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9日,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中國區投資總監、清華經管學院1994級會計系校友、會計專業碩士項目“資深校友導師”羅奕應邀出席了清華會計高端論壇,并發表了題為“财務會計在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應用”的演講,論壇由會計專業碩士項目主任羅玫教授主持。
羅奕首先向聽衆介紹了其任職的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公司以商業公司的機制運作和管理新加坡政府的資金,目前旗下管理的資産規模已達到1600億美元,大部分為自有資金,這一點與其它世界一流私募股權投資(PE)主要依賴有限合夥人提供資金有很大的不同。在加入淡馬錫以前,羅奕曾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工作過近十年,他指出投資銀行業與PE行業對财務會計能力要求的不同:在投資銀行業中,投資銀行家更多地是處于協調的角色,具體的财務事項有會計師事務所協作;而在PE行業中,從每一個項目的發起到後續對被投資公司的持續管理,項目負責人都必須全程跟蹤,對項目負責人的能力要求更為綜合。
羅奕随後結合自己實際接觸的PE項目,與同學深度分享了PE的基本投資流程以及涉及到的各種會計問題。PE的基本投資流程包括項目總覽、項目篩選、項目初審、盡職調查、投後管理和退出。羅奕說,财務會計信息對于二級市場的交易非常有用,但是在PE投資中,由于被投資公司的财務報告質量不高,所以不能單純依賴紙面上的财務會計信息,要透過公司表面的财務會計信息來看清公司的實質經營狀況。為了加深同學的理解,羅奕就自己曾經參與過的一個果園投資項目為例,指出中國的财務報告由于過度依賴紙質文檔,所以很容易在發票、合同、簽章方面出現僞造問題。羅奕強調,現場調研對PE投資非常重要,很多虛假的财務信息通過項目的實地考察都能發現不實的地方。他總結了PE投資關鍵的風險領域,包括公司虛增收入、虛減成本、高估資産、低估負債和關聯交易等,還指出公司融資和資本運作頻繁,客戶和供應商過于集中、營運資本水平異常、稅負過低、突然更換審計師等都是PE投資時應該警惕的危險信号。
最後,羅奕還就PE投資時如何考察公司表外項目和公司利潤正常化做了詳細介紹,并拿出實際的項目與同學們進一步分享了PE投資的具體過程和提交給投委會的報告内容。羅奕強調在企業的估值上PE與投行的不同, PE主要是對持有期間公司價值的增值以及退出價值部分的估值,而不是投行常用的永續價值概念,不能隻關注公司市盈率在上市後的提高,更要關注公司基本面的增長。羅奕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詳細講解的方式讓同學們收獲很大。
羅玫教授在演講結束後總結:從事PE行業的佼佼者不僅要有紮實的财務、投資等專業基礎,還需要積累深厚的行業知識,和無限充沛的精力,希望現場觀衆中希望加入PE行業發展的同學能從羅奕的演講中有所收獲。(供稿 會計專業碩士項目 編輯 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