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作為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101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以“機遇與挑戰——‘十二五’時期的金融體制改革”為主題的值年校友論壇在清華經管學院舜德樓418室舉行。在春意盎然的校慶紀念日,經1987級校友濟濟一堂,憶同窗舊事,話國家未來。
論壇由經1987級校友、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王勇主持。 參加本次論壇的1987級校友代表還有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窦玉明,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荦,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産管理部總經理曲家浩,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資産配置與戰略研究部副總監張元傑,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另類投資業務線行政負責人翁湧,德意志銀行機構業務部中國區董事魏力,英飛尼迪投資集團中國農業項目和跨國并購項目負責人陳然。趙純均、陳章武、李子奈等離退休教師應邀出席了論壇。
首先,主持人王勇校友介紹了經1987級校友的概況。他說,經1987級畢業時,正值小平同志南巡,他們有幸趕上了市場經濟改革的大潮,并投身其中。如今,經1987級校友活躍在政府、企業、高校、金融等各個行業,而在金融領域從業的同學最多,占同學總數的40%左右。因此,本次論壇将主題定為“機遇與挑戰——‘十二五’時期的金融體制改革”,一是請各位校友奉獻從業體會,讓大家有所啟發,有所批評,從而增強了解,增進合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響應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對深化金融機構改革的要求。
随後,趙純均老師代表經1987級校友在校期間的老師發表緻辭,他對經1987級校友返校表示熱烈歡迎。他說,7字班在校期間正逢學院剛剛起步,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但經過20多年的努力,經1987級校友都成為了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他為此感到欣慰。趙純均老師希望校友珍惜師生之情、同窗之誼,共同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益。他祝願經1987級校友在事業和家庭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論壇第一個環節是兩位校友代表的主旨發言。首先,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窦玉明校友做了題為“基金行業現狀及未來轉型思考”的主旨演講。他首先介紹了中國以及全球資産管理行業的規模、分布以及競争格局。他說,目前中國人均持有基金量還很少,因此中國基金業的未來十年發展前景廣闊。同時,窦玉明校友也指出了基金行業存在同質化競争的弊端,他說,基金公司在産品策略上追求大而全,除少數公司外,各個公司的投資能力沒有形成明顯差異,這導緻銷售過度依賴銀行渠道。針對這種情況,窦玉明校友認為,國内基金業應該在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産品選擇、投資風格等方面借鑒國外基金公司的經驗,最終讓基金業走向差異化競争,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展望未來,他認為,中國需要在産權制度、公司治理、法律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革,給行業松綁,金融業才能有長足的發展。
接下來,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荦校友以“危機後的金融監管改革”為題做了主旨發言。金荦校友結合任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期間的工作經曆,指出現行金融監管體制存在着微觀審慎監管不足以防範大規模的系統性風險;沒有一個機構具有監測和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明确職責和相應手段;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和業務模式沒有被納入監管的範圍當中;監管權力分散、協調機制不暢等缺陷。她介紹了金融危機後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金融穩定理事會、加強審慎監管如提出巴塞爾III、擴大監管範圍、進行薪酬管理、加強國際監管标準的遵守、加強會計準則和國際合作等。而中國方面,金融體制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證券公司重組、保險業改革等,都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打下了基礎。最後,金荦校友從專業角度,并結合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的建議,指出了中國今後的金融體制改革方向:要繼續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健全系統性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論壇第二個環節是小組讨論。校友代表圍繞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成就與不足、“十二五”期間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曲家浩校友認為,中國加入WTO,引入全球化的市場競争,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使中國金融業得以與國際接軌。不過從再保險行業來說,中國的開放程度過高,目前60%以上的國内财産再保險的市場份額由境外公司占領,對國内再保險行業是一個挑戰。
張元傑校友認為,資産管理行業在未來一定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同時,從資産投資人的角度,他希望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能夠學習國際先進經驗,開辟出适合中國的捐贈基金模式,為學校的發展發揮作用。
翁湧校友指出,中國金融業在總量上急速膨脹,但在細節和專業化程度上還有很大的不足,希望金融業今後能夠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魏力校友分别從保險、基金和券商三方面提出了對金融改革的期望。她指出,隻有在金融監管和産品創新上進行改革,吸引優秀的專業人才,金融業才能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陳然校友介紹了她目前從事的農業投資方面的工作,并分析了資本市場如何更好地支持農業,以及外資私募股權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她認為要借鑒國外成功的商業模式以及案例,這對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有重要意義。
主持人王勇校友也從銀行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後,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和績效考核的标準,而不足是利率市場化問題和行政審批色彩過重。
最後,經1987級校友代表與現場觀衆進行了互動交流。他們耐心地回答了觀衆提出的中國改革、個人經曆、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問題,會場氣氛溫馨而熱烈。本次活動由清華經管學院本科1987級校友和校友事務辦公室共同主辦。(供稿:校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