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我是經83班的向迪雅。四年前,追随着自己的理想,我來到了清華經管學院。懷抱着對大學生活美好的憧憬,卻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清華食堂和紫荊公寓的校外軍訓,難度僅次于基科的數學分析和線性代數,還有後無來者的金工實習。但正是在清華經管的這四年,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少年變成一個有知識、有責任心的青年。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在大學生活中的三個“第一次”。
第一次挫折:大學的第一門考試是經濟學原理的期中。在自認為複習得不錯的情況下,卻隻考了73分。作為一名北京人大附中實驗班的畢業生,高中時我從未考過這麼低的成績。巨大的失敗感油然而生,究竟是否是我習慣了高中式的教學反而在大學教育的自由度中迷失了自己?還是我根本沒有理解經濟學的知識?挫折讓我清醒,促我反思。在接下來的學期中,我改變了學習方式,找到了感覺,恢複了自信,學好了經濟學原理這門課。
第一次接觸社會:大一的暑假,我帶隊前往内蒙古海拉爾市調研牧民的經濟和生活狀況,這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觸到真正的農村。當車駛向周邊的草原時,滿目所見與我的設想完全不同:破舊的蒙古包散落在日漸沙化的草原中,稀稀落落的牧民趕着牲畜争取在休牧之前再放一把牧。我們走進牧民家庭,看到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很拮據。在實施了退牧還草政策後,由于政府補貼還未到位,牧民的生活仍然清貧。内蒙古之行讓我感觸頗多,從小生活在城市,不知農村生活的艱辛和農民的的疾苦。而這次實踐,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懷天下,心系民生,正是我們每個清華經管人的責任。
第一次走出國門:大三的上學期,我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交換。這是我第一次遠離祖國,第一次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與各種膚色的同學共同學習。在課堂上,我驚訝的發現,外國學生思維非常活躍,就連英語沒有我流利的同學,都能經常提出各種問題。而我,習慣于上課安靜地坐在下面聽講。這種沖擊激勵我改變,努力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我與各國同學一起讨論案例,積極參加教授的答疑,解決自己的疑惑。雖然交換的時間很短,但這一份思維上的鍛煉讓我在日後學習上的表現更加優異。
其實,清華經管帶給我的“第一次”遠遠不隻是這三個。我也知道,8字班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在清華經管經曆的衆多改變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隻是他們不能都站在這裡來訴說。每個人經曆的“第一次”各不相同,但卻都伴随着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正是這無數的“第一次”構成了我們在經管度過的豐富多彩的、難忘的大學生活。在這裡,我代表經管學院8字班的全體本科生,感謝經管學院所有的老師,正是你們搭建的平台,給了我們各種機會,讓我們得以自由地成長。我們向你們保證,我們會帶着堅持和勇敢,追求理想,迎接人生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