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在清華經管學院
目前清華經管學院在校生中共有台灣學生30人,其中碩士1人,博士4人,MBA同學7人,EMBA同學18人,這些台灣同學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清華學子共同學習生活在美麗祥和的清華園裡。
周荃:在北京清華讀EMBA――不虛此行
“我來自台灣,我有一個夢,為兩岸搭建一個溝通的平台,讓國際矚目,讓中國人在21世紀揚眉緻富”。2003級EMBA同學周荃女士在台灣立法院曾做過9年的的立法委員,9年的電視台記者、主播,來清華讀EMBA前,還擔任原台灣真相電視台董事長并兼職“周荃泡咖啡”欄目主持人,現任台灣财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來清華讀書前,周荃幾乎就是一個電腦白癡,但是前天,她剛剛自己使用電腦完成了五萬字的畢業論文并交給了老師,她非常欣喜,“一直覺得上學寫論文,這些是孩子們的事,沒想到已離校20多年的自己居然可以做到,并且是在北京,在中國第一校――清華的校園裡做到”。
事實上,周荃不僅用電腦寫出了5萬字的論文,而且據導師說,她的論文選題,目前在
大陸和台灣學界,似乎還沒有一個人做過這個題目《企業與媒體關系管理研究——兩岸企業與媒體案例分析》,主要研究企業與媒體的互動關系。選題源自個人經驗,周荃說:我是勞方又是資方,是勞工也是企業主;是采訪者又是被采訪者,是采訪企業的媒體又是被媒體采訪的企業;勞方的“苦”資方的“痛”,勞工的“歡喜”企業主的“收割”,妙哉!您能想象嗎?居然我通通都嘗過。”而作為台灣同胞,又有對大陸的觀察……這些經曆,讓她覺得是老天的厚愛,也是難得的機緣,所以再困難她也要把這個題目設法做出來并做好。她謙虛的說雖然文章寫得很粗淺,但她很高興能開這樣一個頭,她說:“在海峽兩岸甚至西方各國,無論是學界——新聞傳播類的文學院與企業類的商學院,或是企業界——媒體業界與其
它各企業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仍處于空白狀态,期盼後學的初探,能夠引起兩岸學界、媒介與企業界的重視與思考,并希望能讓這個問題推而廣之,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
周荃是乘飛機時在一本雜志上看到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EMBA的招生信息的,雖然開學後的第一個月就趕上了非典,之後她所在的公司又出了一些事情。雖然上課很辛苦,但周荃覺得收獲頗豐―――“對于我個人的生命來說,是為自己充電加油的一個過程。其二,也讓我有機會在課外認識很多精彩的人,豐富我的人生。其三,我自己經營媒體,并且也做記者主持人,而清華EMBA同學,都不是等閑之輩,他們都是很好的現成的采訪對象”。
周荃鼓勵台灣同胞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到大陸學習,或是走走看看,她相信他們一定會滿載而歸。“其實隻要跨個台灣海峽,就跨上了另一個更大的舞台,這裡有來自世界頂尖的500大企業及各國、各個領域的人!她說:與其跟着浪頭走,不如讓浪打着你前行,在大陸這片熱土上,不僅台灣同胞可以為自己創造契機,而且會和大陸同胞共同創造“中國人的世紀”!
身為北京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台灣同學會會長的周荃,讀書之餘,也緻力于搭建兩岸學子溝通的橋梁,前不久,台灣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EMBA同學完成北京清華之行,到清華上課,并在她的助力下,參觀了中國網通、中國聯通等企業。
陳緻中-在清華經管學院拿博士學位關卡很嚴
2004年入學的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生陳緻中同學在選擇到哪裡讀博士時頗費了一番腦筋,“在台灣研究生的高學位教育有些陷入了瓶頸狀态,如果到國外讀書,畢業後能否找到好工作也讓我有些擔心,而大陸的發展形勢很好,有很多機會,更不用說到大陸讀書本身就是一種人生閱曆的财富,而如果再能拿到一個北京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的博士學位,對我而言就更加難得與寶貴”。
陳緻中說,學院及導師在教學輔導上對他一視同仁的,并沒有因為他來自台灣就有特殊的厚薄禮遇,他說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看法仍然比較保守,但随着交流的越來越深入,民衆對大陸的了解會越來越充分,台灣民間的心态也會慢慢調整。
陳緻中同學覺得在北京清華拿到博士學位的關卡相較台灣而言顯得有些嚴格,比如除了課程考試,做論文,在期刊上發表文章之外,還要求學生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要聽至少三場的學術或其它主題的講座,盡管看起來有些煩瑣,但他認為這些規定也不無道理,比如這學期他聽了幾場學院組織的講座,感覺非常有收獲。
Jerry-我喜歡這裡的天大地大
Jerry來清華讀MBA前,在台灣一家企業做老總助理,由于公司在大陸設有分支機構,所以他經常陪同老總來大陸洽談商務。2000年第一次來到清華,清華園給他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當我站在清華禮堂前的大草坪前的時候,那是一種天大地大的感覺,我當時就想如果我今後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人生的規劃可能也會增添一些不一樣”。後來公司派駐他到大陸協助管理公司業務,但他覺得畢竟對大陸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如果能有一段時間專門在這裡讀書對他今後的發展會更有幫助,他把想法向公司說明,公司也很支持,于是他以停薪留職的方式考取了清華的MBA。
在Jerry看來,兩岸MBA教學中最大的不同是台灣的MBA招收應屆本科考生,而在大陸必須要求有三年工作經驗;在台灣,MBA并不是獨立的一種學位,它跟普通的研究生是一樣的學制和學位,一樣的師資;台灣的MBA更側重于人文的課程,對“計量”這方面的課程并沒有非常“死”非常嚴格的規定,而在大陸,這些課程都是必須要學習和考量的,所以對于以前是平面傳播教育背景的他來說,碰到計量微積分之類的課程就會有些吃力。Jerry還有一個建議,“在台灣的政治大學,MBA和EMBA同學有時候是在一起上課的,以這種方式擴展人際關系 EMBA同學借此機會認識并招募人才”,他自己就知道這樣的例子:台灣一位EMBA老總在與MBA同學一起上課的過程中,聽到一個學生提出一個很好的創業意見,于是這位老總就出錢讓這位同學去創業,結果現在他出資的這個公司已經成為上市 公司。“在清華,似乎本科生、MBA同學和EMBA同學各個項目之間切割的太清楚了,學院應該多創造一些機會讓不同類型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更充分的交流”,他風趣的說,“自家的兄弟姐妹這麼多,還要到外面找人用,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Jerry畢業後很希望能在大陸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喜歡大陸天地的廣闊,環境的純樸,人們來自五湖四海,講話南腔北調……“大陸經濟發展呈現蓬勃的發展勢頭,就好比大海裡的鲸魚,隻要附在他身上,就可以追趕上時代的浪潮”。