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由清華改革開放沙龍和清華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主辦,清華經管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和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生團總支聯合主辦的“清華改革開放沙龍”舉行,此次沙龍的主題是“互聯網浪潮下的金融創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金融系張陶偉教授,清華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總監周新旺先生,中科柏誠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德敬先生,秉鴻資本副總裁郭大剛先生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本次沙龍由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楊思群教授主持。

沙龍現場
不斷湧現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産品,呼之欲出的央行管理條例,飽受質疑的線上P2P平台等互聯網金融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張陶偉教授在主旨演講中說明了互聯網金融的特殊概念的本質是金融,總結了金融創新的發展條件,指出互聯網金融暴露了銀行業的運營缺陷,對法律、政策監管産生了重要影響。之後,張陶偉教授從供求理論、交易費用角度解釋了中國互聯網金融雖降低成本,但并不能降低風險,并闡述了互聯網企業價值的來源。
接下來,四位嘉賓就現階段大家關心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問題展開了熱烈讨論。

全體嘉賓
針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問題,王德敬先生指出,互聯網提高了識别風險的效率,但并不能降低風險。在監管方面,互聯網金融的成長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中國互聯網金融目前存在較多的“山寨”,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基礎較為薄弱。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在創新上需要首先填平曆史遺留空洞,現階段以學習為主是合理的。對于是否應将互聯網金融列為監管對象,王德敬先生認為,中國的央行主要職責是防範系統性風險,承擔社會責任,而互聯網金融并不能造成系統性風險,因此監管對象應是開展P2P業務的傳統金融機構。
周新旺教授将互聯網金融的分為四大類,分别是:在互聯網上疊加金融業務(例如阿裡)、傳統金融業務疊加互聯網功能、企業金融工具與互聯網結合以及圍繞金融做服務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例如理财門戶網)。從創業角度,第四種類型發展空間較大。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上,張陶偉教授指出,支付寶做成投資賬戶後,功能上已經接近銀行。張陶偉教授從功能角度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分類,分類可以根據金融機構的儲蓄、支付、投資三大功能。互聯網将金融機構的三類功能全部打通,2013年6月份以前支付寶隻是支付功能,在轉變為投資功能之後,資金以投資目的進入了支付工具,應當接受監管。目前支付寶運營在逐步優化,讓老百姓受惠,将來會對銀行系統構成更大挑戰。
互聯網金融企業生存需要哪些條件?王德敬先生指出風險控制是重點,而業務設計、信息系統、信息傳播快速性、自由進入是四個影響風險控制水平的重要因素。互聯網金融行業内企業發展存在較大風險,小公司不具備銀行系的影響力和融資成本優勢,生存和發展較為困難。很多互聯網金融産品經過包裝後進行銷售,而且目前還未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都導緻投資人無法識别風險信息。王德敬先生認為可以将優質客戶串聯起來,互相進行資保,進行風險識别和風險控制,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幫助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功能應當是什麼?郭大剛先生強調了“普惠”概念。美國的金融很早就與互聯網結合,而中國的金融較落後,迫切需要與新工具結合,傳統金融也在利用互聯網,例如網銀。互聯網金融問題本身是僞命題,金融核心問題應當是“普惠”,而互聯網金融并不等于普惠。我們應當首先思考金融的社會功能是什麼,需要什麼樣的工具實現社會功能。現在大部分P2P都不是普惠,最早的P2P是小貸公司,主要是為了逃避監管和利率市場化,并不代表社會的本質需求。互聯網的創新和冒險并不代表收益,産生信用需要監管,隻做信息服務則不需要監管,通過賺利差、作擔保實現盈利的模式需要監管。(供稿:清華改革開放沙龍、經管研究生團總支責編:李卓)
沙龍理事會
鞠建東
| 呂東青
| 趙闖
|
劉婷
| 賀子劍
| 孔令聞
|
李淩坤
| 董一夫
| 張淳奕
|
馬冷超
| 李卓
| 張弛
|
俞思媛
|
|
|
沙龍背景
1985年10月份,由清華經管學院1985級研究生在十飯廳開始“清華經管改革開放沙龍”,沙龍的傳統是“自由來去,瞎侃幾句”。現在的沙龍秉承這一傳統,通過無拘無束,自由而認真的讨論加深對改革開放理論與實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