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建院30周年重聚共叙活動上的講話
錢穎一
2014年4月26日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
今天,我們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師生校友重聚共叙,一起見證學院建院30周年的曆史性時刻。
幾個月來,學院圍繞建院三十周年共舉辦三十場活動。這些活動簡樸,但具學府氣派,重思想、重學術、重影響力。其中的四個系列特别值得一提。
第一個是“朱镕基院長智慧重溫”座談會系列,包括“朱院長1994年重要寄語重溫座談會”和“朱院長關于發展會計學科重要講話20周年座談會”。
第二個是“思想•引領”學術論壇系列,分别由學院的七個系組織,彰顯學院的學術力量、以及對經濟政策和管理實踐的影響。
第三個是“院長論壇”系列,包括經濟學院院長論壇、管理學院院長論壇和本科學院院長論壇三場。學院集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于一院,同時十分重視本科教育。這個“三位一體”的辦學方式呈現出學院既有世界眼光又具中國特色。
第四個是“師恩難忘”座談會系列,共七場,每一場邀請一位學院退休老教師,師生校友共同回憶學院走過的曆程,深情曆數老教師奉獻的點點滴滴。
清華經管學院經曆了十年風雨,走過了二十風華,迎來了三十風采。追昔撫今,我們無限感慨,萬分感激。
三十年來服務于學院的教職員工,是你們,創造了學院的曆史,成就了學院的今天。三十年來學院各屆同學校友,是你們,使得學院擁有“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自豪。我們感謝三十年來在學院工作和學習的所有教職員工和同學校友。
我們不會忘記學院曆史,源遠流長,追溯到1926年清華成立的經濟學系。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陳岱孫先生長期擔任系主任,并在清華恢複經濟學科後,一直關心幫助學院的發展,我們不會忘記這位學院的播種者。我們也不會忘記在學院各個發展階段作出奉獻的老領導、老教師和老員工。
學院的發展離不開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領導、學校各部門和校内各兄弟院系的支持。我們對學校表示由衷的感謝。學院的發展得到學界同行、企業界和政府各部門的幫助,學院的信息也通過媒體朋友們積極地傳播。他們都對于學院的壯大做出了貢獻,我們向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
學院的發展得益于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們出謀劃策,多方位貢獻,特别是在推動學院國際化方面。剛才,施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院長和鮑達民(Dominic Barton)先生對學院三十年來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前瞻性意見。我們對顧問委員們的貢獻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學院發展的曆史上,有這樣一個人。是他,最早提出建設世界一流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願景,并寫在1994年建院10周年的賀信中。是他,敏銳地認識到中國需要金融和會計人才,力主學院建立相關專業。也是他,強力推動學院國際化,不厭其煩地強調師資引進和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他的那句話—“你們每個人都搞好一個企業,中國經濟就有希望了”—成為許多清華經管人的座右銘。他提出的清華精神—“追求完美”—也同樣為許多人銘記在心。這些年來,他時時牽挂學院,說:“别的地方我不去,經管學院我一定要來的。”他就是我們學院的首任院長、學院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朱镕基。我們對朱院長對學院的卓越貢獻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十年來,學院踐行“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的使命,在開拓、變革和創新中不斷調整、發展和壯大。如今,學院有全職教師164人,職員302人,在校學生4000餘人,學位項目校友2萬餘人,非學位項目校友5萬餘人。學院在三十年的實踐中有三條體會:
第一是始終把中國改革開放的需求作為學院培養人才的首要職責。學院三十年來的發展與中國改革開放同呼吸,共命運。學院早期開辦了多期“幹研班”、“工商班”,培養了大批國家急需的政府和企業管理人才。1992年後,學院建立了适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國際金融與财務、會計等本科專業,并在MBA培養模式上與成熟市場經濟的培養模式接軌。學院還啟動了金融财務MBA、EMBA、後EMBA等項目,是國内最早開辦這些項目的學院之一。這使得學院培養的人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是始終堅持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學院自1997年起與MIT斯隆管理學院合作開辦國際MBA項目,2000年起與哈佛商學院開展高管培訓合作。2000年,由國内外知名企業家、商學院院長和中國政府财經領導人組成的顧問委員會成立,成為學院聯系世界的紐帶。2002年,學院聘請一批具有海外大學執教經驗的教師為學院特聘教授,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學院相繼于2007年和2008年在中國内地率先通過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和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兩項認證。學院與INSEAD聯合舉辦的國際EMBA項目在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排行榜上名列全球第二、中國内地第一。學院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
第三是始終把教育現代化作為學院辦學的指導思想,不斷改革創新教育模式和體制。在本科教育中,學院提出了“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理念,實施了新的培養方案。在碩士項目上,建立了學術研究型、專業應用型和綜合應用型分類模式。在MBA和EMBA教育中,率先推出了與國際一流商學院同步并具中國特色的課程體系。在博士生培養環節上與世界一流大學全面接軌。在與大學融合的戰略之下,學院面向全校非經管學生開辦經濟學和管理學本科第二學位,啟動“MBA+X”雙碩士學位,并創建了大學範圍内的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台--清華x-lab(清華x-空間)。學院對教師人事制度、學院治理和管理制度也進行了改革創新。這些改革和創新不僅推進了學院的工作,也對中國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
三十歲,對一個人而言是而立之年。三十年,對一所學院來說隻是開始,仍然年輕。在中國的教育機構中,我們是新秀;在世界的教育機構中,我們是後起。時刻記着我們的位置,時刻懷着謙虛的心态,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放眼中國,改革開放依然是未竟的事業,實現現代化仍然有很長的路途。走向世界,我們離一流水平還有相當的距離,征途上面臨很多的挑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未來這些年,正值中國的轉型,世界的變局。我們這一代人,将親手把中國的經濟重新帶回總量世界第一。我們這一代人,将親手把中國的企業更多地推向全球。我們這一代人,将親手把中國的教育重新構建。清華經管學院,隻要抓住機遇,就能順勢而上。
讓我們清華經管學院的師生校友共同努力。學院的下一個十年、下一個三十年,更加值得期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