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錢院長緻辭清華EMBA十周年

2012-05-22
閱讀:

清華EMBA十周年緻辭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 錢穎一

2012年5月19日

 

同學們、校友們、老師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共聚一堂,隆重慶祝清華EMBA十周年。從2002年清華經管學院首批獲準開辦EMBA學位教育以來,清華EMBA和中國EMBA教育共同走過了十年曆程。十年前,清華EMBA第一級的班級編号從02-A、B開始。十年後,第十一級的編号已經是12-A、B、C。這十年中,清華EMBA累計培養學生3809人,其中2677位已經畢業。他們中超過一半是大中型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200餘位是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創始人。在國内創業闆成功上市的企業中有十家的董事長或創始人是清華EMBA校友。清華EMBA校友中還有三位成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8位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去年,我們的一位EMBA校友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十年來,清華EMBA建立了27個地方同學會、8個北京同學會、一個國際EMBA(即TIEMBA)同學會、以及一個媒體班同學會。經過十年,清華EMBA已經成為中國最具綜合實力、最具口碑人氣、最具影響力的EMBA項目。

清華EMBA一直以“培養産業領袖,塑造企業未來”為使命。十年來,清華EMBA形成了五大優勢,那就是:強大而敬業的師資陣容、廣泛而雄厚的國際合作資源、精緻的課程設計、嚴明的教學管理、以及充滿凝聚力的校友網絡。這些優勢已經成為清華EMBA品牌和聲望的基礎。清華EMBA十年的成就,是與開創EMBA項目的趙純均院長,特别是主管EMBA項目十年之久的廖理副院長以及他領導的EMBA教育中心團隊的卓越出色的工作分不開的,也是與經管學院老師們的共同努力分不開的。當我們今天慶祝清華EMBA十周年的時候,我們感謝他們,并向他們緻以崇高的敬意。

清華EMBA教育的發展是中國EMBA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前,一些人對剛剛起步的EMBA頗有微詞。十年後,事實說明了中國EMBA教育對中國企業發展,特别是在培養企業高層領導者方面的巨大影響。不僅如此,中國EMBA教育在過去十年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商學院各教育項目中最為突出耀眼,甚至可以說是唯一讓國外商學院同行對中國商學院教育刮目相看的一個項目。為什麼呢?因為它有三個突出特征,都是國外商學院,即使是頂尖商學院都不可比拟的。

第一,學生層次高。國外EMBA學生歲數通常是30多歲,一般是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而中國EMBA學生平均年齡是40多歲,他們中大多數是企業中的高層管理人員,是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級别的管理者。第二,班級規模大。國外一所商學院舉辦的EMBA,一個年級通常是一、兩個班,每班多在50人以下。而中國開設EMBA教育的院校,在第一批獲準的十所院校中,每個學院一個年級都開設五、六個班,每年學生人數在400人左右。

究其原因,以上兩個特征都是與中國經濟和中國教育發展特性相一緻的。過去的十幾年,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中國企業跨越式成長,造就了一大批第一代企業管理者和創業者。另一方面,中國的管理教育卻才起步不久,這使得這一代管理者、創業者在他們二、三十歲的時候大都沒有接受管理教育的機會。所以,一方面是經濟和企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管理教育的相對滞後,就使得中國的EMBA教育具有比發達國家更為有利的發展條件。而中國的商學院适時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利用政策允許的空間,隻用了不多的時間,就把中國的EMBA教育做大、做強了。

中國EMBA教育的第三個特征是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院之間的凝聚力特别強,遠遠超過國外商學院。這同我們中國的文化有關,也同我們的EMBA教育創新有關。一方面,中國是講人情世故的地方,是講人脈關系的地方,特别是對于成功的企業家、創業者而言,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我們的EMBA教育,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做出了多種創新。比如我們清華的EMBA,除了通常的課堂授課之外,還通過成立地方同學會,舉辦移動課堂、媒體班、人力資源班、後EMBA國學班、腰鼓隊等各種活動,大大增加了學生之間、校友之間的凝聚程度,這些都是國外EMBA所沒有的。

十年是一個裡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過去十年,清華EMBA成績卓越。但是,我們滿意不滿足,自豪不自滿。時代在變化。想一想十年後中國的經濟、中國的企業、中國的企業家、以及中國的教育,會是什麼樣子呢?首先,中國經濟總量,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人均GDP,按照美元計算,有可能達到一萬美元,中國将成為真正的中等收入國家。第二,中國的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所有制,都将呈現更加多元化:會有更大的企業,也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特别是更多創業企業、民營企業。同時,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多的跨國兼并收購,都意味着更加深層次的全球化。第三,中國的企業家,将更成熟,知識層次也會更高,80後或将成為EMBA學生中的主體。第四,中國的教育,競争将更激烈。清華面臨的競争也将主要來自于海外一流商學院。這些海外院校不僅加大了在國内的招生力度,而且它們在中國各主要城市建立了自己的校區,直接在中國提供管理教育。

面對這些新變化、新挑戰,我們必須與時倶進。我們的唯一選擇是求新、求變。因此,我們要再探索,在新的十年中,讓清華EMBA進入一個新境界。這是一個什麼境界呢?

首先,在這個新境界中,清華EMBA教育會呈現出更加綜合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趨勢。綜合化意味着EMBA教育的知識結構中不僅隻是經濟管理的知識,而且也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科學工程技術等各方面的知識。這正是清華這樣的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多元化是指學生背景的多元化,學習方式的多元化,也包括教師組成的多元化。EMBA學生會有更多的在國外受過本科教育,甚至更多的外國留學生。EMBA學生也會更多來自混合型企業、創業企業,甚至是以非赢利為目标的社會企業。學習方式也會多元化,會因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技術革命而發生深刻的變化。為EMBA授課的教師除了學者之外,還會有更多的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家,以及具備學術功底的政府官員。全球化意味着EMBA教育将更多地關注企業所依賴的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也會更多地面向中國企業對“走出去”、中外企業對全球化融合的需求,以造就更多的企業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領軍人物。清華經管學院具有的無與倫比的國際顧問委員會、與世界頂尖商學院的緊密合作(包括與我們聯合舉辦EMBA雙學位的INSEAD),以及在國際商學院組織中的特殊地位,都是我們實施全球化的有利條件。

第二,在這個新境界中,清華EMBA教育會更加強調戰略思維、價值理性、和中國根基的特怔。戰略思維是相對于戰術技巧而言,如果說後者更多是“術”,那麼前者則更多是“道”。企業越大,管理層次越高,戰略思維越重要。不過,“道”和“術”都是實現某種價值的工具,超越工具理性的則是價值理性。在GDP和企業利潤之外,還有對企業的社會價值、對人生的幸福、對社會的公正的價值考量。企業越成功,企業家就越會更多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另一方面,在全球競争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國根基成為中國企業的重要資源,也是中國商學院的重要資源,實際上,中國根基是我們的競争優勢。過去十年,我們打造了強有力的清華EMBA校友網絡。我們會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鞏固、發展,并且創出新水平、新深度。

這些是我對清華EMBA教育的新境界的一些思考。無論是綜合化、多元化、全球化,還是戰略思維、價值理性、中國根基,這個新境界是時代的呼喚,是在座的同學們和未來的同學們的需求,也是代表清華EMBA教育的未來方向。清華EMBA的使命一如既往,始終是“培養産業領袖,塑造企業未來”。但是我相信,隻有遠見才能引導産業,隻有思考才能成就未來。所以我期待,清華EMBA同學們都應該成為“有遠見的思考者”。那就是清華EMBA的新境界。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十年》。當中有兩句歌詞是這樣的: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我們今天在座的各位,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正是如此。十年之前我們互為陌生人,而十年之後我們成為師生、同學、校友。同樣,十年之後,清華EMBA的大家庭中,會增加更多、更傑出的同學、校友,雖然我們今天還不認識他們。

今天,是清華EMBA十周年。今天,我們一起慶賀,清華EMBA成績卓越的第一個十年。今天,我們也一起期待,清華EMBA更加輝煌的第二個十年。

謝謝大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