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13年春季EMBA開學典禮緻辭

2013-03-22
閱讀: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13年春季EMBA開學典禮緻辭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 錢穎一

2013年3月20日

 

清華EMBA2013級春季班的新同學們:

今天的北京,春光明媚,是難得的好天氣。今天的北京,白雪映輝,有難忘的好景色。今天又正值春分,春天過半,日夜等長,從今天開始,白天長于夜晚,是一個容易記住的日子。今天對于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來說,更有意義的是,我們迎來了清華EMBA2013級春季班的200名新同學。對于在座的各位來說,你們從今天起,就正式加入了清華經管學院EMBA的大家庭。

作為學院的院長,我不僅要歡迎你們成為清華EMBA的學子,更要祝賀你們有幸成為清華EMBA全新課程體系全面實施後的第一屆學子。這個課程體系,源于去年一年的工作。去年是清華EMBA的十周年紀念。經過十年,我們有了4千餘名校友和在校生、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一套可操作的辦學經驗,以及一個優良的社會聲望。在去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名中,清華與INSEAD聯合舉辦的EMBA國際項目全球排名第四,國内第一。這是國際社會對我們清華EMBA辦學的高度肯定。十年是一個裡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經過去年一年的十一次專題研讨會,我們終于制定出了“清華EMBA創新發展2012計劃”。這個計劃包括招生推廣、課程體系、教學手段、校友活動、後EMBA項目、以及國際項目等六項配套措施,而它的核心是清華EMBA全新課程體系。我們有信心地說,這是一個站在中國EMBA第二個十年的新起點上,讓清華EMBA繼續引領中國EMBA發展的課程體系。這個課程體系的全面實施,正是從你們這一屆開始。

清華以及中國其他第一批開辦EMBA教育高校的EMBA課程體系是在2002年建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當時中國的MBA課程體系。經過這十年的經驗與探索,我們對EMBA學生群體的需求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們的EMBA學生與MBA學生有很大不同。MBA學生平均年齡30歲左右,而EMBA學生平均年齡40歲出頭。我們的MBA項目的定位是培養未來領導者。而我們的EMBA學生多數已經是領導者,需要的是再提高。所以,EMBA學生需要的是思考大問題:宏觀問題、戰略問題、領導問題、倫理問題等,而主要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創新,設計出适合于中國EMBA學生群體的全新課程體系。

經過反複研讨,我們最終确定了清華EMBA全新課程體系的主體分為四大模塊,我們分别命名為“天”、“地”、“人”、“通”。清華EMBA的所有課程,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都放置于這四個模塊之中。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适合清華EMBA學生高度的課程體系。同時,它又映照中國文化傳統,便于記憶傳誦——“天”、“地”、“人”、“通”——簡明、上口。

這個全新課程體系與過去的課程體系最為不同的顯著方面在于,它是一個基于學院與大學融合的平台,充分體現了清華作為一個綜合性大學,經管學院作為一所大學中的商學院的優勢。新課程的設計與建設有除經管學院外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内的多所學院的積極參與,包括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美術學院、醫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環境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等。我們邀請了這麼多學院的多位教師來為我們的EMBA同學上課,這将是一種全新的經曆。這不僅是獨立商學院力所不及的,即使是其他綜合性大學,也不能比拟的。

下面我來簡略介紹這個全新課程體系中四大模塊的含義和期望達到的境界,以使同學們在入校的第一天,就對它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天”是指企業經營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金融、政治、法律、社會等各方面。企業領導者必須充分理解企業的經營大環境,這是企業成功的首要要素。“天”模塊要達到的境界是“天時”,要知曉“天時”。

“地”是指企業經營的管理之道,包括戰略、财務、營銷、運營、信息技術等各種企業管理要素。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系統的、最前沿的管理思想和手段,方能領導企業成功。“地”模塊要達到的境界是“地利”,要把握“地利”。

“人”是指企業領導者的領導力,也涉及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領導力是科學,也是藝術,它是與人打交道的學問。人的因素是企業成功的根本之道,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尤其如此。“人”模塊要達到的境界是“人和”,要創造“人和”。

“通”模塊要達到的境界是“會通”: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商工會通,因此要“會通”八方,八個方面分别是:古、今、中、西、文、理、商、工。會通是清華曆史傳統中的特殊風格。在本科教育中,我們強調“通識”,在本科後的研究生階段,包括EMBA的階段,我們強調“會通”。“會通”是“通識”的升級版,會通幫助領導者開闊眼界,擴大胸懷,交叉整合,融會貫通。

這樣,“天”、“地”、“人”、“通”這四大模塊就構成了清華EMBA全新課程體系。清華EMBA教育希望帶給企業和企業領導者的新境界是:“天時”、“地利”、“人和”、“會通”,并要做到:知曉“天時”、把握“地利”、創造“人和”、“會通”八方。清華EMBA要達到的目标是:知曉“天時”有高度,把握“地利”有深度,創造“人和”有溫度,“會通”八方有廣度。這樣一個全新課程體系和它所要達到的新境界,不僅滿足清華EMBA學生的需求,也彰顯清華EMBA項目的獨特優勢。

在接下來兩年時間中,同學們将親身體驗這個全新的課程體系。我在這裡舉一個新課的例子,來說明全新課程體系的魅力。這就是“通”模塊中的《清華探究》課程,你們将在這個學期中體驗。這門課在去年11月首次開出。該課程共兩整天,包括四大模塊、兩個院士專場課堂、八個重點實驗室、十大校園風物,近二十位來自清華多個院系的教師參加講授研讨。同學們分成小組輪流走進實驗室,在現場體驗式教學中觸摸科技前沿新知。文科與理科的交叉整合,管理與技術的融會貫通,形成強烈沖擊。通過對清華人文曆史的探究,同學們會從中體會到清華傳統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東西文化,荟萃一堂”。這門課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第一次開出《清華探究》課程結束的當天晚上,班級主管老師收到了一條來自EMBA 12-F班班長的短信,對這門新課給予了高度評價。短信中說:

“《清華探究》是極其好的一門課程。這不是我的結論,這是同學的共識。學習了知識,促進了多學科交流,充分體現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彙貫通。吸收了清華精神,培養了文化底蘊,促進了産學研合作交流。我們為能選擇水木清華,為能投身于經管學院各位老師門下求學而感到無尚光榮和自豪。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是為高格。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努力。”

 

同學們: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清華EMBA大家庭的一員。清華EMBA是一個非常傑出的群體。我僅舉出一個指标。上周剛剛結束第十二屆全國“兩會”的第一次會議。在本屆“兩會”的代表委員中,共有43名清華EMBA的校友和在讀學生,其中全國人大代表31名,全國政協委員12名。它意味着,在清華EMBA大家庭的4000名校友和同學中有1%是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它也意味着,在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總數的5200人中,我們EMBA的校友和同學,就占了全國總數的0.9%。而清華EMBA的全國人大代表人數,已經超過代表聯名提出議案需最低人數30人的要求。以這樣的一個傑出群體為伍,是你們一生的幸運。

從你們走進清華EMBA的這一天開始,我們的希望就一直跟随着你們。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并且參與清華EMBA新十年的新變革,共同向全國和全世界展示我們的風采。

謝謝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