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報》(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出版
為了适應我國經濟學發展的需要,推動國内經濟學研究與國際接軌,促進國内外經濟學領域的學者展開學術交流,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于2003年7月份開始籌辦《經濟學報》(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每年四期,發表原創性和綜述性的中文論文,内容覆蓋經濟學的所有領域,包括金融學和财務學。
《學報》有兩項開創性的新嘗試。首先,《學報》并非由一人擔任主編,而是由白重恩、高濱、洪永淼、黃海洲、李子奈、宋逢明、朱曉冬等七位教授擔任共同編輯,其中的任何一位編輯都有獨立決定稿件采納與拒絕的權力。當代國際上的頂尖經濟學學術期刊多采取這種共同編輯制(如AER、JPE、QJE)。頂尖的經濟學學術期刊是不分專門領域的。但由于現代經濟學内容龐大,單個一個經濟學家已經不可能全面了解各領域的前沿研究了。采用共同編輯的制度,比如編輯各自在宏觀、微觀、計量方向上有所側重,就是為了能夠盡可能地發揮數位編輯的智慧,選擇最好的文章發表。《經濟學報》是國内首份經濟學的學術刊物采取這一方式,突顯其與國際接軌的力度。與這種體制配套的是編委會制度,即邀請各學科領域中的前沿學者擔任編委,他們的評審意見通常具有額外的份量。《學報》的另一個新嘗試是由海内、外學者一起擔任共同編輯。它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融合海内、外的學術力量,共同創建學術平台。《學報》還聘請了一些國内大學的經濟學院(系)和研究所(中心)的負責人擔任顧問,也同樣是為了能夠把《學報》與這些院、所的學科建設聯系起來。
經過兩年精心的準備,《經濟學報》于今年6月份正式出版了第一卷、第一輯。剛剛出版就受到了國内媒體和學術界的重視。7月1日,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在“經濟學理論圖書”欄目中全文刊登了《經濟學報》第一卷、第一輯内容摘要;6月27日,《第一财經日報》在一篇題為《測量中國經濟學的現代“溫度”》的文章中提出,計劃在“中國内地經濟學教育研究能力排名”正式版的指标體系中,将發表論文刊物由現有的《經濟研究》一種,再加上《經濟學報》和北京大學出版的《經濟學(季刊)》以及一些海外刊物。這足以說明《經濟學報》已經對國内媒體及經濟學領域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們有決心,在國内外經濟學界同仁的共同參與下,将《經濟學報》辦成中國最好的學術期刊之一。
《經濟學報》第一卷、第一輯所刊文章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