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經管學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動之本科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4-04-25
閱讀:

4月25日上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管學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動——本科學院院長論壇在經管學院舜德樓418舉行。十餘位來自國内知名大學的本科學院院長、所長、主任應邀參加論壇。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長陳吉甯、副校長袁驷出席活動。來自全國各高校及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各院系的40餘位專家、教授相互交流,分享經驗教訓,共同探讨本科教育改革。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長陳吉甯緻辭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校長袁驷出席論壇

陳吉甯在緻辭指出,通識教育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寬廣知識、批判性思維和積極價值觀的全人格教育。開展通識教育涉及教學組織、教學方法和核心課程構建等各方面,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需要非常耐心的逐步推進。他特别強調,在通識教育的建設過程中,有兩個非常重要但容易忽視的問題:一是學校要有良好的學術平等和學術批判精神。當前,學術不平等、學者之間的批判性不夠,是制約國内學術發展的一個突出的問題,也導緻很難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需要跳出通識教育自身來思考如何做好這個事情。二是社會需要有反思精神。建設一個具有反思精神的社會,去除短視功利的思想文化,是我們開展好的通識教育的重要基礎。他還說,讨論通識教育,我們不能局限于對短期的、怎麼培養人這一問題的思考,而且涉及更多關于大學内部及大學與社會關系的讨論。

陳吉甯最後指出,通識教育的成功與否,最終取決于學生的培養質量,取決于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不是對國家、對世界有貢獻的、全人格的人才。他希望能夠與會嘉賓能夠集思廣益,深入探讨中國大學開展通識教育的有效路徑。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緻辭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錢穎一院長在緻辭中首先對到會嘉賓表示了歡迎,并特别說明經管學院舉辦本次論壇,源于學院對本科教育的重視和對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更是希望從論壇中學習并改進我們的工作。他簡要回顧了近年來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曆程。從2002年開始大平台招生和培養,從2007年開始加大招生力度并大幅提高英語授課和學生海外交換學習,從2009年全面實施“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改革方案。2009年學校把經管學院列為本科教育改革試點學院。學院的本科教育改革獲得了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錢穎一院長指出,中國的本科教育規模已經成為全球第一,本科教育在中國面臨新形勢,改革具有急迫性和必要性。第一,教育全球化對中國本科教育形成壓力。近年來,中學生畢業生選擇出國讀本科,甚至中學生出國讀中學和讀本科的情況在迅速增長。十幾年前開始香港的大學在中國内地招收本科生,去年秋季開始上海紐約大學也在國内招收本科生。這種教育全球化正在深刻地影響着清華經管學院錄取的本科生生源質量。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在本科生源上具有的國内強勢地位。第二,技術變化,特别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教育的沖擊。以MOOC(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為代表,但并不局限于這種形式的在線課程的迅猛增長,對傳統教育提供方式和傳統大學模式正在形成挑戰,并且有可能形成沖擊,甚至是颠覆性沖擊。第三,中國經濟進入中等收入水平,中國産業面臨調整、轉型、升級,中國企業更多的要“走出去”,中國經濟必将更加融入全球經濟。所有這些對人才的需求,對人的素養的要求,都與過去非常不同。我們畢業生的世界眼光、全球胸懷、對人類文明的理解,對各國曆史和文化的了解,都很欠缺。在這個時代,專業技術知識過時很快,學科邊界越來越不清晰。基礎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傳授仍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這些都是我們的弱項。

在随後舉行的“本科學院建設發展的效果和挑戰”環節,九位嘉賓圍繞主題先後發言,并與現場聽衆進行了互動。

嘉賓發言(從左到右:甘陽、盧曉東、王炜)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院長、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甘陽分享了中山大學在批判性思維培養和通識教育方面的經驗和成果,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利用“三位一體”的構架培養本科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和全球視野。并指出批判性思維一定是根植于學生大量的閱讀和知識儲備基礎之上的,此外還需要讨論,理性的表達問題,這是形成批判性思維比較重要的保障。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認為本科教育要強調學習自由,沒有教育目标,但有變化着的成長目标。元培學院2003年就将本科畢業學分要求大幅減少為140個,鼓勵學生不受專業和學院限制在全校範圍内自由選課,個性發展。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院長王炜介紹了理科實驗基地在通識教育領域的探索和突破。匡亞明學院以重點學科為依托,按學科群打基礎,以一級學科分方向,貫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強化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推進國際化合作培養,提升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探索個性化人才培養,促使高素質創新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嘉賓發言(從左到右:高效江、陸國棟、馬鳳岐)

複旦大學複旦學院副院長高效江介紹和分享了複旦在構建“五個書院”上的經驗,利用複旦學院構建了通識教育的第二課堂——住宿書院的生活體系,從2005年開始相繼建設了志德、騰飛、克卿、任重、希德書院,全面負責低年級學生的日常教育和教學管理,并積極開展書院文化活動。

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竺可桢學院副院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陸國棟指出浙江大學始終強調将“考生”變“學生”。應試教育下培養的是“考生”,給有問題的考生解惑,但是素質教育更應該注重培養的是“學生”,讓沒有問題的學生開始探索問題,以産生新的問題為“會學”的開始。

汕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通識教育改革負責人馬鳳岐分享了汕頭大學專業學習和通識教育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在全校設立包括思維課程和公益課程的特色課,并将政治課放入核心課程。但是通識教育改革之路也面臨着很多的挑戰和困難,汕頭大學面臨着優秀教師資源和學生參與度不高的雙重挑戰。

嘉賓發言(從左到右:湯敏、曹莉、張青山)

國務院參事、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表達了對網絡高等教育MOOC的期待,認為網絡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會大幅促進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學生的通識素質。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副主任曹莉介紹了近年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對通識教育的探索曆程,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紹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法學院教授如何解決“水課”問題,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北京理工大學基礎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張青山介紹了學院開展的五項特色措施,即基礎課表彰、基礎教育階段創新實踐基地、學習型社團、聘請國内名師為本科生上基礎課和家校彩虹。

主題讨論(左上:楊斌,右上:劉玉,左下:白重恩,右下:孫向晨)

随後,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書記楊斌教授主持了兩個主題讨論環節。在“批判性思維課程建設”的主題讨論中,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副院長、批判性思維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劉玉首先分享了學校在批判性思維課程建設和師資培養方面的做法。2008年開始華中科大啟明學院聘請加拿大籍董毓教授開設批判性思維課程,并通過召開全國批判性思維研讨會和教學觀摩活動,積極培養專業的師資力量。劉玉教授還代表批判性思維指導委員會特别呼籲迫切需要各級教育、各個科目的老師應當具備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從小養成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習慣,而不僅僅是靠大學的一門課。楊斌教授介紹了清華經管學院開設“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課程、選擇課程讨論内容、課程組織方面的情況。

在“通識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主題讨論中,複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介紹了複旦新一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主要包括課程模式建構、隊伍建設内容、隊伍建設管理、隊伍保障措施,并特别介紹了從“院系”、“經費”、“制度”三方面開展隊伍建設的一些新工作。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教授認為師資隊伍建設與采用什麼模式的通識教育有很大關系,如果有學校教學處統一調配會相對容易,而由院系自行調配師資存在很大難度,特别是涉及到學校其他院系師資的時候。白重恩教授也呼籲教育學方面的學者專家能對模式與學校特色的匹配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為各學校選擇提供依據。

在論壇中,袁驷副校長針對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通識教育師資、經管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等方面和與會嘉賓做了深入交流。清華經管學院院長助理陳勁教授、錢小軍教授,教學辦公室主任朱玉傑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論壇。在四個多小時的論壇中,圍繞本科教育,參會嘉賓各抒己見,分享各自的經驗和教訓,讨論深刻,引發了在場聽衆的熱烈反響和積極思考。(供稿:教學辦公室責編:喬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