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清華EMBA全新課程《清華探究》開講

2012-11-28
閱讀:

經過幾個月的醞釀和籌備,清華EMBA 2012年秋季學期正式推出的全新課程《清華探究》于2012年11月22日正式開課。清華EMBA12-F班的66位同學成為該課程的第一批學生。

該課程共分為四大模塊,分别是:醫學院和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模塊、清華人文曆史探究模塊、美術學院模塊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模塊,包含兩個院士專場課堂,八個重點實驗室,十大校園風物,和近二十位教師的講授研讨。

在22日上午進行的“醫學院和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模塊中,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靜教授做了題為《先進醫療健康技術産業化探讨》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範守善教授和同學們探讨了《碳納米管從原始創新到産業化》。同學們還分小組參觀了醫學微系統技術實驗室、醫學院藥劑學研究室和納米科技中心的超淨實驗室。

劉靜教授講解《先進醫療健康技術産業化探讨》

範守善院士講授《碳納米管從原始創新到産業化》

EMBA同學參觀納米科技研究中心

22日下午,《清華探究》的第二模塊“清華人文曆史探究”拉開帷幕。84歲高齡的主講老師黃延複先生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史研究學者,被譽為“清華傳統精神的守護者”。黃先生與該模塊的“特約嘉賓”錢穎一院長一起帶領同學們從二校門開始,途徑日晷、清華學堂、駐足王國維紀念碑、同方部,繞過圖書館、西體育館、靜觀古月堂、“月涵松”,最終抵達照瀾院故居。黃老先生對園子裡的人物、曆史、轶事等如數家珍,博得同學們陣陣喝彩。在當晚的《清華人文精神與校園風物》專場講座中,黃老先生意猶未盡,繼續為同學們解讀清華傳統精神,他說,“我所主張的清華傳統精神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東西文化,荟萃一堂。”黃先生最後告誡道:“以無通才之專家臨民,非為新民而為擾民。”

清華校史專家黃延複先生與EMBA同學探究清華人文曆史

23日一大早,EMBA12-F班同學又趕到美術學院進行第三個模塊的學習,即從藝術與設計的視角切入,換個角度看品牌與戰略,擴展同學們的創新思維。主講老師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蔡軍教授一直緻力于設計戰略與管理研究。“設計管理——企業轉型期下以用戶為導向的戰略整合與創新”是他本次授課的主題。他用基礎理論導引,穿插案例分析,置身經濟全球化的語境,前瞻設計管理的無限可能。随後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可持續設計研究所的負責人劉新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可持續設計”的認識和思考。帶着對設計的新認識和新理解,同學們又參觀了信息藝術設計實驗室、照明與色彩實驗室和汽車模型實驗室。

蔡軍教授講解設計戰略與管理研究

劉新教授交流對“可持續設計”的認識和思考

23日下午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進行的是最後一個模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應邀主講《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問題》,提出了在兩化深度融合過程中八個值得特别關注的問題及産業化機遇,并認為這些點“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有意義,可以參考”。随後同學們分組輪流進行了“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及應用”、“高性能計算技術”的讨論。

吳澄院士課堂關注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同學們探讨交流“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及應用”

兩整天的《清華探究》課程,共有11位清華教授為EMBA同學授課,同學們共進行了十次專題讨論,足迹遍及清華園内的曆史人文景觀和四所學院,充分體現了學院與大學融合的發展戰略。11月23日深夜,EMBA12-F班班長王家彬同學給班級主管沃靜老師發來短信:“《清華探究》是極其好的一門課程。這不是我的結論,這是同學的共識。學習了知識,促進了多學科交流,充分體現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彙貫通。吸收了清華精神,培養了文化底蘊,促進了産學研合作交流……”

《清華探究》計劃在保留現有模塊的基礎上,下一步将繼續拓展環境學院、土木水利學院、建築學院等清華傳統優勢領域,促進各學科與管理學之間的交融滲透,融合創新。

《清華探究》課程是國内EMBA教育領域的獨創,是清華EMBA教育中心探尋清華EMBA新十年創新發展的嘗試之一,也體現了學院在實踐與大學融合戰略方面的持續努力。這門全新課程為EMBA同學打開一個深入清華其他學院和領域的窗口,不僅去感受大學的獨特魅力,同時也去發現新的商機,獲取新的創業和管理靈感。(供稿 溝通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