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意大利經濟财政部長托馬索· 派多-亞夏歐帕(Tommaso Padoa-Schioppa)一行訪問清華經管學院,并作了“歐盟經濟與制度”的演講。亞夏歐帕部長為同學們介紹了歐洲經濟發展的曆史狀況,回顧了歐盟一體化的曆程,并介紹了意大利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基本經濟情況。學院黨委副書記朱恒源老師出席了亞夏歐帕部長的演講。

亞夏歐帕部長的演講以介紹歐洲統一大市場開始。亞夏歐帕說,歐洲統一市場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基礎之一,它的建立實現了商品、資本、人員、勞務的自由流動,使得“歐盟公民”有了在歐盟系統内的自由生活、工作、學習和經商的可能。從曆史的角度分析,二戰後歐洲從建立煤鋼共同體、經濟共同體、歐洲聯盟到推出單一貨币歐元,歐洲一體化雖曲折前進,但深化程度不斷加強。亞夏歐帕部長特别提到歐洲一體化的曆程可為東亞地區合作和一體化事務提供參照。
演講中,亞夏歐帕部長向同學們介紹了對歐洲一體化進程有着裡程碑意義的兩個條約:《羅馬條約》和《馬斯特裡赫特條約》。1957年簽署的《羅馬條約》,提出創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啟動統一市場。《羅馬條約》中,相關國家提出設立關稅同盟,制定成員國“共同政策”,同時也規劃了如歐洲議會等的超國家機構,為歐洲一體化打下了堅實基礎。1993年正式生效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則标志着歐共體正式過渡到歐盟階段。《馬約》同時為歐盟建立貨币聯盟,推行單一貨币劃定了遠景,并确定了歐盟“三根支柱”的基本體制。
亞夏歐帕部長特别介紹了歐洲貨币聯盟體制和歐元系統。亞夏歐帕部長說,加入貨币聯盟有着嚴格的審定标準,成員國需要在通貨膨脹率、長期名義利率、歐洲彙率機制加入年限、預算赤字、公共債務五個方面均達到歐盟标準。1999年貨币聯盟正式啟動;2002年,歐洲單一貨币——歐元開始在銀行、外彙交易和公共債券等方面正式使用。
亞夏歐帕部長還介紹了歐盟(歐共體)和意大利的基本經濟情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相比,意大利經濟GDP增長較緩、通脹和赤字水平稍高,但由于勞工市場的改革,仍實現了就業率的增長。近期意大利經濟呈現出複蘇的迹象,生産率增長停止下滑,接近區域平均水平,國家正進行财政整頓;在就業方面,意大利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較佳的表現。
演講後,亞夏歐帕部長回答了關于全球化過程中歐洲一體化的相關問題。經管學院的學生代表向亞夏歐帕部長贈送了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