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邀請,2012年5月31日,哈佛大學中國研究教授、哈佛大學傑出貢獻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哈佛中國基金會主席柯偉林(William Kirby )博士訪問清華,并在清華經管學院偉倫報告廳就21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發表了演講。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校長陳吉甯教授等出席演講會,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錢穎一教授主持了演講。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各單位黨委(總支)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以及部分師生參加了演講會。
在題為“中國時代?大學和21世紀的通識教育”的演講中,柯偉林博士介紹了美國的通識教育,從中國和國際教育發展的曆史和現實出發,為中國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建議。
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William Kirby )博士
柯偉林博士指出,随着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研究與關注。如果說19世紀是歐洲高等教育的時代,美國高等教育在20世紀占統治地位,那麼中國将在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中處于什麼地位?他表示,決定21世紀是否會成為中國時代的便是中國教育的發展情況。柯偉林博士簡要回顧了中國近現代政治、經濟和教育發展情況,并重點談到了中國大學的崛起與發展。他說,20世紀上半葉,中國建設了非常有活力的高等教育體制,興建了很多在今天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學府。在當今中國,很多家庭甯可節衣縮食,也絕不會吝啬子女的教育花費。現在,中國的大學在校園規模、校園設施和教育質量等方面都有了飛速發展,而這給美國大學帶來競争的同時也帶來了合作。
在談到當代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時,柯偉林博士表示,在21世紀,無論是歐洲的大學、美國的大學還是中國的大學都面臨着一些共同的挑戰:如何在發展教育的同時保證教育的質量;如何在科研變得越來越受重視時堅持重視教學;如何為不同背景的最優秀的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機會;如何改進大學課程;大學應如何同時承擔國家責任和國際責任。他介紹了美國通識教育的發展情況和哈佛大學的課程改革情況并強調,要區分清楚教育和訓練的區别,人文素質教育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非常基礎關鍵的作用,在當今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更應該注重本科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柯偉林博士表示,每一代的大學教師和教育人員都應該對教學進行回顧和反思,思考學生在這個時代最需要學習的知識是什麼。他還指出,成功的教學将促進教師科研的發展。因為優秀的學生具有突出的學習能力,并擅于挑戰最好的教授,這種師生互動和交流将給科研帶來裨益。
合影(從左至右):白重恩副院長、陳吉甯校長、柯偉林教授、錢穎一院長
柯偉林博士為哈佛大學中國研究教授(T. M. Chang講席)、哈佛大學商學院史賓格勒家族工商管理學教授、哈佛大學傑出貢獻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哈佛中國基金會主席。在哈佛執教期間,曆任曆史系系主任、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及文理學院院長,還是美國人文科學研究學會會員。從2002年到2006年,柯偉林教授在哈佛學院對本科生教育進行了重大改革,提高了哈佛大學在國内外開展國際研究的實力和水平,并使哈佛學院和文理研究生院獲得的财務資助顯著增加。柯偉林教授分别從達特茅斯學院及哈佛大學獲得學位,擁有柏林自由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據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