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102周年校慶經管學院系列活動報道: 啟航人生:清華經管學院值年校友與學弟學妹話前程

2013-04-29
閱讀:

2013年4月27日下午,“啟航人生:清華經管學院值年校友與學弟學妹話前程”座談會在舜德樓102室舉行。清華經管學院本科1993級8位校友重返校園,通過問答形式與學弟學妹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了入學二十年以來的學習與工作經曆,共話前程未來。

清華經管學院黨委副書記焦捷教授(經1991/MBA1999,30周年院慶籌備工作組組長)首先緻辭。他對學院和團委組織這次活動表示了感謝,并對校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焦捷教授深情回憶了當年與經1993級同學一起上課、籌劃“冬情”學生節、踢足球的情景。他希望學院薪火相傳的校友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并希望在校的學生能夠在交流中有所收獲。

焦捷教授緻辭

在各位嘉賓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後,活動正式開始。關于在校生關心的學生工作問題,吳窮校友(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分享道:他最大的感觸是自己從零學起,在藝術團學習樂器的經曆。絕大部分的清華學生,從小到大在所處的環境中都是最優秀的。在成長環境發生變化,周圍的人都強過自己的時候,面對壓力該如何去适應、提高,最後為這個集體做出貢獻呢?他認為,需要團結大家,配合團隊去完成一些任務,這對個人的成長是最有幫助的。吳占鳴校友(中國黃金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裁)認為,學生工作有兩大好處:成為一個傑出的學生領袖可以鍛煉思維,提升個人魅力,将來工作中面對挑戰時會更具信心;學生工作會使大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在人生中留下永遠難忘的絢麗色彩。

經1993級校友

關于在國内讀研還是去國外深造,校友們分享了自己讀書的經曆和在此過程中的感悟。文進校友(北京蔚藍仕科技CEO)認為自己在一個文化體系完全不同的國家學習生活一年的經曆,對人生、目前的社會和組織結構了有更深刻的認識,發現了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王夢岚校友(花旗銀行董事)回憶自己當初直接出國攻讀MBA學位的經曆感到非常幸運。但她認為什麼樣的道路最好并沒有定論。條條道路通羅馬,不管選擇什麼路,隻要堅持并努力,一樣可以成功。過曉豔校友(億康先達人力資源咨詢(北京)有限公司顧問)談到,在國外攻讀MBA并求職的經曆,讓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了調整。第一,在面對挫折時,更容易去看到平時不曾關注的人和事,其實那是人生最大的一筆财富;第二,際遇不是理所應當的,很多人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所以,要時刻保持感恩的心。這既能夠讓自己更愉快,又能很好的回報社會;第三,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建立在普世價值觀上,而不是對自己的認可價值觀上。張帆校友(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認為自己的人生軌迹是典型的投行人的道路。海外讀書的經曆對自己最大的價值,是徹底融入到一個英文環境裡,與外國人溝通合作交流,鍛煉很大。張穎校友(寬帶資本合夥人)表示,對于讀研、出國、工作的排序問題,每個人感受不一樣,也會有時代的烙印體現在其中。他感到自己很幸運,可以直接去工作,并抓住一些結構性的機會,使得人生有了一些不太一樣的經曆。

經1993級校友與學弟學妹合影

針對創業、職業選擇等就業熱點話題,譚峻校友(北京瑞智融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認為自己在國有企業工作11年後最終創業,其實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通過在大型企業的工作學習,了解了許多規範的東西并積累經驗,這是自己創業不可或缺的因素。現在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還要看自己是否做好了準備。文進校友認為個人情況不同,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條件成熟,就可以去創業,并且越早越好。創業成功的人,往往在創業過程中發現了更加合适的商業機會,積累相應的資源、人脈,并最終取得成功。過曉豔校友認為在學校應當多去參加和社會、工作有關的活動,從而全方位的了解行業形态,從中選擇自己的興趣點。也可以向學長學姐尋找幫助,早作準備。吳占鳴校友分享了自己幾次職業生涯的選擇,并強調了“堅持”,隻要認為值得就應當堅持,回首看到自己的進步就能獲得最大的幸福感。吳窮校友認為在校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隻要選擇了适合自己的并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成功。

在提問環節,針對學弟學妹的問題,校友們都進行了精彩的解答。他們着重強調,同學們要好好把握青春,做最有準備的人、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更多的是要學習戰勝困難的能力。

焦捷教授在總結中表示,通過校友的分享,他在如何努力工作、平衡快樂的生活方面很有收獲,并再次對校友們的到來表示感謝。同時他也邀請校友在2013年學院院慶30周年時返校共同慶祝。

參加座談會的高韻(經2012)同學對這次活動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校友們用他們的經驗給予我自身的人生規劃很多借鑒,更重要的是,校友們讓我們知道,隻有把握青春,堅持自己的選擇,未來的路才能越走越遠。”(供稿校友辦/院團委編輯溝通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