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探究》EMBA首次開課全程紀實

2012-11-28
閱讀:

      一群特殊的“大齡”學生,手中拿着封面印有“清華EMBA”字樣被稱為iEMBA的平版電腦,三三兩兩地從FIT樓裡的國家實驗室出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讨論着。暮色将近,同學們卻意猶未盡。兩天時間,四大模塊,兩個院士專場課堂,八個重點實驗室,十大校園風物,近二十位教師的講授研讨……想到首次開課的《清華探究》EMBA課程即将結束,大家心中滿懷不舍。

 

“探究”第一課:開宗名義融合創新

 

11月22日上午。還差幾分鐘八點半,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302教室靜悄悄。

    黑壓壓的一片,清華EMBA12-F班的同學早已全部就座。各自打開iEMBA,連接清華無線校園網,點擊“清華EMBA課件”圖标,手指快速劃到寫有《清華探究》課程名的圖片上,點擊進入,滑動課件列表,單擊“先進醫療健康技術産業化探讨”,待幻燈片全屏顯示,調整好iEMBA的角度和位置,先後朝講台上看去。

EMBA同學體驗iEMBA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機械工程學院盧達溶教授走到講台前,和藹可親地說到:“非常高興能和來自經濟改革主戰場的同學們共同搭建企業與大學之間的橋梁,接下來的兩天時間,我們将組成學習共同體,細品清華人文曆史,探尋科技前沿新知。同學們來自不同的行業,老師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乍一看,聯系或近或遠,但是深入接觸後,大家會發現,每位老師的研究都是綜合性的,都在努力實現着多學科的交叉,這就是當今時代的特點,把住這個脈搏,用足人類通用智慧,讓我們一同來開啟管理與創新融合的未來之路。”

盧達溶教授

此時,黑闆前的兩個投影上早已顯示着即将授課的幻燈片,劉靜教授手中拿着激光筆在講台前踱步,隻等時間一到八點半,馬上開課。這EMBA12-F班《清華探究》課程的第一堂課也是《清華探究》這門全新課程的第一講。

劉靜,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和中國科學院的雙聘教授,百人計劃入選者。他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為學生做題為《先進醫療健康技術産業化探讨》的報告。在簡單的引言和提綱介紹之後,劉靜教授就直接抛出了三個思考問題:“大需求,如何催生‘大’技術?好技術,如何實現‘旺’市場;善舉動,如何赢得‘好’口碑?”這三個問題貫穿了科技、産業和消費者,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

劉靜教授

劉靜教授借用翔實的數據和清晰的SMART圖表向同學們分析了美日等國在醫療設備領域的戰略部署,并最後落腳于我國醫療儀器工業的發展上。“我們需要發展官、産、學、研、醫的新架構,構建下一代先進醫療健康設備的技術體系,探索颠覆性的先進診療原理和方法。”劉靜教授總結說。

随着兩個技術專題的讨論,課堂熱度逐漸增加,在講到“手機平台上的生物醫學工程學”時,無疑,熱度達到峰值。“手機醫療”、“無限健康”、“睡眠監測”等這些新的科技前沿在博得了衆多眼球的同時,也誘發了教室裡分貝值的猛漲。

如果課堂讨論也算是一種反饋的話,那麼分貝值猛漲這個反饋則宣示着《清華探究》首講“開門紅”,第一模塊開局順利。第一模塊,主要關注生物醫藥行業和納米技術産業化,目的是想讓同學們到技術生産的源頭,與科研工作者研讨技術的前沿發展和創新過程,尋找企業技術進步的契機。

下課了,前排的同學還在讨論“Ar-He刀”。劉靜教授耐心地解釋說,它又叫氩氦刀,是一種美國生産的低溫醫療器械,我國已有很多城市在用,但目前均隻能進口。

 

兩院士出山:高屋建瓴大家風範

 

10^-9,單位米,1納米的長度。

410億,單位元,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工業軟件市場的規模。

當前一天清華EMBA12-F班的同學還沉浸在以納米為度量單位的碳納米管的奇妙世界中,轉天他們就不得不把自己帶去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宏觀視野中。在顯微鏡下聚焦“兩化融合”,在放大鏡下縱論納米科技,正如一些同學所言,“這大抵就是院士的範兒吧”。

中國科學院院士範守善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分别于22日和23日為同學做專題講課。範守善院士現任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碳納米管的生長機理、可控制合成與應用探索。吳澄院士自1986年就參與并領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863計劃”)自動化領域及CIMS(“現代集成制造系統”)主題的發展戰略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現為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範守善院士

“我和大家交換我17年的碳納米管研究經曆,讓大家了解基礎研究、産業和創新,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範守善院士還開玩笑稱“為了看起來離‘經管’近一點,自己特意在題目中加上了‘創新’、‘産業化’這兩個現在最時髦的詞”。他不僅謙虛,而且講課形象生動,擅用打比方,艱澀的技術從他嘴裡說出來通俗易懂,還“很好玩”。尤其是在講到碳納米管薄膜揚聲器和碳納米管觸摸屏的部分,很多同學更是直接大呼“神奇世界大揭密”。

基礎創新到産業化:理想與現實。不管神奇“揭密”多麼有趣,其背後貫串的主線——基礎研究發現與納米産業創新并未偏離過。他通過總結自己的科研實踐與長期的一線思考,對我國基礎研究的産業化的現狀和未來做了大緻的分析和判斷。“發現、熱點、聚焦和應用這幾部分讓我們搞基礎研究的人感到興奮、激動,但之後的規模制造、政策扶持和市場營銷部分又讓我們必須冷靜下來。實現從基礎研究的真正産業化,還需要在座各位的努力。”

需要努力的不僅僅是基礎研究的産業化,還有“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是一個貫穿我國經濟發展的漫長過程,要及時注意轉型、經濟增長新動力這些宏觀的但是有決定意義的大方面。”吳澄院士在演講中提出了在兩化深度融合過程中八個值得特别關注的問題及産業化機遇,并認為這些點“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有意義,可以參考”。點到為止。在同學對這兩場講座的評價中,“高屋建瓴”、“戰略性強”兩詞出現頻率最多。

吳澄院士

創新的成果必有創新的方法,創新的方法則出自方法論。兩位院士不僅是在傳遞知識,更是在滲透他們的方法論。唯有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參透各種道理,才能有所頓悟。

 

設計與管理:貌離神合交融滲透

 

11月23日上午。《清華探究》課程的上課地點從經管學院的舜德樓遷到了美術學院,此為課程内容設計中的第三模塊,即從藝術與設計的視角切入,換個角度看品牌與戰略,擴展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整個模塊包括兩場課堂講授和三場實驗室研讨。

“設計是一種企業可以獲得持續競争優勢的強有力的戰略工具。但大多數企業忽略了設計作為戰略工具的使用。他們沒有意識到優秀的設計可以提升産品、環境、溝通和企業和形象。”顯然,蔡軍教授的這種告誡說到了很多學生的心坎裡,講課結束後很多學生跑到講台上去和他交流請教。蔡軍,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設計管理研究所所長,緻力于設計戰略與管理研究。“設計管理——企業轉型期下以用戶為導向的戰略整合與創新”是他本次授課的主題。他用基礎理論導引,穿插案例分析,置身經濟全球化的語境,前瞻設計管理的無限可能。

蔡軍教授

“系統管理與戰略管理的系統整合……通過提升品牌價值與産品價值,滿足和創新用戶需求,使企業獲得不斷發展的可持續競争力。”蔡軍教授一再重申,“設計是一個系統”。

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更是一種理念。可持續設計就是是探索一種保證企業利益、環境和資源保護以及人和社會的需求共赢的解決方案。作為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可持續設計研究所的負責人,劉新教授富有哲思地與同學們分享自己對“可持續設計”的認識和思考,甚至還有對“增長”、“發展”、“進化”幾個概念的哲學層面探讨。整堂講課中,一幅幅反映人類生存現狀的圖片令人觸目驚心,而劉新教授所倡導并踐行“為社會公平與和諧而設計”的充滿人文關懷的設計理念又讓大家看到了未來希望所在。同時,劉新教授直言不諱地說:“可持續設計落實到服務層面,就必須要有商業模式,而這個是經管的優勢所在,所以我們非常希望能和經管合作。在國外一些知名大學的商學院在院内設有設計系。”

劉新教授

“打破學科間的疆域和壁壘,商業模式加設計管理,這種模式将可以在未來解決很多問題。”劉新教授談到融合的前景顯得很興奮。

“藝術與管理,天生就有很多方面需要融合,這是一個趨勢,值得我們繼續探索。”雖然身兼數職事務繁忙,蔡軍教授願意繼續在融合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些努力。其實多年以來,蔡軍教授在科研與教學方面與經管教授都有合作,早就與經管學院的老師們成為一家人。

 

實驗室研讨:開闊眼界實地尋寶

 

《清華探究》這門課程由錢穎一院長親自主持設計,凝聚了清華EMBA教育中心全體同事的智慧和心血。在重磅推出之前已經醞釀了一段的時間,清華EMBA團隊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在考察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一百多個實驗室的基礎上,精挑細選出八個代表先進技術和新興産業的實驗室,分别是:醫學微系統技術實驗室、藥劑學實驗室、納米中心超淨實驗室、汽車造型實驗室、照明與色彩實驗室、信息藝術設計實驗室、下一代互聯網運行演示中心、以及超級計算中心。同學們分成小組輪流走進實驗室,在現場體驗式教學中觸摸科技前沿新知。技術與管理的融會貫通,文科與理科的交叉整合,強烈地沖擊着他們。

同學們參觀納米中心超淨實驗室

“從錢院長在開學典禮上介紹這門課時就很期待。上過之後很滿意,搭配比較緊湊,形式比較活潑,在短暫的時間内,走進好幾個學院,了解各種學科,是從整個科學技術層面來了解清華整體的科研技術水平,很震撼,感覺很強烈。”EMBA12-F班的任雁飛同學剛剛觀摩完第四模塊中的下一代互聯網示範中心,還沉浸在CNGI、CERNET、ORIENT所帶來的技術亢奮和自豪感中。稍事平靜後,他說:“我們之前的思路是單一的,但這次實驗室探究打開了大家的思路,不再拘泥于之前的專業中,這是我感覺在清華這個平台上最大的收獲。”

同學們走進清華美術學院汽車模型實驗室

探究,先探後究,打探情況,選中興趣點,然後再深究。“《清華探究》這門課,雖然不敢說是讓我們進入了一個對清華深層次的了解階段,但最起碼直觀的認識是有了。”EMBA12-F班的徐曉東坦露。

實驗室是創新的核心地帶,創新是國家民族的未來,而EMBA同學作為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則是能最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帶來社會變革的群體。這門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希望同學們與作為國内頂尖綜合性大學的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所擁有的實驗室群發生關聯,尋找自己新的生長點。

 

冬日清華園:百年積澱人文日新

 

“你是否知曉清華園中的鐘靈毓秀?/你是否聞沁百年學堂的書尺留香?/你是否領悟清華禮堂的人文日新?/你是否看到日晷背後的光景變遷?/你可曾夢回“荷塘月色”的娴情雅境?”不曾料想,在清華EMBA2012年秋季新生入學酒會上的這一段“廣而告之”,竟成為很多同學的惦念。

11月22日下午。在初冬的寒意中,《清華探究》的第二模塊—“清華人文曆史探究”拉開帷幕。天氣有些陰沉,似乎是在映襯清華校園百年的曆史滄桑。主講黃延複先生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史研究學者,從1950年考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後一直沒有離開過清華園,至今已在園子裡呆了六十二年,被譽為“清華傳統精神的守護者”,也是國内研究梅贻琦校長教育思想時間最長、成果最多的權威學者。

黃延複先生的生動講解赢得同學們喝彩

黃先生黑白格子的鴨舌帽和絨質格子圍巾充滿英倫風情,但臉上或深或淺的老年斑、露在帽子外面的花白頭發、身上那件已經開裂的長款鐵鏽紅皮大衣和手中的拐杖卻合起夥兒來洩漏了他的年齡—84歲高齡。

黃先生與這個模塊的“特約嘉賓”錢穎一院長一起帶着同學們從二校門開始,途徑日晷、清華學堂、駐足王國維紀念碑、同方部,繞過圖書館、西體育館、靜觀古月堂、“月涵松”,最終抵達照瀾院故居。黃老先生對園子裡的人物、曆史、轶事等如數家珍,不僅傳“正史”,還講“閑話”,娓娓道來,引經據典,時不時語出驚人,博得陣陣喝彩。黃老先生把二校門兩邊的牆比為屏障,松柏比為衛士,共同守衛清華園時,語重心長地說“在場的同學們就是衛士,清華文化就是屏障,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拒絕庸俗的、世俗的東西侵入校園。”同學們大呼“妙哉”!短短一會時間,黃先生就被尊奉為可愛的“校寶”。

同學們實地“探究”清華人文曆史

黃老先生一個人show的效果就如此之好,那和錢院長的對話版show則更自不待言。黃老先生講解,錢院長追問——“這個是怎麼回事兒來着,給大家講講”——黃老先生講述,錢院長就在旁邊做現場“腳注”。有同學形容他們二位像是在說相聲,一個捧哏,一個逗哏,“笑”果很好。當然學習“效”果更好。

在整個遊園過程中,同學們表現得很興奮,沉浸在濃郁的清華情懷中,徐曉東就是其中一個。“雖然來清華EMBA念書,但對清華校園其實并不清楚。之前很多心裡向往的地方也都還沒來得及去,這次終于有機會可以去了。這種課程安排非常好。”欣喜之情和滿足感依舊難掩。

“下午走馬觀花看看,晚上我們再細細說。”由于時間關系,黃先生不得不暫時割舍分享的欲望。在22日晚上的《清華人文精神與校園風物》專場講座中,老先生終于得以一吐為快,快到預定結束時間的時候,老先生說:“我興奮了”。“我所主張的清華傳統精神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東西文化,荟萃一堂。”黃先生最後告誡道:“以無通才之專家臨民,非為新民而為擾民。”

黃延複先生解讀“清華精神”

品,細細地品味清華的傳統到底是什麼;溶,慢慢地溶解,将自己溶入清華的文化中,再将清華的文化溶入自己的血液和事業中。在《清華探究》課程中,大家收獲的絕不僅僅是知識和眼界。

11月23日深夜。EMBA12-F班班級主管沃靜老師收到一條來自該班班長王家彬同學的短信:

“《清華探究》是極其好的一門課程。這不是我的結論,這是同學的共識。學習了知識,促進了多學科交流,充分體現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彙貫通。吸收了清華精神,培養了文化底蘊,促進了産學研合作交流。錢院長以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學家和大學者,親自設計課程,親自考察授課過程,親自延攬名師,親自陪同學生在刺骨寒風中學習考察,既體現了禮賢下士,故黃先生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懷;又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平等的尊重和長者的愛護,深愛清華一草一木并傳達給每一個同學,深得梅先生教育精神真谛,當之無愧是品格高尚、嚴謹負責的中國當代優秀教育家中的代表,為人師表,令人動容。我們為能選擇水木清華,為能投身于錢老師為代表的經管學院各位老師門下求學而感到無尚光榮和自豪。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是為高格。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努力。”

至此,《清華探究》課程的“首演”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但是,清華EMBA團隊“探究清華”的路程才剛剛起步,一種在路上的心情,隻為夢中的麥田……(供稿 EMBA教育中心 編輯 溝通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