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26日,中國開放新階段高峰論壇“全球價值鍊與經濟結構調整國際讨論會”在清華經管學院舉行。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出席會議并緻辭,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代表薩爾加多作主旨演講,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和經合組織秘書長古裡亞發表視頻緻辭,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校長謝維和教授緻歡迎詞。來自各主辦單位、國内外知名大學與國際組織的數十位經濟學家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報告了最新的學術成果,并就全球價值鍊時代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問題進行了交流。
謝維和在歡迎辭中首先感謝了中國商務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世貿組織、OECD(經合組織)、IMF(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各主辦單位的合作與支持。謝維和指出,全球價值鍊變化中湧現的新問題事關全球經濟合作的穩固性,值得研究者從一個更大的視角進行思考。謝維和鼓勵各組織、機構與部門積極交流,在全球價值鍊研究領域内開展合作。
王超在緻辭說,近年來,世貿組織、經合組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歐盟以及一些國家的研究機構對全球價值鍊和貿易增加值核算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這些成果為認識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貿關系提供了嶄新視角。王超強調,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較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着力調整經濟結構,增強本國經濟增長的國際競争力。從全球價值鍊的角度研究經濟結構調整問題,無論從當前還是長遠來看,都很有現實意義,這有助于客觀認識各國的經濟結構和貿易平衡,各國産業在全球價值鍊中所處位置、所占份額和就業分布;有助于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秩序;有助于加強國際間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中國支持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的深度參與,希望有關各方通力合作和交流,紮實推進全球價值鍊研究,進一步取得豐碩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共同營造自由開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貿易環境,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在緻辭中指出,在市場開放以及交通、通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國際貿易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以全球垂直生産網絡擴大為特征的生産新模式變革中,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價值鍊的主要參與者。大家需要在這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尋找新的經貿合作方式,推動貿易與産業連接。
經合組織秘書長古裡亞在緻辭中強調,全球價值鍊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創造了經濟增長與發展機會,它使企業和一國經濟可通過使用中間産品或服務,集中發展價值鍊上的一個“環節”并在此環節取得競争力,參與全球價值鍊可以幫助各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走得更遠。各國政府應攜手合作,支持多邊貿易和投資,保證國家有效地參與到全球價值鍊中。我們要更好地理解全球價值鍊和貿易增加值核算工作,最大限度發揮其在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中的潛力。
随着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參與度不斷提高,以及中國新興優勢産業的湧現,使得發達國家的利益集團受到威脅,發達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日益頻繁。對此,清華經管學院鞠建東教授認為,“中國有必要使用‘鏡像策略’應對發達國家挑起的貿易摩擦。積極合理在貿易摩擦中進行反制,能夠幫助中國實現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合作”。
所謂“鏡像策略”是指如果一國對于我國某行業,或者某企業進行貿易制裁,則我國即選取對方同一行業,或者相似企業進行相應的反制裁。“鏡像策略”的基本原則是損失對等與被動發動原則:反制裁的力度應當與我國遭受的損失相當,同時我國不主動制造貿易摩擦。
“貿易摩擦本身并不是我們追求的,但是積極果斷的反制能夠成為貿易談判的籌碼,遏制發達國家挑起更多的貿易争端。”,鞠建東分析到。鏡像策略的基本思想來源于演化博弈論中“以戰止戰(tit for tat)”策略,通過對不合作行為的懲罰,使合作成為博弈的均衡狀态。歐盟對中國光伏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和中國成功進行反制就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案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代表薩爾加多認為,全球價值鍊與一國經濟增長密切相關,它對經濟的貢獻随着該國在全球價值鍊的位置上升而增加。全球價值鍊正在改變傳統貿易政策、國内貿易便利化措施及參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作用,通過一國内部調整和跨國協調才能制定更有效的經貿政策,而這需要營造一個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
在圓桌讨論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高級經濟學家王直認為中國應當積極調整稅收政策,幫助企業更好地融入國際價值鍊中。清華經管學院弗裡曼講席教授李稻葵表示,在政府政策之外,企業自身的制度與管理水平是中國企業能否在國際價值鍊競争中獲得成功的關鍵。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統計師Hubert Escaith指出,全球價值鍊改變了人們對産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理解,尤為重要的是國際價值鍊中的企業必須同時受到國内政策法規與國際分工行為準則的影響。
此次“全球價值鍊與經濟結構調整國際讨論會”是由中國商務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财稅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共同主辦的。(供稿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國際經濟研究中心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