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07年畢業于清華經管學院的中國首位冬奧冠軍得主楊揚(經2002),于2010年以絕對優勢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成為第十位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中國人。退役後楊揚的生活和工作都未曾離開過她鐘愛的冰雪世界。近日,她在上海浦東又有了新“家”。楊揚的心裡有一幅藍圖:她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很有可能在未來培養出新的“楊揚”。
今年1月,浦東雲蓮路上的三林體育中心已經初具規模。二樓的冰場上,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彎着腰,仔細地檢查着冰面。她,就是這塊冰場的“總管”——我國第一位冬奧會冠軍、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這塊冰場,就是她在上海的新“家”。

楊楊
上海:人生新起點
這片偌大的冰場,有一個動聽的名字——飛揚。楊揚說,在這裡,她想延續她冰心飛揚的夢。
上海,幾乎一整年都見不到冰。總有人會問楊揚,為什麼是上海?
她說:“這是緣分”。
從2006年退役開始,楊揚已經策劃屬于她的冰場項目,她在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畢業論文就是《論中國冰場的市場化運營和管理》;而那時候,上海三林鎮的一塊棒球場正好要改建,經過幾次實地調研,楊揚來到浦東,向體育主管部門力薦冰場,并且順利得到了最終的經營管理權。
在楊揚看來,雖然是南方城市,但上海擁有發展冰雪項目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國外,冰上和冬季項目都在比較發達的地區發展得好,我國南方經濟條件比較好,綜合各方面條件甚至優于北方。”于是,她把家搬到了上海。
兒子:帶着全球飛
這幾天,正是冰場收工的最後階段。每天上午,楊揚和11個月大的兒子都會準時出現在冰場上。背着個背帶,兒子和媽媽心貼着心,小家夥偶爾探起頭看看辛苦工作的媽媽,露出甜蜜的微笑。兒子餓了,楊揚就會找塊地方坐下來,用一塊專用的披肩一罩,給他喂奶。昨天,楊揚帶着兒子又乘機前往韓國,一同出席冬季特奧會。從兒子出生到現在,母子倆幾乎“形影不離”,才11個月大的小家夥,已經跟着媽媽走遍了世界各地。楊揚回憶說,去美國開會那次,她和兒子遇到了暴風雪,飛機三起三落,折騰了整整兩天。漫長的等待中,楊揚和兒子就坐在機場裡玩。“機長對我們說,你們是我看到的最有耐心的乘客,”楊揚笑着說,“應該說是兒子培養了我的耐心,因為他在,我必須控制我的情緒。”
飛揚:夢想的延續
楊揚的心裡有一幅藍圖:她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很有可能在未來培養出新的“楊揚”。
“飛揚”共有兩層兩塊場地,硬件堪稱國内最完善——下層對外開放,上層是一個标準的、擁有5000人座位的比賽場館。在楊揚的構想中,一樓将留給熱愛冰上運動的廣大市民,滑冰、冰球、冰壺、花樣滑冰。樓上場館的各種配件都是“頂配”,可以承接國家隊的專業訓練以及承辦國際滑聯各種世界級的大賽。楊揚說,未來她還想用自己的号召力吸引一些頂尖水平的表演和比賽,能讓上海市民親身感受冰上運動的魅力。
和冰上運動中心一同誕生的,還有“飛揚滑冰學校”——這将是楊揚自己的滑冰學校。楊揚身上,還肩負着幫助上海組建一支冰上運動隊的責任。
眼下,“飛揚”已“開門迎客”,試運行的第一批顧客,是國家短道速滑青年隊和冰壺國家隊。接下來,“飛揚”将正式向公衆開放。“我希望能在全民健身日之前,迎接第一批市民。”楊揚說。(轉自《解放日報》2013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