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淘寶網上一雙韓版布鞋賣78元時你躍躍欲試,而發現圖片完全相同的另一雙僅售28元時你卻望而卻步?為什麼濃郁誘人的費列羅金莎巧克力3粒裝賣7.5元而18粒禮盒裝卻要賣78元? 對于借書逾期的同學進行少量罰款有可能加劇了借書逾期嗎?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應該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校園行駛嗎?還有,你覺得北京的小汽車限購政策和上海的号牌拍賣政策,哪一個對窮人更有利?
提出這些問題的人,不是那些用理論武裝到牙齒的經濟學家,也不是那些喜歡搜尋八卦新聞的通俗刊物記者,而是一群剛剛學過一年經濟學的清華經管學院大二學生。
顯然,他們不會對“人民币是否會成為國際貨币”這樣的宏大主題有什麼高深的見解,也不會在研究被施新政老師(一位應用計量經濟學專家)冠以“政策評價”的問題——“讀書報告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們的閱讀”——時想到運用高深的計量經濟學工具……甚至也沒有注意到施老師非常和藹地指出的“季節性調整”問題。但是,他們笃信從經濟學原理中學到的一句話“大道至簡、道不遠人”(A little knowledge goes a long way),決定去“探尋校園生活中的隐蔽秩序”,正如這一研讨會——如果也算的上研讨會的話——的主題所指明的那樣。
他們發現了可樂的價格可以從1.98元到6元不等——是的,價格歧視!也從自己痛苦的經曆中诘問:“中關村——為什麼一個完全競争市場不明碼标價?”不要小看這些問題,它們使得在場的錢穎一老師和何平老師争得不可開交——這在嚴肅的研讨會上絕對難得一見,也讓高明老師感慨“我也不知道準确的答案”——絕對禁止在高水平研讨會上這麼講。實際上,如果你認為這些問題雖然有趣,但未免太過簡單或者不重要的話,你可能錯了。正如鐘笑寒老師所說的,他從“針對占座問題的制度設計”中看到的是“動态博弈”,而“志願還是投點?——清華與北大本科生選課方式的比較分析”提出了一個“多個物品拍賣”問題。“從小問題出發,引出重要的經濟學概念”,鄭捷老師在評論一篇名為“從團體操道具耗損情況看物權邏輯”文章時充分肯定了這種研究思路。同樣,一篇名為“有關人類利他性的調查”也讓他(一位行為經濟學家)老師激動不已。不過,話說的最實在的還是吳斌珍老師(一位實證經濟學家):“當鐘老師忽悠我來參加這個所謂的研讨會時使勁告訴我這些小論文如何好,來了以後發現确實很好!”
對于一個在課程考核中隻占到10%的小論文,無論是承辦的學生經濟學會的同學們、在場的老師、助教,還是獲獎的同學、跑來旁聽的一字班新生,都是那麼的興奮、投入,似乎并不符合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也許,正如課程負責人錢穎一教授經常強調的“有趣本身就足夠”。是的,在2011年9月22日這個晚上、偉倫樓508教室裡,我們聽到了“有趣”、“洞察力”、“直覺”這樣一些在正式教育裡往往被忽視的詞語。無疑,他們為經濟學原理這門“漫長”的課程畫上了圓滿的句号,也成為了學院本科新教育理念初見成效的一個“微觀”證據。(供稿 經濟系 編輯 溝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