合的課程。我們稱之為“翻轉課堂”。
《21世紀》:關于培養人才和推動創新,你提出“用新的教學手段和平台整合校内外資源”。能否具體談談這種思路?
錢穎一:就在今天下午,我參加了清華x-lab(清華x-空間)成立一周年活動。清華x-lab是在一年前由我們學院發起,聯合清華内12所院系共同創立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面向全校、超越學科界限、發現和培養創意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平台。"x"寓意探索未知、學科交叉,"lab"體現體驗式學習、團隊工作。我們在清華科技園租用了500平方米的學習和實踐場所。一年的時間,x-lab已經有200多個項目進駐,50多家創業公司注冊,獲得融資3000多萬元。
這個平台定位于是創意(Imagination)、創新(Innovation)、創業(Implementation)的教育平台,三個英文詞的第一字母都是"I"。這是一項教育改革。我們教育學生,從創意開始,然後再創新,之後再創業。現在國内其他院校還沒有類似性質和規模的平台。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都有。我們不是最早的,但隻比哈佛晚半年。
另一方面,利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資源,我們增加了經管學院以外的課程。比方說EMBA的“清華探究”課程,走進清華校園内的八個實驗室,請院士來介紹實驗室的研究;現場解讀清華校園的文物。一個是技術前沿,一個是清華曆史,充分利用清華作為一個綜合性大學的資源。這是我們的人才培養的優勢,過去開發得很不夠。本科、MBA、EMBA,每一個教學項目都沿着這個思路去做,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教育思路。
《21世紀》:當下,以Coursera(免費在線大學公開課程)為代表的互聯網教育形式被認為在重塑教育和大學,你覺得傳統的經管教育和經管學院會如何迎接這種趨勢?又應該堅持哪些核心理念與方法?
錢穎一:一年半前,我們開始推動在線教育。一年前清華和北大都加入了edX聯盟,這是2012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聯手創辦的非盈利在線教育平台,而Coursera是盈利性組織。我們學院現在有一門課是放在清華學堂在線上,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門課。它是我們學院會計系的肖星教授講授的《财務分析與決策》,注冊用戶已達到七萬多人。
MOOC(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是大規模的、開放、免費的、在線課程。但是在商學院,更多的在線課程是小規模、封閉的。将來在線教育發展是兩條路并行,一條路是公開免費的在線課程,另一條路是非公開的、小型的在線課程。商學院可能更多的是要采取後一條路的方式,并且是線上線下結合的課程。我們稱之為“翻轉課堂”,就是在線上上課,線下回到課堂來讨論。之所以稱之為“翻轉”,是因為過去課堂是用來上課的,回家去讨論,現在是在家裡上課,到學校來讨論,翻轉過來了。
我們學院除了提供免費公開課程之外(上面提到的《财務分析與決策》),還制作僅供我們學院學生的在線課程。比如,今年我們推出了五門MBA在線課程。已經被錄取的2014級清華MBA學生在正式注冊前将進行所選在線課程的自主學習,入學後再進行“翻轉課堂”的學習。首批在線MBA課程包括《管理經濟學》、《數據、模型與決策》、《财務報表分析》、《中國與世界經濟》以及《清華新興技術探究》。每門課都是由我們學院授課經驗豐富的教授主講。
在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教育方法帶來的變化是商學院案例教學的方法的一種延拓。傳統教學是課堂講授,老師講,學生聽。商學院采取的案例教學法不同:事先教師把案例發給學生,學生事先讀案例,再回到課堂上讨論,這就是“翻轉課堂”。現在,在線教育是把案例做成視頻,有公司的情況,有各種資料,在家看,之後再回到教室來讨論。教師在“翻轉課堂”中扮演讨論會主持人的角色,而不是授課者。現在看來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比單純線上的效果要好。
點擊閱讀報道原文:
《對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錢穎一:要相信思想引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