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 經管郵箱
  • 教職工内網
  • 用戶登錄
  • EN

莫天全:互聯網與房地産的雙栖實幹家

2012-04-26
閱讀:

莫天全:互聯網與房地産的雙栖實幹家

(刊自2012年第3期《水木清華》)

 

在中國的互聯網界,莫天全顯得有些大器晚成。

他趕上了互聯網第一波熱潮,早在1999年就從IDG和高盛融資創辦了搜房網。但大多數人對莫天全的名字開始熟悉是到2006年,當年世界500強企業對搜房網投資20億人民币,是2006年中國互聯網界最大的一筆投資。他領導的搜房網曾有多次上市機會,卻在2010年房地産環境最嚴峻的形勢下登陸紐交所,并且開盤價達到67美元,創造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多項紀錄。

在中國的房地産界,莫天全顯得有些地位特别。

王石曾在搜房上市後表示,“搜房上市加速了中國房地産業的國際化進程。”莫天全卻稱,“上市隻是階段性目标,未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從橫向擴張覆蓋城市的“百城計劃”,到縱向擴張産品系列的“矩陣發展”,莫天全毫不掩飾自己的雄心,一張深植于整個中國房地産行業的信息網絡變得愈加清晰。

莫天全

僅從外表看,莫天全似乎具備了一個精明商人的所有特質,謹慎、穩定、幹練,一頭整潔的短發,一身深綠色的商務休閑裝,說起話來文質彬彬,卻帶有一種無形的氣場。他似乎不擅長也無意去渲染氣氛,不過說起多年前的故事卻也頗為引人入勝。提起當下,他會三句話不離搜房。他認為自己最擅長的就是做搜房網,并稱以後的目标就是要把搜房辦得更好。但與此同時,他卻将自己在搜房的股權全部轉出,聽起來有意要避免搜房姓莫。對搜房的未來,他顯出十足的把握,卻不願意多提具體的計劃。而談到自己的狀态,他顯得坦誠卻有些無奈,“一直很累,但這個累是自己選擇的,沒有誰逼着。”

 

創造人生中的小記錄

 

2010年9月17日,對于以“everything home online”為使命的搜房公司是個喜悅的日子。代号為SFUN的股票剛一登陸紐交所就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不僅以每股42.50美元的價格創造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上市的最高定價記錄,當日全天漲幅更是接近73%。回憶起當時,莫天全顯得輕描淡寫,“上市後的慶祝,那就是敲鐘喽!除此以外,也沒有什麼好慶祝的了,吃飯。”這樣的回答倒是很符合莫天全對自己的評價:不是個外露的人。不喜好,也不願意。

不過,這位性格有些内向的搜房掌門人自有獨特的方式去紀念這天。上市的前夜,莫天全沿着著名的紐約中央公園徒步三個小時,整整走完了一圈。“打破了我們團隊的一個小小記錄。我相信,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走完整個公園,但是我走完了。”說到這裡,一向謙遜有加的莫天全透出一絲得意。他還特意類比了北京,“沿着二環走過一圈的能有多少人?誰能從通州一直走到石景山大街?也很少。” 看來,已入不惑之年的莫天全對挑戰和創造人生中的新記錄依然有着強烈的興趣。他自陳,這源于内心的自我實現欲望。

30年前,在順利通過高考獨木橋後,莫天全以廣西灌陽縣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讀書。作為莫氏家族中的第四個正牌大學生,莫天全似乎無意享受大學校園裡的悠長時光。大學二年級時,他開始沖擊人生中一個新記錄——跳級。在80年代初,能夠讀上大學就已是人中龍鳳,衆人欽慕的對象了,入校後居然主動申請跳級,這無論是在當時的華南工學院,還是全國的其他高校,都鮮有先例。莫天全申請跳級的原因倒是非常簡單:三年級的課程他都已自學完成,那幹嘛還要受制于學制呢?校長拿着莫天全的跳級申請書,看着眼前這位年輕氣盛、勇于挑戰的小夥子,提出了跳級的條件:跳級可以,隻要能在二年級期末同時考完二年級、三年級所有課程,且每門課程在80分以上。這樣的條件對于考試經常第一的莫天全來說,并非苛刻。果不其然,當年的期末考試結果順利幫助莫天全實現了人生中的新記錄,也給華南理工大學帶來一個新紀錄——有了第一位成功跳級的學生。

當時的莫天全也許沒有想到,兩年後他會再次需要為考試而談判——不過這次不是為了提前考試,而是為了争取考試的機會。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後,莫天全被分配到坐落于天津的機械部第五設計研究院工作。按照以往的規律,在五院工作兩年後可以申請在職考研究生,但對于莫天全這批大學生,五院卻有了新規定,不允許再考研。也許是内心挑戰的欲望使然,也可能是有了前一次跳級談判的成功經驗,莫天全自己沖到了院長辦公室:“您應該給我們一次機會,否則不公平。如果我們考不上,我們紮紮實實、心甘情願地為五院工作一輩子。”這場談判的結果我們現在早已了解,莫天全如願以償地進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學習,成為當年五院參加考試的20多人裡考上研究生的3人之一。

這些年少時的小記錄如今回憶起來依然畫面清晰。說到最後的獲勝結果,平日略顯沉默拘謹的莫天全還會得意地笑上幾聲。他坦陳當初執意要考經管類的研究生源于非常幼稚沖動的想法,“當時是80年代初,在工作中感覺到,在當時的國内環境下,要做點事得一層層審批,非常不容易。當時就想,如果我自己是領導,那就不一樣了,做個事就容易多了。管理學院學出來多多少少會做領導、管企業,對實現自己的抱負和想法還是會有幫助的。”十多年後,處處被人恭敬地稱為“莫總”的莫天全實現了年輕時的領導夢,隻是這個過程卻絕非如年少時那般,隻要拼命學習即可實現的了。

 

習武之人的定力

 

曾有媒體報道稱莫天全為“會武術的經濟學家”,對于這個稱呼,向來謙虛低調的莫天全可能不完全同意。他很少會向别人提及早年讀書時曾獲得著名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也不會主動說起博士未畢業就直接去了道瓊斯Teleres工作,并沒有完成自己的博士畢業論文。說起最擅長的事,他的回答也是頗為樸實,“現在看來,我最擅長的就是做搜房網,把這個搜房網做紮實了。”紮實、踏實、實在,是莫天全話語裡經常提及的詞。雖然骨子裡藏不住愛冒險、喜歡挑戰的天性,但他一路練就了足夠的定力讓自己穩得住。而這種定力與武術的精髓頗有契合之處。

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習練武術,莫天全對自己的武術功底很有些自信。他不單把這個看作愛好,更強調這是一種技能,是一種本事。很難說清究竟是習武迎合了莫天全性格中的某些層面,還是武術進一步塑造了他的一些特點。據莫天全自己的體驗,習武是一種強調綜合素質的東西,“從你的精神狀況,一直到你的身體狀況,是結合在一起的。武術能讓你靜得下來,穩得住,碰到事情時不慌張。”在互聯網行業,對武術有着特别偏愛的并非隻有莫天全。曾在多個場合表演過太極拳的馬雲,還多次有過“創業就像學武術”、“将太極智慧融入阿裡巴巴的管理”之類的言論。有趣的是,莫天全在“2010年亞洲商業會議”提及搜房未來的目标規劃時,表示要學習阿裡巴巴的規模化跨界經營,大規模推進搜房的三年戰略,全國布局新房集團、二手房集團、家居集團和研究集團。

至于是否是太極讓這兩位互聯網大佬在做戰略思考時有了共識,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在熱鬧的中國互聯網界,莫天全領導的搜房一直顯得有些特别。因為堅持在一條道路上精耕細作的公司實在太少。無論是面對早期門戶網站擴張時的無所不包,還是後來的視頻混戰、團購亂局,搜房一直局外人般,甚至無絲毫隔岸觀火的興緻,隻是專注地在自己擅長的房地産專業門戶領域一步一步成長。

笃信母校清華“行勝于言”傳統的莫天全,力圖将“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業績優先,數字說話”的搜房文化貫徹到遍布103個城市的員工中,建起承載整個搜房運轉的機制。他自知這是一項艱難的大工程,但他自信習武之人會有足夠的耐心。畢竟12年前在北京定慧寺西大柳莊租下三居室,确立SouFun.com的域名之時,他就做好了可能要跑馬拉松的準備,隻是這趟馬拉松何時會是個終點,這沿途又會有怎樣的風景,想必莫天全心中也不曾有着詳細的預期。這一路,他經曆過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不顧一切要保住賬面100萬美元的信心錢,遭遇過高管流失,周旋于資本的四進四出,不少于三次公布上市計劃卻未果,在創業者和職業經理人的雙重身份中艱難探索……面對媒體時他也多次坦言,很累。不過他知道這個累是自己選擇的,沒誰逼着。對于曾經的困難,莫天全似乎不願意多提,畢竟20多年前,他在巴基斯坦參與工程援助項目時險些遭遇不測,所以這12年的一路闖關,在莫天全看來,也許真的并沒有那麼驚險。“我這個人好像比較健忘,很多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往前看的比較多。”

 

退讓與強勢中前行

 

“現在已經把我的搜房股權全部轉出去了。”

當莫天全終于在紐交所敲響上市鐘聲,為搜房的漫漫上市路畫上圓滿句号時,曾有媒體猜測莫天全會借道IPO贖回股權。這樣的推斷不無依據。11年裡IDG、高盛、法國傳媒巨頭TraderClassified Media、澳洲電訊Telstra都曾出現在搜房的股東名單中。隻可惜人們猜中了過程卻未猜中結果,搜房曾經的大股東澳洲電訊賺得盆瓢缽滿風光退出,莫天全卻将手中的搜房股權全部轉出,成為了地道的“裸管”。

2010年9月17日搜房網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

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系似乎是每家公司都跳不開的話題,如果有好事者單就這個寫上幾套書也并非難事。不過莫天全這裡的解決思路倒是頗為簡潔,“我一開始就認為搜房不會一直屬于我,每個人在這裡的身份都是階段性的。這家公司遲早是别人的,創業者要為此做好準備。”習武的莫天全相信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他鼓勵搜房團隊“要有開放的心态”:“一個偉大的公司要做成不知道是誰的公司”,“和我們一樣在紐交所上市到現在還存在的公司是GE,現在我們都不知道GE是誰的。”

對于什麼樣的企業稱得上偉大的公司,莫天全自有一番清晰的标準:一,是否對股東有益;二,是否對員工有益;三,是否對社會有益。看來,莫天全抱定了目标要将搜房努力做成偉大的公司。而這個過程中退讓的智慧固然可貴,但顯然光有舍棄也還不夠。在公司管理中,莫天全一路推行業績優先。“最根本的決定因素,還是公司的業績。業績好,關系就順暢;業績不好,矛盾就來了。”

搜房網成功上市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

除了搜房多年良好的業績,如果說還有什麼讓投資者安心,那或許就是莫天全和他的團隊了。外表謙遜斯文的莫天全對于公司的管理自有一套不可變化的原則,就像在用錢上,搜房上海辦公室的負責人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在搜房獲得澳洲電訊20億元的投資後,員工曾希望申請8萬元裝修一下辦公室,但遭到莫天全的拒絕。但是在他認為該花的錢上,“我們是一點都不打折扣。”在他看來,搜房該花錢的一個重點就是“搜房幹校”。

莫天全口中的“搜房幹校”正式名稱是搜房管理學院,成立于2005年,并在當年的10月末有了第一期搜房“黃埔軍校”的學員。幹校成立6年來,從最初的摸着石頭過河,逐步設定培訓内容、安排講師,到現在已完全實現體系化。至2011年11月,幹校已經進行了M系培訓25期(針對公司内容部門、營銷團隊負責人級别),D系培訓9期(針對分公司總經理、主編及其他部門相當級别管理人員)以及多期E系海外培訓(針對高級管理層),培訓數量達到929人/次。對于一向喜歡用數字說話的莫天全來說,這着實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字。不過,莫天全應該更得意于數字的實際效果,用他的話來說,幹校“就跟洗腦似的”。一位搜房家居深圳員工在參加完M16培訓後,曾留下頗為煽情的感悟,“幹校培訓,讓我意識到搜房網有多麼偉大。幹校培訓,讓我了解到做管理有這麼多技巧。跳出井底,豁然開朗,原來還有很多之前從未想過的事情可以想,很多從未做過的事情可以做!”

員工的肯定對于莫天全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欣慰。“搜房現在的CEO、CFO、COO等一批高管,都是搜房自己培養起來的。十年前進來時,他們都是剛剛畢業的學生。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考驗,摸爬滾打,都有很大的成長。這也是公司最需要的,因為沒有他們這批管理人員成長起來,這個公司沒法辦了。”

搜房十周年集體照

莫天全自稱是比較傳統的創業者,從讀書到留學,從道瓊斯最底層的信息分析員到成為跨國公司的高管,再到借錢創業,每一步看似都走得中規中矩。不過莫天全認為這種保守還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他不看好大學生剛畢業就創業,“比爾•蓋茨、紮克伯克能有幾個?”在創業這種九死一生的賭注中,總得有些“幹貨”,“如果說我們比别人有什麼更擅長的,可能就是判斷力吧,知道怎樣把各種各樣的資源整合到一起。”

判斷力這種詞聽起來總歸有些虛無。莫天全自己總結,早年讀書時工科+經管的學科背景,很有助于形成後來的思維方式。“首先你知道你在做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别人有什麼,能不能匹配。雙方的人、雙方的隊伍是不是有chemistry,能不能合得來。這需要一些直覺。”就像當初在國内走訪了十多個單位,從國家各部委到各個公司,莫天全就單單相中了中房指數系統,盡管那個時候的中房指數系統甚至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莫天全當初的判斷促成了後來的合作,如今中國指數研究院已成為搜房強有力的研究後盾。當然,莫天全判斷力最好的例證還是創辦了搜房,在中國最具活力的兩個行業中找到了最完美的結合點。

說起未來的打算,莫天全的答案還是離不開搜房,“把搜房做好,讓自己少累點。”他還拿朱镕基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時對學生們說的話鼓勵自己:“希望你們每個人能給國家管理好一家公司。(學生記者 彭菲)

 

莫天全簡介:

清華經管學院校友、原搜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房指數系統秘書長、中國房地産TOP10研究組組長、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1984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機械系,1989年取得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經濟管理碩士學位,1988年~1990年參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産業組織改革研究組。并獲中國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1991年赴美攻讀印第安那大學經濟與管理博士。曾先後任道瓊斯Teleres亞洲及中國董事總經理、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ADF)執行副總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