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錢院長上海暢談清華EMBA創新發展

2012-12-06
閱讀:

在清華EMBA名師管理論壇上的緻辭

錢穎一

2012年12月5日

上海浦東香格裡拉酒店

 

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今天,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EMBA教育中心在上海舉辦清華EMBA名師管理論壇。在此之前,我們剛剛在隔壁房間舉行了清華EMBA教育中心上海辦公室成立的新聞發布會。兩個活動加在一起,這應該是清華EMBA教育中心近年來在上海舉辦的最大的一次活動。

清華EMBA教育中心上海辦公室的成立是學院EMBA教育上的重要一項舉措,是學院EMBA創新發展的一部分。今年是清華EMBA的十周年。第一個十年EMBA從誕生到壯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清華EMBA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就是“培養産業領袖,塑造企業未來”。十年來,清華EMBA形成了五大辦學優勢:強大而敬業的師資陣容、廣泛而雄厚的國際合作資源、精緻的課程設計、嚴明的教學管理、以及充滿凝聚力的校友網絡。我用兩個例子來說明國内外對清華EMBA的認可。今年9月21日,首屆清華EMBA學生—EMBA02-A、B兩班同學舉辦了十周年慶典。同學們用“兩年同學情、十年師生誼、一生清華緣”來概括清華EMBA的經曆。這是清華EMBA校友對清華EMBA辦學高度肯定的一個縮影。今年10月15日,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名公布,清華與INSEAD聯合舉辦EMBA國際項目全球排名第四,國内第一。這是國際社會對我們清華EMBA辦學的高度肯定。

清華EMBA新的十年已經開始。經過十年的積累,我們現在有了4千餘名校友和在校生、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一套可操作的辦學經驗,以及一個優良的社會聲望。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世界的經濟格局和中國企業的狀況發生了深刻變化,EMBA學生群體的要求越來越高,EMBA教育市場競争也越來越激烈。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改革創新,不進則退。

在今年5月19日清華經管學院紀念清華EMBA開辦十周年大會之後,學院EMBA教育中心召集了多次專題研讨會,邀請了各類相關人士系統探讨新十年清華EMBA教育創新發展,并随之逐步加以落實。今天,我想借此機會通過三個具體例子來向各位介紹我們的新舉措,使大家從中領略我們在新十年中的辦學思路。

第一,成立上海辦公室,加大在長三角地區的招生推廣力度。在過去十年,清華EMBA學生群體分布于全國各地,來自北京和北方地區相對較多,而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學生相對于它在國内經濟活動比例來說不夠匹配。這也很自然,因為清華地處北方。在新的十年中,清華EMBA将加大在長三角地區的招生推廣力度。今天我們在上海成立EMBA辦公室就是一個具體的措施。我們希望從上海輻射到江蘇和浙江等省份,提高長三角地區EMBA學生的比例。我們學院EMBA上海辦公室與學院高管培訓中心上海辦公室在一棟樓裡辦公,地處虹橋迎賓館。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長三角是中國企業最發達和企業家精神最強的地區之一。同時,上海的管理教育和EMBA教育也非常發達。在這裡,有國内非常優秀的獨立商學院,有多所隸屬于優秀綜合性大學的管理學院,最近,還有多所世界級海外大學的商學院在上海落戶,以多種形式開展管理教育,包括EMBA教育。因此,上海的管理教育市場競争十分激烈。

不過,我們對清華EMBA項目在上海的競争優勢有充分的信心。我們有不同于其他學院的差異性優勢。清華地處首都北京,有百年曆史,有譽滿全國的品牌。清華深入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學術的主流,其地位與影響力在國内頂尖。清華經管學院的特殊曆史和在中國管理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也使它對在上海的企業、企業家和管理者有特殊的吸引力。學院1984年成立,首任院長是朱鎔基。直到他在1988年來上海擔任市長,他都每周到學院領導工作。他擔任院長17年,退任之後至今一直擔任學院的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每年都出席顧問委員會的年度會議,13年來從沒有間斷。清華經管學院是國内首家獲得AACSB和EQUIS國際認證的學院,在國際化方面發揮着引領性作用。

就EMBA教育而言清華的優勢也很突出。學院是中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地,這個委員會也負責指導EMBA項目。清華EMBA項目十年來的成就有目共睹,上面我提到了在10月英國《金融時報》的全球EMBA排名中,清華的EMBA國際項目名列全球第四,事實上,這還是中國内地所有商學院在參加《金融時報》共六類排名中迄今為止的最好成績。随着清華EMBA在新十年創新發展新措施的逐步推出,随着社會上對EMBA辦學嚴謹性的日益重視,清華EMBA會更加有吸引力。

第二、全新課程《清華探究》開課,強調“會通”。會是會議的會,通是通過的通。這裡說的會通包括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商工會通等内容。曆史學家何兆武先生把“會通”視為清華的傳統風格。會通就要基于學院與大學的融合,這正是綜合性大學的獨特優勢,是獨立商學院不具備的。在醞釀了幾個月的時間之後,《清華探究》課程于11月22日正式開課。清華2012年秋季入校的EMBA12-F班的66位同學成為該課程的第一批學生。該課程共兩整天,包括四大模塊、兩個院士專場課堂、八個重點實驗室、十大校園風物,近二十位教師參加講授研讨。這是清華EMBA項目投入成本最大的一門課,也是清華EMBA同學們最感驚喜的一門課。

在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中,我們考察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一百多個實驗室,最後精挑細選出八個代表先進技術和新興産業的實驗室,分别是:醫學微系統技術實驗室、藥劑學實驗室、納米中心超淨實驗室、汽車造型實驗室、照明與色彩實驗室、信息藝術設計實驗室、下一代互聯網運行演示中心、以及超級計算中心。同學們分成小組輪流走進實驗室,在現場體驗式教學中觸摸科技前沿新知。管理與技術的融會貫通,文科與理科的交叉整合,形成強烈的沖擊。在醫學院和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模塊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範守善教授和同學們探讨了《碳納米管從原始創新到産業化》。在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模塊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應邀主講《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過程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在美術學院模塊中,工業設計系蔡軍教授以“設計管理——企業轉型期下以用戶為導向的戰略整合與創新”為主題授課。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可持續設計研究所負責人劉新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可持續設計”的認識與思考。

在清華人文曆史探究模塊中,主講老師是84歲高齡的黃延複先生。他是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史研究學者,從1950年考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後一直沒有離開過清華園,至今已在園子裡呆了六十二年,被譽為“清華傳統精神的守護者”。黃先生帶領同學們從清華二校門開始,途徑日晷、清華學堂、駐足王國維紀念碑、同方部,繞過圖書館、西體育館、靜觀古月堂、“月涵松”,最終抵達照瀾院故居。黃老先生對園子裡的人物、曆史、轶事等如數家珍,博得同學們陣陣喝彩。在當晚的《清華人文精神與校園風物》專場講座中,黃老先生意猶未盡,繼續為同學們解讀清華傳統精神,他說,“我所主張的清華傳統精神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東西文化,荟萃一堂。”

在課程結束的當天晚上,EMBA12-F班班級主管老師收到了一條來自該班班長的短信,對這門新課給予了高度評價,短信中說:“《清華探究》是極其好的一門課程。這不是我的結論,這是同學的共識。學習了知識,促進了多學科交流,充分體現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融彙貫通。吸收了清華精神,培養了文化底蘊,促進了産學研合作交流。……我們為能選擇水木清華,為能投身于經管學院各位老師門下求學而感到無尚光榮和自豪。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是為高格。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努力。”我們對這門新課的效果深到欣慰,體會到踏實嚴謹辦學,創新發展帶來的成果。

第三,基于最新信息技術的移動學習手段。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浪潮之中。信息技術對學習手段帶來革命化的改變。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在今年9月19日清華EMBA項目2012秋季開學典禮上,我們正式發布了這個移動學習設備,并且當天為每一位新入校的EMBA學生都配備了一個。

它看起來像一本書。事實上,我們有意識地把封面設計得同我們之前十年發的紙制課件很相似。它是一個專門為清華EMBA項目量身定做的iPad,不僅可以無線下載并同步所有的課件,還是學生相互交流的網上社區。我們把它叫做“iEMBA”。随着它的引入,清華EMBA就率先在全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一個iEMBA的時代。

在9月19日的開學典禮上,我們展示了它的功能。進入首頁,看到的是夢幻般的iEMBA标識。在“清華歡迎你”的問候中,呈現出“我們的”區域: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院、我們的中心、我們的老師,還有我們的院長教誨。與學業有關的信息,都在“我們的”之中,無需再去問老師,也無須到網上搜索。“院長教誨”中收錄了我過去三年清華EMBA秋季開學典禮的緻辭,以及今年5月在清華EMBA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在同一頁面中還有“學在清華”、“吃在清華”、“住在清華”、“動在清華”欄目。這裡有清華圖書館的介紹,有清華校内外餐廳的方位,有清華周邊酒店的電話,還有清華校園的高清地圖,所有這些都為同學們在清華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極大便利。

“開學指南”展示了接下來四天的第一個學習模塊。開學日程、拓展訓練介紹、Techmark介紹,以及各種實用信息:從學生卡到電子郵箱,從課程學習須知到校内外網絡資源。在這之後的每一門課程模塊中,都有全部的、同步自動更新的電子課件。在個人信息欄目中,有最新的班級活動通知、講座論壇信息等等。

10月25-26日是第一個學習模塊的前半部分,是由我為EMBA 2012級秋季班學生講授第一堂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從這堂課開始,我們第一次在課堂上使用了iEMBA。通過Apple TV的連接,我把手上的iEMBA與大銀幕無線連接,實現無線投影,我在教室中自由走動,進行翻頁等操作。同學則可以在自己的iEMBA上做注解,并發給我他們提出的問題。在我的課堂上,第一次完全沒有發放紙制課件。所有EMBA學生都順利地接受了這種新的無紙學習手段。

在11月份開出的第二個學習模塊《清華探究》上,同學們攜帶着iEMBA走進清華的各個學院、實驗室、風物實景,他們不僅可以随時查閱課件,而且可以随時随地拍攝照片,并向外發送(我們配備的是iPad 3,帶攝像頭和3G模塊)。

經過了這三個開學之後模塊的親身體驗,清華2012級秋季學期入學的EMBA同學們已經切實感受到了新教學手段的魅力。這是我們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手段上邁出的一小步,但它卻是我們EMBA教育曆史上的一大步。

各位來賓,

以上是清華EMBA教育在今年創新發展中的三個例子。不過,大家已經可以從中看出清華EMBA未來的發展脈絡。我們還在繼續努力,踏踏實實辦學,認認真真做事。我們相信市場是認可這種辦學風格的。這是清華EMBA創新發展的基礎,也是清華EMBA的重要競争優勢。

衷心感謝各位對清華EMBA的關心和支持。謝謝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