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節能産品生産企業負責人,清華經管學院校友(EMBA2002)、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工商聯主席、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一到北京就向記者拿出他準備好的提案:“我國是太陽能光伏生産大國,卻是應用的小國。目前,全國生産的光伏組件,95%用于出口,在國内真正應用的也就1%。在新能源上遊制造業端,我國已經部分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要實現國家既定的節能減排戰略目标,在新能源應用端也必須走在世界前列。”

黃代放
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産品出口達207億美元,增長110%。光伏電池産量占世界生産總量的50%。然而,這種爆發式增長集中體現在上遊産業鍊中的制造産業,而在下遊光伏電站建設和應用方面仍有諸多問題。
“目前,太陽能發電項目并網實施細則還不完善,太陽能發電項目存在并網難的問題,導緻上網電價遲遲未能推出。”黃代放說,“從目前國内太陽能發電應用項目的整體情況看,項目建成後并網難已經成為普遍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實施進程和發展。”
黃代放通過調研發現,由于太陽能電站建設質量監督及建設資質準入政策不完善,部分存在技術實施不規範從而造成項目質量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太陽能行業相關标準及規範尚不完善,部分已實施項目未能滿足既定的設計目标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另外,配套政策及引導措施不完善,太陽能應用市場商業模式不健全,太陽能應用項目融資等困難,也阻礙了太陽能應用項目的大範圍快速推進。
“現在太陽能光伏應用有一個誤區,認為一定要建在西部、農村地區。其實,城市每棟樓的屋頂就是太陽能應用的最好位置。”黃代放委員說。
據黃代放介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太陽能光伏産品70%放在城市的屋頂,太陽能發電直接在樓内應用,多餘部分還可傳到公共電網。而我國大多應用在西部、甚至是沙漠,這樣就會加大電網在傳輸上的損耗。
“中國不僅應該成為太陽能光伏産品的制造大國,也應成為應用大國,讓清潔的太陽能照到每一個家庭。”黃代放說。(供稿 EMBA教育中心 編輯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