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13級MBA開學典禮緻辭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 錢穎一
2013年9月14日
清華MBA新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曆史悠久的清華大禮堂隆重舉行2013級MBA開學典禮。2013級清華MBA共有417名新同學,包括來自海外的38名國際及港澳台學生。這其中全日制學生(包括國際班)170人,在職班學生247人。此外,還有5名工程物理雙學位同學正式報到入讀MBA+X項目。清華MBA是個大家庭,目前共有在校生人1224人,校友逾萬人。清華MBA是清華經管學院的一部分,學院現有在校生4,000餘人,學位項目校友近2萬人,非學位項目校友近4萬人,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在校生最多的學院。我在此熱烈歡迎你們加入清華MBA的大家庭,加入清華經管學院的大家庭。
去年這個時候,在2012級清華MBA開學典禮上,我向MBA新同學們講解了“會通”這個理念,會是相會的會,通是通達的通。我們是“大學中的商學院”(University Based Business School),我們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中的一所學院,我們有那些“獨立商學院”不具備的優勢,我們要深度挖掘。在清華傳統中,就有文理會通、古今會通、中西會通,再加上商工會通,這就形成了四通八達。在會同理念指導下,我們的MBA項目要更好地與大學融合,充分利用清華廣泛的學科覆蓋和百年的曆史積累,培養跨學科複合型管理人才。
在這方面,我們在過去一年已經取得三項實質性進展。首先,今年我們成功地開辦了“MBA+X”雙碩士學位。今年春季,我們從工程物理系、美術學院和醫學院的幾十名申請者中預錄取14名同學參加MBA+X項目,其中5名同學今年秋季入讀MBA項目。這些來自工程碩士、藝術碩士等類的同學加入到MBA課堂,會給MBA課堂帶來新的視角,擴大MBA的資源平台。因此,“MBA+X”雙學位項目可以使所有MBA學生,不僅是參加這個項目的學生受益。目前,2014年“MBA+X”招生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合作院系已增加到工程物理系、美術學院、醫學院、精密儀器系、土木工程系、熱能工程系和水利系等7所。
第二,我們在今年4月啟動了“清華x-lab”,這是一個依托經管學院,聯合清華12所學院合作共建的一個新型創意創新創業的教育平台。“x-lab”中x的含義是探索未知,學科交叉。這個教育平台定位于創意創新創業人才的發現和培養。清華x-lab還邀請校外知名企業家、天使投資人成為駐校企業家(EiR, Entrepreneur-in-Residence)和駐校天使投資人(AiR, Angel-in-Residence),指導同學們的創新和創業活動。經管學院的MBA同學已經率先參與到清華x-lab。清華x-lab為我們的MBA課程體系中的整合實踐項目(Integrated Practical Project, or IPP)這個必修環節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
第三,我們在今年開出了一門新的MBA課程--“清華新興技術探究”。這門課程充分利用清華作為綜合性大學的優勢,以工程研究前沿作載體,深入探讨新興技術與企業升級之間的結合之路。今年春季的課程由包括吳澄院士在内的著名學者授課。同學們不僅在課堂上學習,還走進土木結構實驗室、建築信息化實驗室、美術學院、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實驗室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直觀了解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高精尖技術。同學們表示這不僅是一堂難忘的與大學融合課程,更是難得的創造性學習體驗。
如果說去年我講的會通是一種清華風格的話,那麼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談一下清華品格。我們今天的MBA課程體系與過去的課程體系最大不同是,我們把過去MBA教育隻注重“知識”一個環節擴展到三個環節,即“品格”(being)環節、“知識”(knowing)環節和“實踐”(doing)環節。MBA教育不但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塑造品格,這才是完整的MBA教育。我們也認識到,在這三個環節中,塑造品格是最不容易的。在你們今天成為清華MBA學生的時候,不僅要思考如何學習知識,如何參與實踐,更要思考如何塑造品格。
在塑造品格方面,我們清華MBA學子作為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一員,有着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就是感受并受益于清華的百年傳統。我們特别要理解清華品格,這是經過一百多年的沉澱形成的品格。清華品格中有很多方面,每個人都有不同解讀。但我覺得有兩條是清華品格各種陳述中的交集,是不可或缺的。
清華品格中的第一條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這一句話最早出現在清華建校的1911年。在那年出版的《清華學堂章程》中就規定了“進德修業,以自強不息為宗旨”,這其中就已經出現了“自強不息”這四個字。清華建校後三年的1914年,梁啟超應邀來清華做了著名演講“論君子”。當時清華的這座大禮堂還沒有建成,所以離這裡不遠的同方部是當作禮堂用的,他就是在那裡做的這個演講。他在演講中,引用《易經》,以天地做比喻,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來勉勵清華學子。“自強不息”要求清華人如天體運行,堅忍強毅,不屈不撓。“厚德載物” 要求清華人如大地一般,度量寬厚,無所不載。你們都知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校訓,也知道它刻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校徽中。但也許你們不知道它的坎坷經曆。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至90年代的幾十年中它曾經在清華消失,隻是在清華九十年校慶之後,它才被重新被确立。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在似乎是自強不息有餘,厚德載物不足。這同目前大環境的急功近利的風氣有關。自強不息與功利主義是相吻合的,但“厚德載物”就不同了。厚德載物是對人的培養,是道德的修養。這不是功利主義的。清華曆史上有提倡“全人格”教育的傳統,可以被看做是“厚德載物”的一種體現。也許MBA同學們會說,對我們來說,我們先要自強,之後再厚德。其實不然。哈佛商學院著名教授克裡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2010年為哈佛MBA畢業生所做的畢業演講“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受到熱捧,以此為基礎的同名書在去年出版,也立即成為一本暢銷書。這本書講的就是商業成功背後和商業成功之外的德。我們不僅要自強,而且也要厚德。這就是品格的重要性。
清華品格中的第二條是“獨立精神、自由思想”。1929年6月3日,在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王國維去世兩周年之時,研究院師生為王國維立紀念碑。國學研究院另一位導師陳寅恪在紀念碑上撰文寫到:“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彰。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這個紀念碑是梁啟超之子梁思成設計的,因此它融合了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中的三位,是一個珍貴的曆史文物。這個紀念碑在文革中遺失,但改革開放後神奇般地在科學館的地下室中被找到。現在它就矗立在第一教室樓北面的草地上。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是一種品格。這種品格在目前相當缺少。在當今世界,創新驅動發展是世界潮流,世界各國都把創新作為國家戰略。在中國,我們正在面臨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這個過程的實質就是從過去的模仿式發展轉變為創新式發展。創新的本質是人的創造性思維。沒有獨立和自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創新式思維,也不可能有創新。創新就是要有與既有理論和實踐不同的,與衆不同的想法,就必須具備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不能人雲亦雲。今年7月,經管學院舉行的畢業典禮邀請了耶魯大學列文校長做畢業演講。他在對經管學院畢業生講的五項未來挑戰中的一項,就是中國面臨提高創新能力的挑戰。針對中國的教育現狀,他說,“在一個鼓勵學生被動接受但不質疑教師傳授的知識的教育體制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難以培養的。學會創造性的思考以及創新需要更加活躍的課堂參與,需要學生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學會提出他們自己的觀點并在激烈的讨論中為自己的觀點辯護。”“在這種課堂互動中,所有的假定都可以被挑戰”。這就是要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清華品格中還有很多方面,同學們可以不斷去發現和體驗。但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這十六個字代表的是清華品格中最根本的部分。在我們談塑造品格的時候,我們要格外珍惜在這個校園中形成的清華品格。
同學們:
走進清華園,成為清華MBA學生,是你們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在這個有曆史意義的大禮堂中舉行這個開學典禮,也是你們值得記憶的時刻。在這個大禮堂中,我們一起追溯清華的曆史,繼承清華的傳統,也是非常适宜的。清華有豐富的文化,清華品格是其中之一。我真誠希望同學們,在你們的MBA教育過程中,在你們培養全球視野和中國根基的同時,也要塑造清華品格。當你們畢業的時候,你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是真正的清華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